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东盟农产品交流的信息咨询服务初探

2019-01-07苏瑞竹

甘肃农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门户网站东盟国家泰国

苏瑞竹,徐 峥

广西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一、中国—东盟农产品交流概况

(一)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交流的现状

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的农产品贸易由来已久,历史上中国与东盟诸国就已建立了长期而稳定的合作。近年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我国与东盟诸国间的交流合作日益拓展,我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额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但是受自然条件、地缘因素、国情现状等因素制约,我国与东盟诸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差异显著。为了实现中国—东盟双方的合作共赢、互惠互利,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农产品贸易交流势必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1. 东盟各国消费市场需求旺盛,内需拉动中国—东盟间农产品贸易往来。通过文献调查可知,我国与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互动频繁。由于上述四国农业较为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双方具有深入合作空间与发展潜力。例如,我国与泰国的农业互动性良好,两国在蔬菜、水果贸易方面的合作深入而广泛。这主要是受中泰两国早期制定的“早期收获”计划和“中泰两国蔬菜水果零关税协定”等相关协议的影响。目前,中国首当其冲的成为泰国最大的水果出口市场,而泰国的水果由于具有质量高、价格低廉的优势而在中国的市场上亦颇具竞争力,而中国的蔬菜、肉类、温带水果等农产品也受益于两国的相关协定,在泰国市场上收获颇丰。此外,据报道泰国国内肉牛需求量达年均60万头,泰国国内市场对牛肉需求量的迅速增长,促使中泰两国在畜牧产品合作不断升温。而中泰两国由于地理位置相近,跨境运输成本低,促使两国的畜牧产品贸易不断深入发展。

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业发展水平也较低。我国与其农业贸易也处于较低水平,而新加坡、文莱由于自然环境等原因,本国几乎没有农业产业。新加坡作为农产品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其进口的蔬菜总量也在逐年增加,其蔬菜主要从中国的广东、山东两省进口。

2.中国—东盟间农产品贸易合作潜力巨大,调剂余缺可实现优势互补。目前,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业合作呈现农产品贸易优势互补,产品贸易潜力强劲的总体趋势。这得益于我国与东盟诸国具有互补关系的农产品多达46种,而存在竞争关系的农作物远低于这个数字。借鉴孙林的研究成果,根据显示比较优势(RCA)得出中国与东盟国家具有相同强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只有两种,分别是豆类作物和油籽饼,这两类农产品存在较强竞争关系;其次是大米、肉类制品、芝麻籽等和泰国可能存在竞争关系,生猪、茶叶和棉籽饼与印度尼西亚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由此可知,中国与东盟相关国家的农产品互补性大于竞争性,我国与东盟间农产品交流具备深入发展的基础。

(二)中国—东盟农业技术交流

1. 中国—东盟间农业交流从农产品贸易向农业技术合作领域扩展。目前,我国与东盟的农业交流主要集中在农产品贸易方面,随着交流范围的逐步扩大,农业技术领域的交流也日趋增多。例如,我国和泰国已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近年中泰两国农业合作从单一的农产品贸易扩大到农作物培育等方面,育种、品种技术交流不断深入;我国云南省和泰国相似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为我国和泰国合作发展农业生态和热带雨林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自然基础。例如,当归、杨梅和猕猴桃等优质种苗赠送和示范栽培、热带药用植物研究、蓖麻新品种选育、优质作物利用和交换以及泰国医药和保健品联合开发等。

2.毗邻东盟的我国部分省市已积累了农业技术交流的成功实践经验。除与泰国在农作物栽培方面的技术合作外,我国也与新加坡展开了农业技术交流。由于新加坡国土总面积仅为714.3km2,农业用地仅占全部国土面积的1.118%,导致新加坡目前的农业自给率还不到10%。本国对农产品巨大的消费需求与难以自给的矛盾,为中、新双方开展农业合作奠定了现实基础。例如,在中国广西,新加坡通过投入大量的资金与技术,推广种植符合新加坡市场需求的农作物,打造了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其生产的农产品在反向供应给新加坡。长期以来,新加坡因发展“都市农业”而催生了农业领域的一系列高新技术,使得新加坡在食品技术、种植技术和农业旅游观光等领域领先于其他国家。新加坡的农业技术水平几乎代表了东盟国家最高的技术水平。因此,我国也在积极借鉴新加坡的先进经验,逐步开展双边技术合作。

总之,我国与东盟国家在农业技术领域既有合作的可能性,更有合作的必要性。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加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同东盟国家的农业技术交流势必会不断加深。

