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关于厕所革命的思考与探索

2019-01-07张立霖

甘肃农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改厕化粪池粪便

张立霖

宁县农村能源建设办公室,甘肃 宁县 745600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城乡发展,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措施,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为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农村为目标。

农村地区的卫生状况尤其令人担忧。据相关资料记载,不卫生的如厕条件,尤其是粪便、黑水、灰水、黄水的不安全排放导致全球每年约有150万儿童感染疾病,落后地区导致死亡的概率已远远超过其它各种因素。尽管我国厕所覆盖率已经由20年前的不到10%增加到今天的45%左右,但目前厕所的整体卫生条件,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厕所卫生条件并不乐观。以2015年数据为例,全国粪便的收集处理率仅约为47%。

水冲式厕所在20世经被誉为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十项发明之一,对改善人类生活环境曾起到促进作用。但今天,水冲式厕所却已成为浪费和污染水资源的一个主要源头,已不适合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联合国于2000年提出“生态厕所”概念,是以减少水消耗为特点,以废物利用转变为有益资源,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并且无臭、安全卫生为特征。其核心思想是水资源和营养物质在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以闭合循环的方式运行并以安全、经济、可靠的方法来完成这一闭合循环,以达到保护和节约使用有限水资源,同时实现营养物质资源化目的。

目前,“厕所革命”类似于国际上“生态厕所”的升级版。2015年“厕所革命”全面启动以来,其内涵已经得到了大的扩展,农村、城市、旅游景点公厕、商用厕所如雨后春笋,但厕所革命不应仅限于厕所本身,还应扩展到污染物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置、资源化利用等全过程。

笔者针对庆阳地区“厕所革命”推行情况,结合自身参与,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厕所革命所面临的问题、发展趋向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现阶段“厕所革命”的历史背景

现阶段指的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厕所进行改造。是发展中国家民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重要标志,也是改善一个国家卫生状况以及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

从大的方面讲,改厕作为政府一项民生工程,对于卫生事业发展及人民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改厕问题越来越引起党和国家重视。习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和指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它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从小的方面讲,“厕所革命”主要革除厕所“脏、乱、差、少、偏”旧貌,革除长期以来人们养成的如厕陋习,培育形成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文明理念,更好的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健康水平。

农村厕所现状:一个茅坑两块砖,粪污遍地、蚊蝇滋生,污水横流。群众总结为:哭,恶臭让你泪流满面;笑,众人一起蹲坑面面相觑;叫,夏日里厕坑里的蛆不停蠕动,让人惊叫;跳,脏水弥漫,立足之地甚小,跳跃着上厕所。即使这样,能及时赶上空位,还是件幸运的事情,很多公厕外一到早晚高峰期都排着长龙。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提出厕所革命以来,农村厕所整治工作得到快速推进。一是各部门先后实施了一批有关农村厕所的整治工程或专项。二是总结推广一批适宜农村厕所整改模式。三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厕所革命的推进,以及新能源、水循环利用、生态洁具、粪便回收、新材料、智能信息等新技术在厕所设计中的快速推广。

厕所创新理念已从解决卫生和污染问题,向多元化服务发展。由抽水厕所注重解决基本需求,发展到智能厕所满足更多服务功能,再到未来厕所概念,突出强调使用功能,服务功能,生态增值,经济成本等有机统一。如:宁县杨庄村生态公厕是一座集雨水集流、远红外线冲刷、太阳能光伏发电综合利用、沼气池发酵及粪污无害化处理系统为一体的绿色环保无害化、多功能生态厕所,是对厕所革命的有益尝试。

二、评定改厕工程效果五要素

(一)户厕建设要符合标准

户厕设计建造、粪便处理、污水排放等均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

1.强制性国家标准。《住宅建设规范》GB50368-2005;《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12;《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7959-2012。

2.强制性地方标淮。《甘肃省农村“厕所革命”行动方案》《甘肃省农村“厕所革命”考核办法》。

(二)户厕选址要方便适宜,既符合卫生要求,又要方便使用和维护

首先要进院入室;其次,宜建在居室、厨房和下风向,远离水源或地下取水构筑物,防止污染水源;再次,不得建在畜禽圈棚内,地下部分应建在房屋或围墙外,利于维护和出粪清掏,但不要建在主要道路旁,防止受压塌陷。

