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西市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9-01-07张晓菊

甘肃农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定西市联合社总数

张晓菊

甘肃省定西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甘肃 定西 743000

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定西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较快发展,同时规范化水平得到逐步提升,在现代农业发展、精准脱贫、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更好地指导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不断发挥好合作社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本文通过对定西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取得成效等方面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成效

(一)发展现状

1. 发展规模较大。截至目前,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2425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总数30.54万人,占到总农户数的47.7%,带动非成员农户37.7万户,占到总农户数的58.9%,农民专业合作社较2017年底9508个增加2 917个,增长30.6%。

2. 产业覆盖较全。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业务范围广泛,涉及种植、养殖、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销售、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运输、农产品贮藏、农业生产经技术信息服务等环节,其中:从事种植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681个,占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45.7%;畜牧业4337个,占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34.9%;其他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407个,占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19.4%。

(二)发展成效

1. 出台扶持政策。2014年以来,定西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主体创新的意见》《关于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的意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状大做出了安排,形成了政府牵头、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2018年,定西市出台了《加快推进贫困村农民合作社全覆盖建设实施方案》和《定西市贫困村农民合作社三年全覆盖行动工作方案》,为农民合作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2. 加强宣传引导。2015年以来,积极推荐农民合作社参加北京、安徽、河南等省举办的农产品交易会,帮助农民合作社提高农产品销售能力,提高了农产品知名度。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参加省内省外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规范化建设培训班,提高了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在规范化建设、农产品市场营销、贷款担保、联合社服务、工商登记、税收优惠、示范项目绩效考核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和理论知识。

3. 典型示范带动。2018年,认定市级示范社136家,总数达到586家;推荐认定省级示范社29家,总数达到179家;推荐上报国家级示范社8家,总数达到34家;监测合格2015年认定省级示范社34家,监测合格国家级示范社29家。各县区结合各自实际,积极开展县级示范社创建工作,通过示范社创建活动,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增强服务带动能力。突出示范带动效应,对市内发展规模较大、管理规范、效益较好的渭源县田源泽马铃薯良种专业合作社、陇西县宏泰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陇西县正昌农副产品购销合作社等先进典型作为示范,鼓励和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到典型示范户参观学习,形成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4. 建立健全制度。为促进农民合作社发展,成立了由农业、财政、发改、税务、银监、工商、水务、林业、供销9个部门构成了农民合作社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开展专题调研、指导服务、政策支持、监测管理等工作。联合发改、财政、水利、国税、工商、畜牧、银监和供销社等9个部门,共同制定印发了《定西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及监测暂行办法》,对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开展联合审核评定,不断提高了市级及以上示范社管理水平。

5. 加大品牌培育。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品牌建设,实行标准化生产,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截至目前,全市拥有注册商标的农民合作社90个,拥有注册商标数96个,实施生产质量标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80个,拥有使用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73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7个;绿色食品49个;有机产品14个;地理标志产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2个;拥有注册商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67个。

6. 搭建融资平台。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抵押难、担保难、融资难的实际情况,在全市推广兰州银行在陇西县开展的“农业部门推荐+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承办+银行审查+合作社之间联保”的贷款新模式,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有效解决合作社资金利用瓶颈。

7. 建立电商平台。在全市范围内重点指导合作社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设备,发展电子商务,通过在互联网上注册网站,在大型营销网站上开设网店等形式,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拓展合作社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如陇西县弘泰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利用网站开展网上销售,为其他合作社学习参考成功的电商经营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存在问题

(一)合作社融资存在困难

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由于自身资金积累不足,很难满足金融部门贷款条件,金融信贷难制约了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

(二)经营主体发展水平较低

虽然定西市农民合作社发展数据得到了不断增加,但是合作社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12425家,入社农户37.7万人,仅占农户总数的58.9%,带动能力还不强。

(三)经营主体专业人员缺乏

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着社员文化水平偏低,懂技术、擅经营的管理人才缺乏,市场开拓能力不强,法律意识淡薄,难以做大做强合作社。

三、对策措施

(一)加强政策落实

认真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的意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组建和规范工作的指导,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加强品牌化建设,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规范发展。

(二)加大金融扶持

积极探索建立扶贫互助资金投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模式,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状大。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贷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三)加强规范建设

继续开展市、县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指导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增强社员责任意识,切实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鼓励和引导联合社健康发展,逐步建立乡、县合作社联社,发挥其在加强行业自律、联合经营、增强带动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做好人才培养

充分发挥好职业农民培训作用,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对合作社理事长、财会管理人员、技术服务人员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定西市联合社总数
浅析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①
亢蕾作品精选
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品牌创建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权变理论的视角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绩效评价*
——基于组合赋权TOPSIS法
亢蕾作品精选
原继斌作品精选
组织印记、生态位与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发展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六大国有银行今年上半年减员3.4万人
《中国无线电管理年度报告(2018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