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编本小学语文的三个“转身”

2019-01-06曹蓓蓓谈丽萍

新一代 2019年21期
关键词:部编本阅读

曹蓓蓓 谈丽萍

摘 要: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上都有侧重点,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贯穿其中,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去梳理整合,系统的去教学。它的编写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插图形象生动,环节多样化,内容活泼明快,和旧教材在教学内容、教学趣味性和阅读这三方面有明显的的区别。

关键词:部编本;教语文;阅读

2019年初,教育部发出通知:我国的中小学生的历史、语文、道德与法治统一换成部编本教材。教材的改革,意味着我们的语文教学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即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综合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读写技能、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①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语文要素,并通过单元的导语、文中的泡泡、课后的练习以及语文园地中联系的设置等多种方式呈现。这样的结构呈现了确定的语文课程内容,真正实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身。

一、感性的转身

以部编本二上第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围绕“大自然的秘密”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侧重于体现大自然的一些科学知识,每篇课文作为单元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存在共性和个性,同时在共性中又各有特性,笔者将其关系作下图表示:

三篇课文都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述了富有童趣的科學知识,《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贴合文字的插图生动地再现了“小青蛙如何找到妈妈”的过程,《我是什么》是一篇介绍“水的各种变化”的科学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则以诗歌的形式介绍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每篇课文的整体基调充满了人文情怀,《小蝌蚪找妈妈》告诉孩子们要保护小蝌蚪和小青蛙,《我是什么》介绍了水的利害,告诉大家要合理利用水资源才能使其造福人类,《植物妈妈有办法》启迪孩子们要留心自然,仔细观察,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这些人文情怀参与在语文课堂中,让课堂成了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存在,教者可以在这样“活的”课堂上“大显身手”,教学的灵活性有了极大地提升,这就是人文情怀元素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凸显,充分的说明了部编版教材内容向“教语文”做了一个感性的转身!

二、活力的转身

部编本教材中多了有趣的泡泡和小提示,并且贯穿了整本语文书,小学生处于孩童时代,天性就喜欢新奇的有趣的东西,因此表现形式丰富有趣味性的课文更容易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泡泡语的运用刚好符合这个要求,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形象鲜明的内容为小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形式。②有趣的泡泡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人性化而又贴心的提示语使孩子们从过分严谨的教材中跳出来,更能深切地激发孩子“爱上语文”的情感。笔者对部编版二上语文教材中的泡泡和提示数量梳理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每个单元都出现泡泡语,教本编者以学习伙伴的口吻,用泡泡的形式插入了许多提示语,意图明显,即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学会思考,学会发现。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有利于他们的阅读能力。③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课本中,泡泡在“书写提示”里指导学生字的间架结构,课本13页的泡泡告诉孩子“有的字左边款窄,右边宽;有的字左边看,右边窄”;在“快乐读书吧”环节以学生小伙伴的口吻提醒同伴阅读的注意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课后习题”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课本24页“读一读,记一记”的泡泡让孩子知道这些词语都是“农事”;在“查字典”中出现了三个泡泡,层层推进,按照步骤指导学生如何查字典;在“写话”环节提示学生格式规范;在“展示台”要求学生多多积累课外知识;在“课文”中让学生获取如何理解词语意思的信息。它的主要特征是采用第一人称对文本中的知识点加以提示,既满足了小学生的童真心理,也给其带来诸多启迪。学生能通过此过程发展自己的思维,获得新知的体验。④如此,这样的趣味性已经和多样的泡泡和提示一起渗透进语文教材中,是语文课堂一个富有活力的转身!

三、知性的转身

部编本教材着重加强了阅读教学,温儒敏教授十分赞同“部编版语文专治少读书、不读书”的观点,对人类,阅读是一种生命本体的互相映照,是人类文化精神的集体守望;对教育,阅读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教学手段,是授之以渔的最终目的。因此部编版语文教材不仅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常阅读,不断积累阅读量。二年级学生在认知和能力方面还比较稚嫩,因此对“阅读量增加”这个目标更要努力去实现。首先,教材利用连环画对照文字促进阅读教学,教材中二年级上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利用生动的图画形象地再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还可以对照连环画自己练说课文内容,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其次,每册书设置“快乐读书吧”环节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温儒敏教授指出设置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接受各种文体类型,有意识的让他们掌握读书方法,将阅读以“必然选择”的方式向学生呈现,既扩大学生的视野,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感受阅读的快乐。另外,每个语文园地设置“我爱阅读”项目让学生在互动和思考的过程中讨论和交流阅读感受,例如园地一的《企鹅寄冰》,孩子们在读完文章后顺着企鹅的疑惑,再次回到文章中根据内容顺利帮企鹅解决疑惑:地域间温度的差别,这也是学生自我阅读的一种体现。在朗读和角色扮演中体会阅读的情感升华,《十二月花名歌》对仗工整,孩子边拍手边读,节奏感满满,不仅记住了花名,而且还感受到“三君子”之一的梅花的傲骨铮铮。所以课堂教学时不要将阅读课处理成一般的课文学习,老师可以举一反三,降一点关于读书常识,包括书的类型和阅读方法,主要是激发兴趣,让学生自己找书来读。⑤因此,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已成为必然趋势,这是部编版教材一个知性的转身!

结语

这三个华丽的转身很好的诠释了部编本教材“双线组元结构”强调的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的结合。我们清楚的看到每个单元的课文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或内容相似,或主题一致,传达给学生的情怀也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是充满感性的。教材的趣味性既贴合学生心智发展特点,又兼具新时代以人为本的特性,充分体现了儿童主体的教学方式,这有极富活力。此外,阅读环节的设置既是对学生提出增加阅读量的要求,也是给教师设定的发展性目标,“腹有诗书气自华”,新教材也呼吁大家成为新时代的“读书人”!

参考文献:

[1]安忠杰.小学语文教材“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教学研究[J].知识文库.2019(5)

[2]鲁琴.小泡泡大智慧----浅谈“泡泡语”在小学低段统编教材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8(3)

[3]康文娟.小学语文课文中泡泡提示语的运用[J].新一代.2017(13)

[4]丁小华.神奇的泡泡—谈小语教材中泡泡提示语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7(14)

[5]解迎峰.指向群文阅读的“快乐读书吧”活动探究[J].辽宁教育.2019(5)

猜你喜欢

部编本阅读
你了解睡觉这件事吗?
运动最快乐!
妙笔生花,写出传统节日的味道来——“部编本”语文教材三下习作3作文指导
“部编本”教材思维下的小学语文略读课文“自读教学”初探
比较视野下“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识字板块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初探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