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介入动脉栓塞治疗研究

2019-01-06李新胜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李新胜

【摘 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介入动脉栓塞治疗的具体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5月期间在本院行介入动脉栓塞治疗的67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患者确诊后均行常规抗休克止血治疗,并尽快行介入动脉栓塞止血治疗,统计67例患者栓塞前血管造影结果,观察有无肿瘤破裂出血征象;术后统计患者止血效果及预后,同时分析患者肿瘤供血血管,分析异位供血和多支供血情况。结果:栓塞前血管造影显示:67例患者中(均有肿瘤染色征象),可见造影剂外溢的直接征象(肿瘤破裂出血)者仅5例(7.46%),余62例患者均未见造影剂外溢的征象。67例患者经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后,均有效止血,其中65例患者预后均良好,2例患者术前严重休克,经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后5-10d,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致死亡,死亡率为2.99%(2/67)。所有患者术后均未见复发出血者。追踪肿瘤血供血管发现,其中38例(56.72%)患者存在异位供血和多支供血。结论:介入动脉栓塞术可有效探明患者肝血管变化及肿瘤血供情况,且对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可靠,可患者后续治疗和预后改善创造条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介入动脉栓塞;具体疗效;止血效果;血供

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是一种高发且危重的并发症,是原发性肝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患者肿瘤破裂后临床处理较为棘手,因而成为肝癌治疗的难点和重点。介入动脉栓塞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微创疗法,其主要通过碘化油加化疗药物及明胶海绵栓塞的方式,对目标血管进行栓塞,进而达到止血目的,目前该技术也开始应用于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治疗中[1]。为进一步探明其临床疗效,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6月~2019年5月期间在本院行介入动脉栓塞治疗的67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对患者止血效果及相关病变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9年5月期间在本院行介入动脉栓塞治疗的67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本组患者均有乙肝或丙肝病史,AFP检查均大于正常;增强CT检查病灶动脉期有强化,门脉期病灶密度减低,可诊断肝癌。入院时患者均存在明显腹痛症状,且腹膜刺激征明显,经超声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均提示出血,经腹腔穿刺均抽到不凝血,聯合证实为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67例患者中,男41例,女26例,年龄48~74岁,平均51.01±13.02岁,肝癌病史3个月~2年,平均1.34±0.56年,类型:58例肝右叶巨块型,8例结节型,2例为弥漫型肝癌;出血部位:肝右叶60例(其中37例右后下叶,15例右前叶,8例膈面,4例肝左叶,另有3例尾状叶;入院时,其中10例患者已经出现失血性休克。

1.2 方法

67例患者确诊后均行常规抗休克止血治疗:补液、扩容、输血、维生素K1注射、注射用血凝酶注射、抗病毒、保肝等常规救治,并外加腹带加压包扎促进止血治疗,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其他对症支持治疗。随后,尽快行介入动脉栓塞止血治疗:经股动脉穿刺插管(Seldinger法),置入5F RH导管先至腹腔干动脉造影,通过多方面的血管造影和肿瘤染色,确定肿瘤血供及出血情况,标记肿瘤血供动脉。如果肝动脉造影未见有明确病灶染色或者肿瘤染色有缺失的,再分别行肠系膜上动脉及右肾上腺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膈动脉、胃左动脉造影,标记肿瘤血供动脉后。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肿瘤供血动脉,造影明确后,缓慢注入碘化油加化疗药制乳剂,观察碘油沉积情况;见碘油在血管内有滞留,再注入直径约350-650um的明胶海绵颗粒,直至栓塞完成。栓塞完成,再行血管造影确认止血效果,若出血停止,表明栓塞成功。

1.3 观察指标

统计67例患者栓塞前血管造影结果,观察有无肿瘤破裂出血征象;术后统计患者止血效果及预后,同时分析患者肿瘤供血血管,分析异位供血和多支供血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并采用t检验;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栓塞前血管造影结果