二、中国—东盟农业交流信息需求

基于我国同东盟农产品交流的现状,我国针对东盟农产品信息需求主要集中于东盟诸国自然环境条件、政策法规、社会人文资源等方面。

(一)中国—东盟农业信息交流需立足于东盟的自然环境条件

当前,我国与东盟国家单一的农副产品贸易虽然种类繁多,但大多是初级农副产品。这类初级农副产品附加值低,导致农产品企业利润低,从而削弱了企业参与出口贸易的积极性,这将不利于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长远发展。尤其在“一带一路”发展的现实背景下,中国—东盟的农业交流必须实现转型升级。这要求中国农产品企业应该从“产品走出去”向“企业走出去”转变。目前,多数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相比于国内,东盟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相关事务中国农产品企业可以到东盟国家投资建厂,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同时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因而,充分掌握目的地的国家的自然环境信息,是中国企业前往东盟国家投资建厂的重要前提。中国企业对东盟国家的自然条件的了解要全面而精确,诸如目的地国家气候、气象、土壤,以及区域内农作物面积、产量、种类分布等情况,完备的自然环境信息将有利于中国企业因地制宜,实现更高水平的农产品交流。

(二)中国—东盟农业信息交流需了解东盟国家的相应政策法规

在经济全球化和以中国为主导的“一带一路”现实背景下,东盟各国更注重抓住机遇发展本国经济,大多数国家纷纷采取行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东盟国家的政策法规信息更是我国“走出去”企业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例如,缅甸新政府对外来投资持欢迎的态度,同时在相关政策上不断调整以增加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迄今为止缅甸国内的投资环境仍然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政策的不稳定。此外,管理程序多且复杂,导致时间成本高;同时,缅甸投资委员会主管国内投资,因而对外来投资具有相当大的管理权限。绝大多数的相关事项均由该委员会决定,管理的集中性导致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公平性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此外,缅甸新政府颁布的改革政策和优惠措施连续性较差,且政策之间也存在着交叉管理。2015年,缅甸投资与公司局宣布,按照《2014年公司特别条例》的要求,有意愿在缅甸经营的外国公司均需要重新注册。而对外商的限制,除了需要遵守《外国直接投资法》外,根据投资领域和合作对象的不同,还需要相应的遵守《缅甸公司法》和《特殊公司法》等。由此可见,由于制度缺乏延续性给海外农产品经贸合作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

(三)中国—东盟农业信息交流需要了解国内社会人文因素

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我国企业也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和挑战。仍以泰国为例,我国同泰国长久以来保持着稳定的农产品贸易关系,但中泰贸易发展仍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因素。首当其冲的便是政治因素。除缅甸外,在东盟国家中,泰国国内潜在的政治风险不容忽视。泰国国内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风险。一是泰国政权更迭频繁。议会解体、选举提前、政党相争的现象比比皆是。不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对中泰两国的农业交流合作造成了负面影响。二是中泰两国的合作关系易受第三方国家的影响。例如,美国的重返亚太的举动就曾对泰国产生重要的影响,而美国重返亚太的首要目的即是遏制中国。所以,美国对泰国施加的压力必定会对中泰两国的贸易交流乃至农产品贸易交流产生负面影响。三是宗教因素。泰国国内由于宗教而引起的冲突主要是由于信仰佛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冲突。宗教的冲突已经引发了自2005年开始的多起暴力冲突事件。经济的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社会环境的不稳定势必会对经济贸易造成消极影响。

除泰国外,我国与菲律宾的合作交往同样存在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例如我国与菲律宾存在南海领土争端,这一问题虽然目前来看冲突趋势不明显,但仍然可视为一个不稳定因素,而一旦政治层面发生动荡,经济层面势必受到波及。

而除去国家层面的因素外,国民的人文因素亦不可忽视。以缅甸为例,中国对缅甸的直接投资还面临着缅甸民众对中国负面看法的挑战。中国一直是缅甸最大的外商投资国,但是中国企业在缅投资过程中,过度重视发展与缅军方关系,而引起了民众的负面情绪。这主要是由于缅甸民众认为中方投资会使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害。尽管从长远看,中方的投资项目有利于缅甸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地方势力仍然认为中国投资者的项目不是有利于地方的。所以,目前来看,中方投资者面临着与缅甸地方对话困难的窘境。综上所述,为了我国与东盟诸国的农业合作深入发展,获取和掌握东盟各国的自然、人文乃至政治方面的信息不可或缺。对各方信息的获取能力往往决定我们事业的成败。

三、中国—东盟农产品信息咨询服务现状

(一)门户网站已开展信息以农副产品贸易信息为主的信息提供服务

目前,我国与东盟的农产品交流主要以贸易交流为主。我国与东盟的农产品相关信息的提供也以此展开。在农产品贸易信息咨询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果。目前,我国已经建设并投入使用的面向东盟的网站主要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网站(http://www.cafta.org.cn/show.php?contentid=87434),该网站提供东盟最新产业与市场信息,政策信息、人文动态信息等,信息内容更新及时,内容权威;东盟网(http://www.asean—cn.com/club/)提供东盟企业、展会、行情、品牌等方面的信息:东盟行业会展网(http://www.dmcbd.com/expo/13/)该网站提供按行业和按国家的主题导航服务;信息内容包罗万象,丰富而繁杂,涉及各行各业;以上网站均提供农业相关的信息。除此之外,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面向东盟的专门化农业信息网站——中国—东盟农业网(http://agri.aseantradecenter.com/)。该门户网站所涉及的农副产品门类齐全、种类繁多,中国方面的各类农副产品均有明确详细的产品介绍。此外,网站还涵盖了与农副产品相对应的农业资料以及农业机械等。整体而言,各类农副产品及其衍生品门类繁多、种类齐全,基本满足用户的贸易交流需要。

