APP下载

优化调强放疗靶点对鼻咽癌TNM分期患者吞咽功能的保护作用

2019-01-11梁文慧麦慧晓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鼻咽癌靶点程度

吴 盛 梁文慧 麦慧晓

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肿瘤一科,广东阳江 529500

调强放疗属于一种常见的鼻咽癌临床治疗方法[1],具有治疗控制率强、放射区域剂量分布均匀、治疗结束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2-5]。但由于患者接受鼻咽癌放射治疗时不可避免的会对头颈部其他正常组织造成放射损伤,引发吞咽困难、口干、放射性脑病等[6]。各类损伤中吞咽困难发病率最高,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程度亦最重[7]。本研究致力于探究优化调强放疗靶点对鼻咽癌TNM分期患者吞咽功能的保护作用,以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2月因鼻咽癌而在我院头颈放疗科接受调强放疗治疗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8~65岁鼻咽癌患者;性别不限;在我院头颈放疗科接受调强放疗治疗者;临床资料齐全者。排除标准:肝炎病毒感染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的心脑血管等疾病患者;精神疾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对照组58例和试验组58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29:29,平均(61.3±10.0)岁,鼻咽癌AJCC第七版TNM分期,Ⅱ期患者15例,Ⅲ期患者18例;Ⅳ期患者25例。试验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0:28;患者平均年龄(60.3±10.3)岁,TNM分期中,Ⅱ期患者14例,Ⅲ期患者21例,Ⅳ期患者2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TNM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经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受试者均已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调强放疗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静态调强技术进行放射治疗,对照组患者调强放疗靶点为口腔、腮腺、喉部等常规靶点区域。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优化调强放疗靶点,增加与吞咽功能相关的组织靶点,如舌根、咽部肌肉群、食管等。所有患者每日接受一次治疗,每周治疗次数不超过5次,连续治疗45d。治疗结束后,每周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连续随访24周。

1.2.2 观察指标 (1)患者吞咽功能及口干情况的比较:放疗期间每隔2周,放疗结束每隔12周,采用常见不良反应事件统计表[8],对患者的吞咽功能和口干情况进行评价,分值区间为0~4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吞咽越困难,口干越严重;(2)患者体重减轻情况和生活质量的比较:放疗期间每隔2周,放疗结束每隔12周对患者体重进行监测,计算患者体重减轻量;使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量表[9],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值区间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3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20.0统计学软件(美国IBM公司);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比较

在放射治疗期间,对照组与试验组相同分期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刚刚结束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治疗后随访第12周开始,相同分期的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出现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患者的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2.2 两组患者口干程度比较

从放疗开始直到放疗结束,相同分期的两组患者口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放疗开始时相比,不同组别的各个分期的患者口干程度均有所增加。见表4~6。

表1 Ⅱ期患者吞咽功能的比较(±s,分)

表1 Ⅱ期患者吞咽功能的比较(±s,分)

组别 放疗期间放疗结束第2周 第4周 第6周 第0周 第12周 第24周对照组 1.00±0.09 1.04±0.15 1.08±0.29 1.41±0.23 1.31±0.12 1.26±0.11试验组 1.08±0.11 1.02±0.17 1.05±0.18 1.38±0.22 1.18±0.09 0.98±0.14 t 0.412 0.675 0.662 0.704 5.162 6.841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Ⅲ期患者吞咽功能比较(±s,分)

表2 Ⅲ期患者吞咽功能比较(±s,分)

组别 放疗期间放疗结束第2周 第4周 第6周 第0周 第12周 第24周对照组 1.07±0.14 1.15±0.21 1.35±0.26 1.80±0.31 1.74±0.09 1.71±0.18试验组 1.05±0.18 1.10±0.24 1.28±0.24 1.73±0.32 1.63±0.10 1.31±0.13 t 0.385 0.565 0.546 0.602 5.015 7.837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Ⅳ期患者吞咽功能比较(±s,分)

表3 Ⅳ期患者吞咽功能比较(±s,分)

组别 放疗期间放疗结束第2周 第4周 第6周 第0周 第12周 第24周对照组 1.14±0.20 1.28±0.25 1.52±0.39 2.25±0.41 2.21±0.09 2.13±0.18试验组 1.12±0.29 1.24±0.24 1.43±0.30 2.20±0.40 2.08±0.11 1.75±0.15 t 0.556 0.769 0.617 0.782 6.021 7.113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4 Ⅱ期患者口干程度的比较(±s,分)

表4 Ⅱ期患者口干程度的比较(±s,分)