栓塞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67例患者中可见造影剂外溢的直接征象(肿瘤破裂出血)者仅5例(7.46%),余62例患者均未见造影剂外溢的征象。

2.2 止血效果统计

67例患者经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后,均有效止血。栓塞术后:56例患者开始行介入化疗栓塞治疗,数次化疗后患者肿瘤均有缩小,肿瘤部分坏死,MRI复查肿瘤无明显活性。9例患者介入栓塞术后2-6月,病灶稳定,其他部位及腹腔内未见转移灶,行肝脏肿瘤外科手术切除,可见病灶内肿瘤明显坏死;上述65例患者预后均良好。2例患者术前严重休克,经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后5-10d,分别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和肝、肾衰竭,严重休克,后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致死亡,死亡率为2.99%(2/67)。所有患者术后均未见复发出血者。

2.3 肿瘤血供血管统计

67例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追踪肿瘤血供血管发现,其中38例患者存在异位供血和多支供血:16例(42.11%,16/38)肠系膜上动脉供血,10例(26.32%,/38)右肾上腺动脉参与供血,6例(15.79%,6/38)由胃十二指肠动脉参与供血,3例(7.89%,3/38)由膈动脉参与供血,3例(7.89%,3/38)由胃左动脉参与供血;其中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占比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异位供血和多支供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肾上腺动脉参与供血占比也相对较高,高于由膈动脉参与供血和胃左动脉参与供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是一种十分棘手的腹腔内出血情况,其病因复杂,多为肿瘤生长迅速增大侵袭肝脏血管或肝脏包膜破裂所致,保守治疗的效果极为有限,多需手术治疗[2]。肿瘤局部切除、肝动脉结扎、手术填塞止血等传统术式不能直接发现出血动脉,因而无法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3]。

介入动脉栓塞术依托于血管造影技术,可有效探明肿瘤的供血动脉和出血动脉,又可探明肿瘤的血供分布情况,为栓塞止血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而实施碘化油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后,止血效果可靠[4,5]。此外,介入动脉栓塞具有可急诊实施、创伤小等优势,可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6]。本次研究中,67例患者栓塞前血管造影可见仅5例(7.46%)术中可见造影剂外溢的直接征象(肿瘤破裂出血),出血征象不显著。进一步分析止血情况显示,患者均有效止血,且术后56例患者开始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9例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后,预后良好,仅2例患者死亡[2.99%(2/67)],可知该治疗方式为降低死亡率和患者后续治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所有患者术后均未见复发出血者,但发现38例患者存在异位供血和多支供血,其中腸系膜上动脉供血占比最高,右肾上腺动脉参与供血占比也相对较高,这类患者若进行传统的肝动脉结扎等治疗,则不能有效止血或容易出现复发出血,考虑到异位供血和多支供血患者占比较高,应优先考虑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

综上所述,介入动脉栓塞术可有效探明患者肝血管变化及肿瘤血供情况,且对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可靠,可患者后续治疗和预后改善创造条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苏淑慧,常秀娟,韦照永,等.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进展期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的疗效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4,27(02):86-88+92.

[2]汪建成,梁彩云,邹晓媚,等.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介入动脉栓塞治疗[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05):768-770.

[3]潘井岗.肝动脉栓塞术与手术治疗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效果[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40(02):120-121.

[4]高伟,李涛,赵威,王德胜.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危险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法预后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07):527-530.

[5]刘德鑫,王伟,李新丰,等.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粒子植入治疗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5,24(11):999-1003.

[6]谢锋伟,黄瑾瑜,陈娟.急诊肝切除术及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临床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6,36(01):19-21.

猜你喜欢

原发性肝癌
三维适形半野轮照放疗技术治疗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消癌平片联合TACE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生命质量的临床观察
贝伐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36例晚期原发性肝癌生存预后的影响分析
TACE序贯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探析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安全性观察
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不同血流阻断法在原发性肝癌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介入治疗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