(二)农产品信息服务方向单一,未能多角度、深层次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经过基于互联网的调查,笔者发现我国针对东盟开展的农产品信息咨询服务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我国目前针对东盟农产品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门户网站只有东盟农业网(http://agri.aseantradecenter.com/)。而这一门户网站在提供有关东盟农产品信息咨询服务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首先,门户网站信息服务方向过于单一。虽然涉及产品信息种类较齐全,但是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网提供的农产品及其衍生品、配套农机具方面的产品交易层面的信息,方向过于单一,未能提供以产品信息为基准的一系列衍生信息。诸如相关的交易政策信息、人文动态环境、相关法规动态更广泛的信息,信息范围过于狭窄的原因导致了网站未能对信息作出全面系统的分析,未能提供经过分析组织的深层次信息。

四、提高中国—东盟农业信息咨询服务质量的设想

(一)建立信息高度聚合的专门化东盟农业信息咨询网站

门户网站的建立,应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首先,明确该网站的用户群体。目标用户可以定位于购买农产品的普通用户、与东盟国家进行初级农产品贸易交流的相关企业、以及有意向“走出去”东盟国家的企业等。针对以上用户群体,门户网站的建立不应局限于产品交易方面,而应着眼于中国—东盟农产品交流的全局,做到门户网站的信息“既精且全”。“精”在于建立专门化的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网站,“全”在于应兼顾有关于农业交流合作的方方面面。如东盟国家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政治环境、社会人等方方面面。相关信息的聚合度越高,门户网站的易用性越大,用户满意度越大,越有利于信息平台的长远深入发展。

(二)门户网站应对一次信息进行组织分析,形成二次信息

门户网站应聘请专业人士对网站进行维护运营。通过对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网的观察发现,该门户网站的农产品信息仅为发布相关的一次信息,而未对信息进行有效的二次组织整理。专业运营人员应对网站信息进行二次加工,生成面向不同用户的个性化定制信息,从而形成更适于用户使用的高质量信息。

(三)门户网站应兼顾中国—东盟双方的用户群体

通过对上文所述的一系列提供东盟农业信息服务的网站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东盟农业合作网主要面向中国境内的用户且使用语种主要为中文。但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却涉及到中国与东盟双方。这使得该网站的用户群体具有了局限性——将东盟用户隔绝在外。从长远来说,不利于门户网站的深入及长远发展。所以,网站在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时,要秉承着开放性的精神,在进行网站设计时即考虑容纳中国—东盟双方的用户群体。所以,随着中国—东盟农业信息交流的进一步加深,农产品信息平台的服务水平也应该与之相适应。门户网站的适用性及易用性也应该进一步提高。中国—东盟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应该在中文语种的基础上,增加东盟国家语种的使用,诸如增加泰语、缅甸语、越南语、印尼语的使用等。同时增加境外登录通道,方便东盟国家用户的使用。

(四)门户网站应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提供信息衍生服务

时效性是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特点。通过对一众面向东盟的农业信息网站的调查,发现一个比较重大的问题即相关网站的信息及时性极低。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大多数的门户网站目前还是单一的农产品贸易网站,提供的信息服务还停留在初级农副产品信息层面,而农产品又有着季节性的特点。除此之外,网站建设的主动性缺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因此,建设高度聚合的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要涉及方方面面的相关信息,这一做法有利于增强网站可用性,同时提高了网站的时效性。

除此之外,通过对网站的调查,笔者发现,相关网站的运营部门有能力开展其他的衍生服务。门户网站运营者应利用其掌握的信息资源,发挥其信息咨询专家的优势,利用其掌握的信息形成信息的高级衍生品,例如受相关农产品企业的委托为其撰写调查报告等。同时收取相应的费用。这样不仅降低门户网站的运营成本,还可以提高网站的知名度,有利于门户网站的长远发展。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大背景下,中国—东盟农业合作交流将会继续稳步向前发展。而我国针对东盟农产品交流合作的门户网站的信息咨询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的信息咨询服务,在未来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而中国—东盟农产品信息咨询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例如以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网为蓝本,对网站进行深入的开发。在“一带一路”现实背景下,中国应在中国—东盟的农产品合作中掌握主动地位,不仅有利于中国—东盟农产品交流合作的深入,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一带一路”的向前发展产生影响。

猜你喜欢

门户网站东盟国家泰国
泰国的“验胆美食”
泰国的中秋节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俄将加强同东盟国家军事合作
YouTube
去泰国啦
我的泰国之旅
东盟两次危机全靠中国伸援手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