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19-01-07

甘肃农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氧吧中国农业科学院粪污

数字

2409个

据悉,近年来,乡土特色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已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支撑力量和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到2409个,成为乡土特色产业品牌化、集群化发展的平台和载体,加强、创响了10万个 “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

115个

近日,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浙江省青田县、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浙江省遂昌县、黑龙江省铁力市等51个地区荣获2019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称号。从2016年启动“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活动起,全国已有115个地区先后获此称号。

670万户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670万户因病致贫返贫户实现脱贫。今明两年健康扶贫工作将全面推进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突出问题,确保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保到位”。

220.7万家

据悉,截至4月底,我国依法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220.7万家,辐射带动全国近一半的农户。这些农民合作社产业分布广泛,已经成为组织服务小农户的重要载体、激活农村资源要素的重要平台、维护农民权益的重要力量。

观点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做好农村经济工作至关重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们必须强化党对乡村振兴的领导,一步一个脚印地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聚焦脱贫突出问题打好脱贫攻坚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对外开放。只要我们发扬拼搏精神,我们的农业会更强、农民会更富、农村会更美,一定会谱写“三农”工作新篇章。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姜文来

“勿使其失传”的重要指示一直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奋斗目标。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经验说明,只有遗产系统结构不失衡、遗产“栖息地”不被破坏,遗产要素才能得到真正的有效保护,也才能不断发扬光大。农业文化遗产中的“非遗”保护是如此,其他类型的“非遗”保护何尝不是如此?

——农业农村部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闵庆文

解决土壤质量下降、化肥高量施用、畜禽粪污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农牧结合。总结历史经验,辩证分析就可以发现,土壤质量下降、化肥高量施用、畜禽粪污排放造成环境污染这些难题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很难通过单一技术手段解决,而是必须通过生产方式变革、整体方案设计、系列技术突破来解决这些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因此,应该把农牧结合作为生产方式变革的着力点,作为未来30年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机遇。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等工作也都应该在农牧结合这个大前提下进行顶层设计,有序推动。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所长 王加启

猜你喜欢

氧吧中国农业科学院粪污
中国农业科学院揭示大塑料和微塑料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土壤健康的潜在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微信版“养分专家”上线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以科技创新打好“种业翻身仗”——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
我国已有115个“天然氧吧”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