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武威城乡融合发展评价研究

2019-01-07宁银苹

甘肃农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恩格尔系数武威市武威

宁银苹

中共武威市委党校,甘肃 武威 733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城乡融合来推动乡村振兴,就是要寻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最终实现城乡融合体系下的“三农”现代化发展。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重塑城乡关系、重构乡村空间、重拾乡村价值、重振乡村活力,是新时代的重大命题。

一、武威市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选取

1.城乡融合发展度。城镇化发展水平(用城镇化率测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用人均GDP测评)。

2.城乡融合差异度。在衡量城乡融合差异度的三大指标(经济差异指标、城乡居民差异指标、区域差异指标)中,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居民生活质量差异、公共服务差距。

3.城乡融合协调度。城乡发展协调度。由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异系数衡量。

二、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指标测算

(一)城乡融合发展度分析

城镇化发展水平。2010年,武威市人口总数为197.6万人,城镇人口66.3万人,乡村人口131.3万人,城镇化率为33.55%。而到2017年,武威市人口总数为182.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2.51万人,乡村人口110.02万人,城镇化率为39.72%,城市化率与2010年相比,提高了6.17个百分点。

经济综合发展水平。2010年,甘肃人均GDP为16 104元,武威人均GDP为11 577元。2017年,甘肃人均GDP为26209.6元,武威地区人均GDP为24 119元。

从2010-2017年武威城镇化率逐年提高,每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从人均GDP来看,甘肃人均GDP从2010年的16104元上升为2017年的26 209.6元,提高10 105.6元,翻了近4倍多,而武威地区人均GDP从2010年的11577元增加到2017年的24119元,提高12542元,增幅略高于全省水平。由此可见,十八大以来,武威市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经济发展新动力不断增强,这为实现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武威城乡融合差异度分析

1.武威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是反映城乡差距最典型的指标之一。2017年,武威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 572元,比全国(36396)平均水平低10824元,比全省(27763.4元)平均水平低2191.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96元,比全国(13432元)平均水平低2 828元,高于全省(8 076元)平均水平2520元。但由于城乡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政策,农村和城市发展战略,政策性资金投入,产业依托等方面的差异,致使武威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逐步扩大态势。

2.武威城乡消费差距。从生活消费支出看,2010-2107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3756.4元增长到18667元,年均净增1864元,年均递增9.9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 583.3元增长到8 200元,年均净增945元,年均递增11.5%。8年间,虽然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加了4.97倍,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了5.17倍,但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相比,最大差距达到6倍多,年均净增额相差近4倍。

3.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差距。2017年城镇居民交通与通讯支出是农村居民的1.63倍,教育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是农村居民的1.9倍,医疗保健支出是农村居民的2倍,居住支出是农村居民的2.76倍。从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来看,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农村。

4.公共服务差距。2017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7.14万人,其中城镇居民2.45万人。武威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3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83万人。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人数4.14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达15.81万人,农村五保供养0.75万人。从人口比重对比,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反差较为明显。

(三)武威城乡融合协调度分析

武威城乡发展相对协调度最好的是凉州区和民勤县,分别是48.16%和55.24%,高于全国均值36.91%;而古浪县和天祝县由于区位条件相对较差、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使得城乡融合程度低,分别是30.47%和30.95%,地区发展协调度明显低于全国水平。

三、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武威城乡融合发展评价

依据以上三个指标,大致可以将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城乡融合完成阶段,即U≥80%,E<2.5%,I≥90%(注:(U)为城镇化率、(E)为恩格尔系数差异度、(I)为收入差异系数或地区发展协调度)。二是城乡融合基本完成阶段,即70%≤U<80%,2.5%≤E<5%,80%≤I<90%。三是二元结构向城乡融合过渡后期,即50%≤U<70%,5%≤E<7.5%,70%≤I<80%;四是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即30%≤U<50%,7.5%≤E<lO%,50%≤I<70%。五是城市化速度缓慢,处于二元结构状态,即U<30%,E>lO%,I<50%。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武威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正处于城乡融合第四个阶段即二元结构向城乡融合过渡前期。

武威近十年的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3.55%增长到2017年的39.72%,在30%≤U<50%的范围内,武威属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阶段。

从恩格尔系数差异度来看,2010年武威市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79%,而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2.52%,前者比后者高4.27个百分点;到2017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21%,城镇居民为30.1%,城乡恩格尔系数仍相差5.1个百分点。从2010年到2017年,恩格尔系数差异度仍在7.5%≤E<10%的范围,属于二元结构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二元结构依然明显。

从收入差异系数(或地区发展协调度)来看,武威近几年变化较大。2017年武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为41.44%,全国为36.91%,高于全国近5个百分点。仍处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小于50%即I<50%的城乡一体化第一阶段即城镇化发展速度缓慢,属于二元结构。

综上所述,武威城乡二元结构处于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主要原因仍然是农村地区发展乏力,与城市的发展差距加剧。武威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贫困面较大、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民收入单一且水平不高,农业现代化发展较为滞后。以上原因使得武威农村地区相对来说远落后于城镇地区。因此,必须以乡村振兴战略引领武威城乡融合发展。第一,产业融合是关键,推进城乡产业互动,大力发展一、二、三产业。第二,土地融合是载体,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盘活资源、资产和收益,进而增加农民收入。第三,生态是保障。积极推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第四,人力资本是基础。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和引进,加快培养造就一支“一懂两爱”即“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猜你喜欢

恩格尔系数武威市武威
武威市成功创办首家肉牛种畜禽场
重任在肩
小刺猬的秘密
莫道武威是边城,文物前贤启后生
永不褪色的武威汉简
“三套车”:武威人的骄傲
恩格尔系数再创新低意味着什么
浅析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