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安徽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01-08万士其

中国粮食经济 2019年1期
关键词:粮油粮食企业

文/万士其

近年来,安徽省粮食系统紧紧围绕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五大美好安徽”宏伟目标,全力推动粮食产业经济跨越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呈现逆势上扬态势, 2017年实现产值2720亿元,位居全国第3位。2018年1-9月份,全省粮油加工业总产值2197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4%,快于全省经济增速。

一、发展现状

从经济规模看,安徽省粮食产业经济呈现逆势上扬态势,逐步形成食品、小麦、稻谷、玉米、糯米加工等5大类10余个优质产业集群,产值连续突破2000亿元和2500亿元大关。2017年实现产值2720亿元,位居全国第3位,产业发展增速始终保持在10%左右。2018年1-9月份,全省粮油加工业总产值2197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4%,快于全省经济增速。但从2017年1704家入统企业的规模来看,安徽省尚无产值在百亿元以上的企业,全省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3家,仅占2.6%;产值不足1亿元的企业共1030家,占60.5%,要实现产业发展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根本转变任务依然艰巨。

从经营主体看,安徽省通过支持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和“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培育了省级以上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306家,成为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其中光明槐祥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王仁和米线建成全国最大米线全自动生产线,中粮在合肥建成米、面、油和饲料各30万吨的粮油加工基地。

从品牌建设看,通过支持企业争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加大“皖粮”品牌宣传力度,培育了一批名优特新品牌,其中包括中国驰名商标28个、地理标志认证6个、安徽名牌131个,全省品牌粮油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不断提高,但在品牌发掘、亮点打造、市场拓展、资金支持等方面的谋划、统筹、投入力度还有较大差距,亟待加快省级区域粮食品牌建设步伐,切实提高“皖粮”市场竞争力,打造既“叫得响”又“卖得好”的行业名牌。

从产品研发看,全省已建立粮油类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67个,企业研发机构160个,拥有高新技术粮油企业52家,取得国家级发明专利30多项,3家粮油企业荣获年度“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称号。一批企业通过与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电科集团38所、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但科技研发深度和投入力度还不够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畅销粮油产品还不够多,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仍需加力。

从产业链条看,全省建立粮油类农民合作社2.7万个,粮油类家庭农场2.8万个,粮油类产业化联合体近900个;“互联网+”经营模式运用不断深入,但绝大多数加工企业产业融合尚处于初级阶段,粮食收储与加工脱节,同时向一产和三产双向延伸的程度还不够深,融合范围还不够广,融合质量还不够高。

从设备支撑看,安徽省粮机制造能力和规模化生产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成为全省粮食产业经济的一大亮点。2017年,全省共生产粮油类机械44234台(套),同比增加49.7%,其中美亚光电、永成机械、中联重科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色选机、包装机、输送机企业制造水平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合肥已成为中国最大色选机研发与生产基地。但是,满足粮油全产业链发展需要的粮食机械配套还存在短板,尤其是粮食加工机械发展水平不高;全省粮机制造业尚未建立有效的战略发展联盟,粮食机械系列化发展的整体效益有待进一步激发。

二、机遇和挑战

机遇之一:加快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拓展粮食产业发展空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层次的不断升级,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的营养健康粮油产品需求快速增加, 为粮食企业创造了极大的经营发展空间。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安徽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粮食安全保障调控与应急”“优质粮食工程”被列为农业现代化发展重大工程(占1/6),并要求到2022年建成优质专用粮食基地1600万亩,优先发展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部颁二级以上优质稻米、高蛋白大豆等产品,积极发展有区域特色的杂粮杂豆、风味独特的小宗油料,为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机遇之二:国家持续加大投入进一步激发粮食产业发展动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以及全国《粮食行业“十三五”规划纲要》等文件,擘画了粮食产业发展路径,为各地加快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政策依据。特别是国家层面实施“优质粮食工程”,2017年、2018年分别安排中央财政专项资金50亿元、64亿元,支持各地包括“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在内的“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同时,国家层面评选授予“全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市”,给予项目、资金等要素支持,不断激发各地加快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动力。

机遇之三:各地高度重视进一步汇聚粮食产业发展合力。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粮食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实施方案》,把包括粮食产业化在内的农业产业化作为省政府“三大战役”之一强力推进,提出到2021年力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5万亿元,其中粮油工业产值达50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87: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左右,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指明目标方向。各市因地制宜制定了推进本地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划或方案,加大产业经济发展实绩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的权重,进一步促进财税、金融、保险、用地、用电等要素向粮食产业集聚。

