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绍派伤寒名家俞根初腹诊特色举要

2019-01-06卢建珍裴静波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胸胁宗气小柴胡

卢建珍 裴静波

1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 浙江 杭州 311201

绍派伤寒主要是指以江南地区浙江绍兴一带为主的医家,在考虑当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绍地卑湿、温热多挟湿邪为患的特点)及人文状况(绍人喜酒水)下,主张融六经统三焦气血辨证,创立寒温一统论,探究并诊治广义伤寒疾病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医学流派[1]。俞根初为绍派伤寒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并著有《通俗伤寒论》一书,其书被誉为绍派伤寒的“不朽之作”,推崇腹诊,有按胸腹一节,曰:“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其脏腑何如,则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诊。”[2]“腹诊”之名自此而始,兹将其腹诊特色总结于下,以飨同道。

1 腹诊分区

仲景在《伤寒论》中未见有专篇论腹诊及分区方法,只将胸腹部分为胸胁、心下、大腹、少腹四区而诊之[3],俞氏在《通俗伤寒论》中详细介绍五脏六腑在胸腹部的部位层次,书中记载了心、肺、脾、胃、肝、胆、肾、小肠、大肠、膀胱等部位的具体位置;肺在胸腔的上部,心在胸膺之间,胃居膈下,大腹与脐部都是脾的范围,脐四围是小肠的区域,肾在脐下两腰,大肠在两肾之旁及脐下,同时脐下又有膀胱,肝主血室,小腹两旁称少腹,是血室的边际,亦属于肝,少腹上连季胁的部分,同样也属于肝,季胁上连肋骨的部分属于胆。俞氏又将胸与腹分三停,即分三焦也。上焦:在膈肌之上,心、肺、心包络居住之所;中焦:膈下的胃、胃下小肠、大肠、肝胆、脾都是;下焦:位于脐部以下,有膀胱、冲任、直肠,外肾(男),子宫(女)。俞氏的腹诊分区虽然跟现代的解剖学不是非常切合,但也是很接近,相对于当时的医学条件下是一个重大进步,同时中医学是从整体、系统的方向研究人体,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微观的不足。

2 腹诊手法

俞根初非常注重腹诊,并提出“推为第四诊法要诀”,具体手法为:采用触摩、寻扪、循按、推按等操作手法来诊察胸腹部的软硬、寒热、润燥、疼痛与否。并提出了肌肤表浅之病适宜轻手法抚触,不深不浅的病变适宜中等手法寻扪触按,深部脏腑病变需要重手法推动深按的相关诊察方法,其手法类似于脉诊的浮举、中寻、沉按的诊察手法。又认为浅按触摸,可感知皮肤的润燥、寒热,中手寻扪可以探知有无邪气,重按推寻可以辨别脏腑的虚实、有无积块。俞氏也善于诊察脐间动脉,具体手法为:并拢三指,左手或右手皆可,按压诊察脐部的上下左右位置,了解相关的寒热迟数变化。

3 腹诊特点

3.1 诊胸胁重虚里,诊腹部重冲任:俞根初认为,按诊胸腹部的顺序是先按胸胁,再按腹部,并重视诊察虚里、冲任脉,按胸部建议重点诊察虚里,认为虚里为脉之宗气,所谓宗气,《灵枢》曰:“宗气积于胸中……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诊察虚里可以了解宗气的强弱,根据诊察时的感受,可以分为宗气内虚、宗气外泄、常候、心胃气绝、死候等,又认为虚里与寸口六部相呼应,所谓寸口六部,见于《脉要精微篇》:“左寸以候心,左关以候肝,左尺以候肾,右寸以候肺,右关以候脾,右尺以候命门,以明六部各有所属。”特别是根据脉象及相关症候难以确定疾病时,诊察虚里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关于按腹部,俞氏认为“按腹之要,以脐为先”,脐为“保生之根”,是神阙穴,书中详细记载了诊察脐间动脉的方法,以此了解脏腑的相关病变,指导预后。