独立式厕屋样式,不可千篇一律,应因地制宜。

对已建成的居民住宅小区的大型化粪池进行改造提升。

对“一池三改”的沼气用户进行改造提升等方式灵活多样,创新改厕形式。

(三)卫生厕所要清洁舒适

厕屋结构要完整,内部布局要合理,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和空间,并有效防臭、防冻、防蝇措施,尽量做到清洁卫生,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消除粪便暴露、蝇蛆孳生、臭味较重、上下水冻结等现象。厕所配备纸篓、水桶、扫把等工具、经常进行保洁。

(四)粪便处理要生态无害化

建造卫生厕所的主要目的是对粪便进行管控和无害化处理。要按照“控制健康风险,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有机农业”的总要求,对粪便直接处理或转移后集中处理有效去除和杀灭病原体,实现无害化处理,达到资源化利用。

(五)建材厕具要安全环保

建筑材料、预制型产品和厕具产品应选择资证齐全,生产条件规范、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满足坚固耐用,结构安全要求,有利于卫生清洁与节能环保。采用的新材料以及企业统一生产的预制式化粪池和厕所设备,其工艺和安全性应经过技术鉴定或论证,不得使用对农田土壤,农村环境,人体健康有害的材料,无渗漏和安全隐患。

三、“厕所革命”改造现有厕所的“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确定“改厕农户”

1. 农村户厕建设应当坚持“卫生、经济、适用、环保”的原则,倡导厕所进院入室推广粪肥无害化利用。

2. 改厕达到常住农户的85%以上,实行整村推进。

3. 近三年内有搬迁意向和长期外出务工或无人居住的农户,暂不实施。

4. 结合新农村整体规划,对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开天窗之类的农宅,不按排改厕项目。

5. 党员干部、科技示范户及农村能人,接受新事物较快的农户等优先安排改厕项目,提升居家生活品质。

(二)第二阶段:确定“改厕类型”

1. 三格式化粪池厕所,建造基本要求。化粪池容积需达到1.5m3以上(长1.8m,高1.2m,基坑深度地下2.0m至2.4m),以蹲便器或坐便器连接的进粪管角度必须大于45°以上为宜,以90°为最佳,越有利于粪便经水冲刷顺利进入化粪池,坑的深度应依据各户的具体情况而定,进粪管越长,坑的深度越深。

化粪池选三格式,三格的比例为2:1:3,第一格容积占2份,第一格为好氧发酵池,有充足的氧气进入,并在使用前注入1/3的自来水,并将正常发酵产气的沼液倒入两担,帮助引入有益甲烷菌种,加快生物分解过程,促使粪便快速熟化。

第二格比例为1,即为化粪池容积的1/6,为厌氧发酵密闭空间,因第一池粪便,在发酵过程中,产生13种以上的菌种,部分菌种活跃,部分菌种比较安静,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着床发酵,一静一动的菌种,在相对密闭的空间结合后产生出新的微生物,合成植物容易吸收的有机肥:氮,磷,钾,钠,钙等营养元素。沼液中富含各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青霉素,生长素,糖类,核酸以及抗生素等,这些都是粪肥综合利用的基础。

第三格比例为3,即占池体总容器的一半,主要是收纳作用,保证粪便在化粪池内滞留60至90d,这是无害化反应过程所必需时间段。

第一格连接第二格的有效通道为第一隔挡中的虹吸装置。此装置位置应居池底高度五分之四处,有一具90°弯头,下端加装50cm长的110PVC管,使其管口处于池体高度的中间位置(三层粪池分布情况说明)。通过虹吸效应引流到第二格。池体与进粪管的连接必须用密封胶固定牢固,并处于规范的固定位置上。

导气管连接必须处于第一格的池体最高位置,加固后顺厕屋墙壁高出檐口50cm,并加盖防雨帽。使第一格产生的二气化碳和部分甲烷气体排出,高于墙体或厕屋檐口50cm,慎防臭气熏人和遇明火出现爆炸现象发生。

2. 三格式化粪池户下施工流程及要求。首先确定户下卫生间蹲便器的位置,位置确定后,旁边留出冲刷注水桶的基坑位置,以方便踩压注水器踏板,安全、卫生、好打理、加水等后期使用方便为宜;其次,在蹲便器下端打洞联接厕屋外开挖基坑,在厕屋或洗澡间外墙40至50cm处挖宽1.3至1.5m,长1.7至2.2m的长方型基坑,深度以2至2.4m为宜。

3. 坑底平整,并检查是否有虚土和鼠洞及墓穴等不规则土壤出现,然后加适量生石灰均匀混合后确保三七灰土层达到15至30cm,并用尖顶锤子夯实,底层操平后打10cm厚度的化粪池基座,确保化粪池在注水和装粪使用中整体下沉,不致造成地基受重力倾斜而损毁池体。