机遇之四:收储制度改革和充裕的粮源进一步夯实粮食产业发展基础。安徽省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供应充足, 为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提供了丰富、多样化的原粮。特别是粮食市场化收储进程不断加快,价格逐步与市场价格接轨,粮食“去库存”步伐持续加快,多元主体入市收购活跃, 逐步理顺了产业上下游关系,增大了粮食加工转化的发展空间, 激活了粮油产业潜能。对地产粮食“照单全收”的做法已逐步成为历史,“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趋势加快,为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三、高质量发展路径

当前,安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顺势应变,沉着应战,勇立潮头,奏响强音,着力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聚力抓好“皖粮”品牌提升工程,扩大“皖粮”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推动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充分发挥化政策支持引领作用。要准确把握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的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要求,认真调研分析本地粮食产业发展现状,既要积极弘扬全国粮食产业“京剧”主旋律,更要唱响安徽粮食产业“黄梅”特色。要统筹考虑资源禀赋、基础优势、短板弱项、潜力空间等因素,合理选择发展模式,因地、因企、因粮施策,做到精准定位、协作共赢。要综合运用好财政、税收、金融、贸易等政策,促进产业经济做大做强。要创新机制,努力探索把粮源优势、储备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可行路径。要突出扶大、扶优、扶强,努力让企业“有奔头”“得实惠”。

要不断强化各类发展要素集成。要发挥现有产业园区平台优势,强化项目、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整合,发挥要素叠加效益。要多形式、多渠道吸收资金、技术和项目,不断壮大园区平台实力。要积极推动建立地方粮食产业发展资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杠作用,推进粮油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要通过“腾笼换鸟”“退城进郊”等模式,盘活城区存量资产,兴建或扩建粮食产业园区,搭建粮食物流平台,使之成为集收购、仓储、加工、物流于一体的粮食产业集群,助推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要积极利用两个市场资源禀赋。优质粮油既要过山,更要出海。要树立全球视野,增强战略眼光,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扩大开放等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一方面,要认真总结龙溪麻油、王仁和米线、燕庄麻油、美亚光电和泰禾光电等企业“走出去”的经验,指导粮食企业有序“闯世界”。另一方面,要继续巩固与长三角、珠三角粮食产销合作成果,加快皖粮“西进南下”步伐,积极组织企业“走四方”,参加各类粮油展示交易会,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

要精心培育壮大粮食产业主体。粮食骨干龙头企业是粮食产业发展的“排头兵”,要集中力量、加大支持,培育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过20亿、30亿、50亿、100亿的粮食企业集团和“巨无霸”。中小粮食企业特色经营蕴藏着巨大潜力,要立足资源禀赋、现有基础、企业潜力,有重点地加以扶持,促其加速成长为产业发展的“生力军”。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在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要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投入精力招大商、大招商。

要持续增强粮食产业创新动力。链条长一寸,价值升一尺。要大力推动粮食产业 “三链协同”发展,拉长产业链,优化创新链,提升价值链。要认真贯彻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大力实施“科技兴粮”的实施意见》,抓好措施落实。要加强产学研用平台建设,鼓励粮油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高等院校,通过建立技术创新联盟,共设研发基金、共建实验室等方式,开展粮油产品关键技术研发。要支持粮食企业搞好技术改造,加快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要强化粮食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激发行业创新活力。

要大力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作为“优质粮食工程”子项,已正式写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列入质量兴农重大工程之一。要强化考核调度,严格资金管理,严防廉政风险,确保实施进度和绩效。要牢牢把握机遇,认真做好项目储备、项目申报,争取国家更多支持,发挥示范县和示范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更好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要聚力抓好“皖粮”品牌提升工程。要在发展优质、绿色、生态、营养、健康粮油等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本区域、本品牌的鲜明个性,创新品牌产品,形成优势产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要整合区域粮食加工企业,引导利用品牌资源进行扩张和延伸,推动产业重构,联合同行业、同产业链企业,抱团创树品牌,力争打造出像“五常大米” “吉林大米”在全国叫得响的安徽好粮油。要借助外力外脑,聘请专业机构谋划品牌发展策略;要借机展示展销,通过多渠道加强安徽粮油品牌宣传;要对接大型商超,要借力“互联网+”,扩大“皖粮”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粮油粮食企业
珍惜粮食
企业
企业
企业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
最新粮油批发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