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伤寒论》方使用食品概览

2019-01-06顾掌生钟新娜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苦酒米醋清酒

顾掌生 钟新娜

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记载的112首方剂中,使用药物不超过90味,但其中约有七分之一是大多数家庭厨房里的常备食品,值得研究。兹将其中的一部分列举如下。

1 姜

《伤寒论》所载方剂中共有59首使用了姜,占52.68%,其中37首使用了生姜,占33.04%;22首使用了干姜。综观《伤寒论》中姜的治疗作用,主要是发挥其调和营卫、温阳散水、辛散宜通及和胃止呕的功效。如桂枝汤中生姜虽非主药,但其对全方其他药物的协同作用极其重要,它能协助桂枝解肌祛风,协同大枣调和营卫;生姜泻心汤治疗水湿内停、气机阻滞等,用生姜四两为君药,宣发胃阳,恢复胃腑气机;吴茱萸汤治疗中焦阳虚、寒饮内停上逆致呕,生姜用到六两,起到温散寒气及和胃止呕的作用。

2 大枣

《伤寒论》共有40首方剂使用了大枣,其用量少则4枚,如柴胡加芒硝汤、桂枝二越婢一汤,多则达30枚,如炙甘草汤,但绝大多数为12枚,明确指出使用时要将大枣掰开。其功效或补中益气,或益阴而和胃。特别是枣姜合用是张仲景最为擅长,能够调和营卫、表里、寒热、脏腑、枢机,旨在调和阴阳。

3 粳米

粳米是一味益气和中、补益脾胃的药物。书中的白虎汤(粳米六合)、白虎加人参汤(粳米六合)、竹叶石膏汤(粳米半升)和桃花汤(粳米一升)均使用了粳米。此外,《伤寒论》强调服用“桂枝汤”等方后,应“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一则借谷气以充汗源,二则借热力以鼓舞卫气,使汗出表和,祛邪而不伤正。此处虽未述及稀粥为何米所煮,但从作者为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氏推测,以“粳米”煮粥的可能性大。

4 米醋

苦酒汤由“半夏、鸡蛋清及苦酒”组成,治疗“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其中“苦酒”即米醋,具有消肿敛疮作用。方中半夏得米醋后更能辛开苦泄,增加涤痰敛疮功能,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咽喉红肿溃烂的扁桃体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等。另有一方谓“猪胆汁”,由“猪胆汁和少许法醋”组成,用于治疗便秘,其中“法醋”是指按官府法定标准酿造的食用米醋。

5 蜜

蜜煎导方使用“食蜜”七合、大陷胸丸使用“白蜜”二合、猪肤汤使用“白蜜”一升。蜂蜜味甘、性平,归脾、胃、肺、大肠经。《神农本草经》述蜂蜜“安五脏,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百病,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中医学认为,蜂蜜具有调补脾胃、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润肠通便、解毒的功效。主治脘腹虚痛、肺燥咳嗽、肠燥便秘、溃疡不敛、水火烫伤、手足(皲)裂等。

6 葱白

白通汤和白通加猪胆汁汤中使用了葱白,主要是发挥其辛温走窜、宣通上下的作用,使格拒之势得解,上浮之阳得回。葱白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具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脉微,厥逆,腹泻,外敷治疗疮痈疔毒。

7 清酒

炙甘草汤使用了“清酒”一药。该方将甘草、生姜等9味药以“清酒七升、水八升”煎煮。《周礼·天官冢宰第一·酒正/掌次》:“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清酒,祭祀之酒,指清纯上好的米酒。此方用清酒以振奋阳气、温通血脉。

8 鸡子

鸡子即鸡蛋,《伤寒论》中黄连阿胶汤使用“鸡蛋黄”,用其血肉有情之品,以养心滋肾;苦酒汤使用“鸡蛋清”,发挥其甘寒清热消肿的功效,而且方中半夏得鸡蛋清,有利咽之功而无燥津之弊。

9 赤小豆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和瓜蒂散使用了赤小豆,发挥其苦寒清热除湿的功效。关于赤小豆的药用价值,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唐代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述及赤小豆“味甘酸,平,无毒。主下水,排痈肿脓血,寒热热中,消渴,止泻,利小便,吐逆猝,下胀满”。

猜你喜欢

苦酒米醋清酒
苦酒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肘后备急方》苦酒应用探讨*
错位的权力观是杯“苦酒”
米醋可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中田英寿:从足球运动员到清酒老板
米醋热敷治落枕
清酒的米水传奇
净月有感
供奉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