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间歇导尿的观察及康复护理

2019-01-07谭建芳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脊髓损伤早期康复护理

谭建芳

【摘 要】: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间歇导尿的效果与康复护理措施。方法:从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中选取84例进行本次研究,将入选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留置导管,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早期间歇导尿与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5.24%,较对照组患者的73.81%更高,观察组患者中发生泌尿感染的几率为4.76%,较对照组患者的28.57%更低,以上数据均有P<0.05为证。结论: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间歇导尿及康复护理能够降低泌尿感染的几率,促进患者恢复,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脊髓损伤;早期;间歇导尿;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3--01

脊髓作为人类中枢神经的一部分,会参与到排尿反射、膝跳反射等简单的反射动作,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脊髓结构或功能的损伤,使患者的运动、感知及自主神经功能发生障碍,患者罹患脊髓损伤后容易出现尿潴留,不但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还可能造成各种并发症,如尿道感染、排尿障碍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1]。有研究显示,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间歇导尿及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生存质量[2],本文就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间歇导尿及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故选取相关病例进行随机对照组研究,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中选取84例进行本次研究,将入选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在17-64岁,平均年龄为(32.18±5.62)岁,损伤原因为高坠伤27例,事故伤10例及打击伤5例;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在18-65岁,平均年龄为(33.23±5.92)岁,损伤原因为高坠伤26例,事故伤11例及打击伤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未间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有P>0.05为证,故可以开展组间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留置尿管,观察组患者则接受早期间歇导尿与康复护理,内容如下:

1.2.1 间歇导尿

于患者伤后4w内对患者进行早期间歇导尿,导尿开始前需要叮嘱患者早、中、晚各饮水400ml,另外10时、16时及20时各饮水300ml,睡前1-3h内不饮水,期间将患者尿量控制在2000ml左右。然后,对患者的泌尿系统进行检查,确定患者无感染或感染已得到控制后开始间歇导尿。每次导尿前,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姿势,男性患者采取坐姿,女性则采取屈膝坐卧式,用碘伏给患者消毒,拿起导尿管,确定尿道口的位置,轻轻将导尿管插入7.5-10cm,使尿液全部排出,待尿液排出完毕后,拔出导尿管,在排尿过程中可以采用手法刺激患者排尿,每4-6h导尿一次,全天导尿次数不超过6次,每次导尿量控制在500ml,如导尿量超过500ml,需将尿管对折3-5min后继续导尿,总量不超过800ml为宜。之后根据患者余尿量对间歇导尿进行调整,其中残余尿量>200ml,需每日导尿4次;残余尿量在150-200ml之间,需每日导尿3次;残余尿量在100-150ml之间,需每日导尿2次;残余尿量在50-100ml之间,需每日导尿1次;残余尿量<50ml,停止导尿。

1.2.2 康复护理

①心理护理 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时介入对患者的紧张、焦虑等情绪进行疏解,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②饮水量控制 控制患者的每日饮水量,不超过2L,且需要严格分时段摄入,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导致膀胱过度充盈而造成损伤。③体位指导 人体处于站姿时,能够借助重力的力量将体内沉淀物排空,也有研究显示,每日站立2小时可以减少脊髓损伤患者的尿路感染几率。③向家属讲解间歇导尿的作用 护理人员向家属演示间歇导尿的步骤及操作,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使患者家属能够在间歇导尿时给予患者帮助。

1.3 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统计发生泌尿感染的患者人数,并对患者的残余尿量进行统计。疗效判定:显效:患者排尿反射基本恢复,不需要间歇导尿,残余尿量<80ml;有效:患者排尿反射有所改善,每日间歇导尿1-2次,残余尿量<150ml;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3]。

1.4 统计学差异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软件,分别以x2与t值对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检验,以(n,%)与()对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进行标识,若有P<0.05则符合统计学要求。

2 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5.24%,较对照组患者的73.81%更高,观察组患者中发生泌尿感染的几率为4.76%,較对照组患者的28.57%更低,以上结果均有P<0.05为证,详情列于表1。

3 讨论

脊髓损伤后极有可能引起排尿障碍,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尿潴留,临床上一般采用留置管导尿,但这样的方式有引发患者尿路感染的可能,且长期置管会使膀胱肌功能下降,不利于患者恢复[2]。

近年来,有临床研究证明早期间歇导尿与康复护理能够帮助患者膀胱功能恢复,促进患者的自主排尿[3],本文中观察组患者应用早期间歇导尿及康复护理,研究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5.24%,较对照组患者的73.81%更高,观察组患者中发生泌尿感染的几率为4.76%,较对照组患者的28.57%更低,以上数据均有P<0.05为证。

综上所述,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间歇导尿及康复护理能够降低泌尿感染的几率,促进患者恢复,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温淑芬, 饶小英, 毛善蓉. 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间歇导尿的观察及康复护理[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8(9):2153-2154.

李晶. 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间歇导尿的观察及康复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8):759-760.

邱青青. 综合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间歇导尿的临床研究[J]. 当代医学, 2016, 22(8):113-114.

猜你喜欢

脊髓损伤早期康复护理
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溴吡斯的明联合巴氯酚对T6以上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综合护理与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观察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行动学习法在脊髓损伤患者实施自助间歇导尿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