组别 放疗期间放疗结束第2周 第4周 第6周 第0周 第12周 第24周对照组 0.99±0.09 1.20±0.15 1.50±0.29 1.81±0.32 2.07±0.34 2.28±0.37试验组 0.87±0.08 1.15±0.14 1.45±0.27 1.75±0.30 2.06±0.35 2.21±0.38 t 1.575 1.849 0.955 1.036 0.151 1.053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5 Ⅲ期患者口干程度的比较(±s,分)

表5 Ⅲ期患者口干程度的比较(±s,分)

组别 放疗期间放疗结束第2周 第4周 第6周 第0周 第12周 第24周对照组 1.14±0.14 1.48±0.18 1.75±0.30 2.05±0.34 2.25±0.37 2.55±0.40试验组 1.11±0.13 1.33±0.17 1.68±0.39 1.81±0.31 2.13±0.38 2.45±0.40 t 1.589 1.857 0.910 1.022 0.155 1.05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6 Ⅳ期患者口干程度的比较(±s,分)

表6 Ⅳ期患者口干程度的比较(±s,分)

组别 放疗期间放疗结束第2周 第4周 第6周 第0周 第12周 第24周对照组 1.25±0.18 1.57±0.24 2.00±0.34 2.28±0.37 2.78±0.40 3.16±0.50试验组 1.22±0.17 1.47±0.21 1.80±0.32 2.19±0.35 2.45±0.33 2.78±0.49 t 1.585 1.857 0.960 1.035 0.151 1.083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体重减轻量与生活质量比较

从放疗开始第2周时,两组患者的体重减轻量和生活质量评分即开始出现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的体重减轻量高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8。

3 讨论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但由于鼻咽癌位置较为特殊,周围组织对于放疗射线的敏感性较强,肿瘤组织周围的正常黏膜组织、肌肉神经组织均会受到放疗射线的损伤,造成患者吞咽困难[10-12]。由于吞咽困难病情发展较为缓慢,发病初期的临床症状仅为口干、食欲减退、进食有异物感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咽部发生疼痛、食物难以下咽,最终完全不能进食,抵抗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3]。因此,优化调强放疗技术,最大限度的减轻对患者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放疗副作用,成为鼻咽癌的研究热点。

表7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7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 放疗期间放疗结束第2周 第4周 第6周 第0周 第12周 第24周对照组 3.12±0.81 4.20±1.40 5.12±1.76 5.56±1.00 5.28±1.18 4.77±1.20试验组 2.45±1.19 3.27±1.40 4.00±1.64 4.71±1.24 4.21±1.50 3.75±1.28 t 5.542 5.566 5.546 6.058 6.272 6.427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8 两组患者体重减轻量比较(±s,分)

表8 两组患者体重减轻量比较(±s,分)

组别 放疗期间放疗结束第2周 第4周 第6周 第0周 第12周 第24周对照组 61.4±4.0 51.1±5.7 54.3±6.3 32.0±5.5 45.0±8.0 56.6±7.3试验组 64.1±4.7 54.4±4.8 44.1±5.4 36.4±7.0 51.3±6.7 62.8±8.6 t 4.330 5.367 9.362 5.762 5.501 6.183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有研究表明,放疗过后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唾液腺受损,引发口腔急性黏膜炎,此时患者口腔长期处于干燥状态,颞颌周围的韧带组织、肌肉组织等出现纤维化,进而导致吞咽困难。同时,吞咽困难的严重程度与放疗照射剂量呈正相关关系,放疗期间减少对肿瘤组织周围正常黏膜组织的照射,可显著降低吞咽困难症状的发生率[14]。但国内对于鼻咽癌患者放疗剂量的限制较为简单,对放疗过程中吞咽功能的保护作用也不够充分,致使患者吞咽功能受到影响。

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通过优化调强放疗靶点对鼻咽癌进行放射治疗后,与吞咽功能相关的组织器官受到保护,吞咽困难和口干情况有所改善,体重减轻程度降低,生活质量也有所改善,研究结果与徐鹭英等的研究结果相似[15]。这就提示我们,优化调强放疗靶点确实能在鼻咽癌患者吞咽功能的保护中发挥积极作用。放疗引起吞咽困难的主要机制是放疗后口腔及咽部的急性黏膜炎及唾液腺损伤,以及由此引发的口腔干燥症和颞颌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等软组织的纤维化。优化调强放疗增加了对患者吞咽功能相关结构的勾画,加强放疗中对这些器官的保护,从而改善放疗引起的吞咽困难症状和口干症状[16]。

综上所述,优化调强放疗靶点可显著减轻鼻咽癌患者的吞咽困难情况和口干情况,对放疗结束后生活质量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建议在鼻咽癌患者临床放疗治疗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鼻咽癌靶点程度
非编码RNA在鼻咽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EB病毒miR-BART4*和miR-BART18-3p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心力衰竭的分子重构机制及其潜在的治疗靶点
氯胺酮依赖脑内作用靶点的可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