因三格式化粪池在使用中是第一格装满后才能通过虹吸原理到第二格,第二格注满后才到第三格,化粪池受力不均,所以底部处理必须坚持质量标准,如果地基处理不好,就会造成池体拉裂,导致粪液外流,造成失陷性黄土随水流动,致使厕屋或周边房屋塌陷等危险,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个环节至关重要。

4.水泥垫层凝固后,在垫层上加2至3cm的细土做铺垫,将化粪池放置平稳,并加以水平测试,给化粪池内注水三分之一后进行回填,回填时将化粪池底部空档处必须用土夯实,每30cm夯实一次,注意不能损伤池体。待和池体顶部一致后加防冻土层80cm的观察口防护管,防护管高度以高出地面10cm为宜,一般为90cm左右,继续加土夯实与地面测平之后,顶部打混凝土防护层,确保地面无积水,保护化粪池周边不受水淹,不造成下陷为宜,观察口要加装安全防护设施,防止杂物和儿童及小动物不慎掉入化粪池。

5. 三联式沼气厕所改造提升要求。在普及农村沼气项目村,建造“一池三改”沼气池,建设中将农户厕屋依托在暖棚旁,将蹲便器下端出粪口与沼气池进料口相联接,使大小便直接排入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和沼渣沼液,形成精品有机肥,直接还田,粪便无二次污染。沼气池容积8至10m3,可以有效减少抽吸次数,减少农户抽吸费用,沼气池容积大,并能密闭厌氧发酵,并为农户提供一日三餐炊事用能,一池多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成效显著。有沼气池的农户可以进行改造,将蹲便器下端与沼气池进料口联接,加装冲水系流,提升卫生间的整体卫生条件即可。沼气池和厕所有效联接解决冬季防冻问题,还可节约资源,对国家投资建设项目延长了使用寿命等好处。

(三)第三阶段:干群齐发动,全民积极参与改厕工程

1. 实事求量,量力而行。各乡镇在厕所改造和新建过程中,立足实际,不提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做到量力而行。也不能以基础条件差,工作任务重和群众行动慢而不作为或慢作为,区分轻重缓急,先易后难,逐步推进。

2. 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激发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乡村抓促、部门配合、社会资助、各方参与、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形成全社会支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格局。

3. 以奖代补,奖勤罚懒。按照先建后补,早干早补,多干多补,不干不补,验收不合格不补的原则,实行财政奖补。引导农民群众投工投劳,不搞大包大揽。建议挖坑和回填由农户自行投劳解决,确保工期和质量,群众参与也是对卫生厕所科学、合理使用的一次大培训,一户一名“改厕”明白人。

4. 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厕所革命”工程要建管并重,“三分建七分管”,建设时若偷工减料,不按规范施工,后续维护可能花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农户住宅中两个关键设施即厨房和厕所,一天都不能缺少,如果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后续管护是一个长期工作,必须要有非常敬业的人员和针对农村厕所容量小、抽吸车辆难运营的实际困难,整合现有的各方维护设施及维管人员,从建厕之初确定专职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对改厕农户的情况及路线和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先期掌握,做到小问题不出村,大问题不出乡,随叫随到,从源头形成服务改厕工作的长效管护机制,从建设入手将后续维护纳入有效管理。

四、解决改厕工作中的难题

(一)清掏化粪池及改厕后续维管服务

建议各改厕试点乡镇与甘肃瑞农有机肥厂签订厕所粪污收集管理协议,委托第三方参与后续管理服务,解决农户和乡村干部改厕后顾之忧。

(二)做好冬季保暖,确保水冲厕所正常使用

1.加入防冻电热毯于注水桶保暖层中,为注水桶顶部加装棉护垫。

2.确保化粪池冻土层达到80公分以上。

3.勤管理,细维护,注意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冻措施。

4.改厕过程中,农户注意施工各环节规范操作,不能缺位,袖手旁观。

(三)确保化粪池标准质量过关,减少不安全因素发生和维修返工

1. 优先选用滚塑一体三格式化粪池,必须是符合国标并有合格检验标识和生产厂家相关生产资质的产品。

2.试水、回填、连接等环节必须依规操作。

3.非卫生厕所拆除工作必须在水冲厕所验收前无条件拆除,确保改厕效果,杜绝蚊蝇孳生和新的“三堆”出现。

五、建立规范施工制度

收集六张照片,一张表,完善电子档案和平台管理数据收集。

(一)六张照片

1. 改厕前现使用非卫生厕所照片。

2. 基坑深度和水泥基座完成情况照片。

3.化粪池各部件连接成功照片。

4.回填夯实过程照片。

5.卫生间洁具安装到位照片。

6.改厕户主和改厕标志牌合影照片。

(二)一张表

庆阳市农村“厕所革命”户厕改造信息卡。收集改厕农户信息输入平台管理系统。

六、“厕所革命”实施管理中的“十做到”

(一)做到确定厕所蹲位方向

协调农户确定厕所蹲位方向,应做到符合入厕卫生习惯,确定连接进粪管和化粪池角度大于45°以上,要求直连减少多余弯头,确保冲刷粪便顺畅无残留。

(二)做到基坑深度达标

基坑深度应达到2m以上,个别体积大的化粪池应更深,确保冻土层在80cm以上。

(三)做到基坑与厕屋距离最小化

基坑与厕屋距离做到在保证安全前提下达到最小化,以避北风向阳、冬季易于保暖、易于观察和清掏安全防护不影响周边通行方便为宜。

(四)做到化粪池稳定

安装化粪池前做到水泥基座上覆细土2至3cm,并将化粪池放置水平,给化粪池内注水三分之一后,确保投入使用的化粪池,无渗漏、不变形,再回填。将池体底部空虚处用土夯实,确保化粪池体稳定,每层垫土不超过30cm为宜,用尖顶锤子夯实,动员改厕户自己动手实施回填,确保不出问题。

(五)做到排查防冻隐患

农户选用带水箱的弯管虹吸式冲水马桶存在防冻隐患,同时这种马桶每次冲水量大,极易造成化粪池溢满,达不到无害化处理所需要的时间段,要做到宣传群众选用不带水箱的直冲式马桶。

(六)做到化粪池出渣口和观察口口径达标

部分企业所选化粪池出渣口和观察口口径小于30cm,造成吸污泵无法下到化粪池第三格,致使后期维护使用中无法采用泵体吸污清掏,为后续管理埋下隐患。

(七)做到弹簧防臭隔板改用仿生式硅胶防臭软管

部分企业选用的马桶采用弹簧防臭隔板,因进粪管内水气潮湿,一两年后致使弹簧片生锈或回缩能力下降,失去防臭功能,若更换需要拆除马桶,较为复杂麻烦,应改为仿生式硅胶防臭软管,经济实用,更换方便。

(八)做到确保化粪池顶部和周边无积水并排除安全隐患

在实际工作中,个别改厕户对化粪池回填顶部未及时进行水泥硬化,造成雨水渗漏,坑体下沉,致使出现化粪池倾斜或厕屋安全隐患。需做到池体顶部拉坡度硬化,确保化粪池顶部和周边无积水,在观察口和清掏出渣口处安装安全防护井盖并上锁,防止小孩因好奇打开,发生溺亡和明火爆炸等不安全事件发生。

(九)做到明确提示

在厕屋内应张贴温馨提示,将文明入厕主要事项提示给农户。如:大便前应先冲一次水,不致使粪便粘在马桶上,浪费水源;冬季应给脚踏式注水器加盖保温设施;每次使用前先轻按一至两次,以防损坏脚踏抽杆;洗衣水、带磷及有毒污水不得用来冲厕等,防止杀灭化粪池有益菌,造成化粪池成为死池,产生难闻臭气,影响使用效果。

(十)做到严把产品质量关

经调研发现,部分干部群众既不知政策、又不懂技术,改厕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改厕企业,而企业存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改厕技术简单模仿,产品质量最低标准,施工过程能省则省等情况已经出现,造成新建厕所容量小、气味大、易冻结、质量差、成本高、维护难,对农村改厕工作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要求分管干部专下来,学习改厕专业知识,要外行变内行,确保好事办好,和群众一同监督把好产品质量关,施工各个关键环节,做好建设档案,以利将来出现问题便于追责,管理人员要做到工作扎实,熟悉户下情况,确保改一户、成一户、用一户。

猜你喜欢

改厕化粪池粪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村集体统一改厕项目会计核算
多源流理论视角下合肥市改厕政策推进分析
关于南陵县农村改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涪陵区义和镇推进农村改厕工作进展良好
城市中取消化粪池的利弊分析
莫当化粪池
浅议小区化粪池的设计
论玻璃钢化粪池在民用住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