3.2 善诊胃家实,虫病有三候:《通俗伤寒论》有言:“以手按之痞硬者,为胃家实。”俞根初根据按压时有无疼痛、疼痛性质、疼痛部位,软硬、积块、有无声音等,列举了饮癖、食积、血瘀、水气、虫积、燥屎等相关腹证,如“按其中脘,虽痞硬而揉之漉漉有声者,饮癖也……按之则软,吐水则痛减者水气”。俞氏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虫积腹中常有三种腹证:一是触诊会感到腹部有条索状的坚硬物,久按硬物会转移,不会固定在一个位置。二是用手轻轻按压腹部,一段时间后,可以触摸到有东西像蚯蚓一样蠕动。三是触诊感知到的东西是高低起伏、聚散不定、浮沉出没的。

3.3 冲任脉动,皆阴虚象:“总之冲任脉动,皆伏热伤阴,阴虚火动之证。”此乃俞根初对冲任脉动之最佳诠释。正常人,肾气充盛,冲任脉动不疾不弱,一息二至,和缓而有力。正如《通俗伤寒论》曰:“一息五六至,冲任伏热也;按之虚冷,其动沉微者,命门不足也;按之热燥,其动细数,上至中脘者,阴虚气冲也;按之分散一息一至者,为元气虚败;按之不动,而指如入灰中者,为冲任空竭之候。”关于冲任脉动的发展预后,俞氏认为出现此腹证,若是平人,病则难治,然素有肝热体质者,则并不是很严重,假如久泻久痢的患者出现冲任脉动明显,有震手之势,代表亡阴的征象。又说,从母体带来的易于气郁的体质,若感受温热夹食滞,易于出现肠中积热,搏动轻微的,是热尚轻;搏动强烈的,是热甚重。假如同时出现虚里脉动十分活跃,乃必死之象;假如积热渐去,冲任脉动之象渐渐平息,是病情好转的迹象。

4 用药特色

4.1 重湿化药清灵,经方时方并重:绍兴地处江南一代,与仲景所处北方的寒燥天气不同,气候温暖潮湿,加之俞根初对日趋成熟的温病学派学术思想的启发,其用方亦有别于《伤寒论》。俞氏认为:“凡诊伤寒时病,须先观病人两目,次看口舌,已后以两手按其胸脘至小腹。”这是俞氏创新之举,亦是绍派诊察伤寒时病的一大特色[4]。如蒿芩清胆汤证与小柴胡汤证之别,小柴胡汤证《伤寒论》原文为:“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5]”此乃少阳和剂。蒿芩清胆汤主证为“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胸闷胁痛,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脘痞、烦渴、小便黄少、舌红苔腻、脉弦滑而数”。主治少阳病因湿热痰浊中阻,郁而化热,而致胆热偏重。二者的腹证从胸胁苦满而不欲饮食,喜呕变为胸闷胁痛,泛吐苦酸水,渐成湿热痰浊阻于少阳胆经与少阳三焦之证,已非小柴胡汤所能治之,俞氏另辟奇路,将《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与治疗温热病的温胆汤相结合创制蒿芩清胆汤。方中以青蒿脑(青蒿新发嫩芽)苦寒芬芳,透少阳之热,辟秽化湿,黄芩苦寒,善清热燥湿,二者为君;胆火炽盛可使液郁为痰,又以竹茹清热化痰,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化痰,枳壳宽中下气除痰,同为臣药;又佐以碧玉、赤茯苓,引火下泄,导湿热从小便去。方中青蒿之用,何廉臣谓:“青蒿清脑透络,从少阳胆经领邪外出。虽疏达较柴胡力缓,而辟秽宣络之功比柴胡为优。”此方乃融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精粹,兼收并蓄之楷模,后世医者多习而用之。

4.2 注重清泄阳明,擅用祛邪攻下:俞根初善治伤寒时疫诸病,尤其是诊腹用方,擅用祛邪攻下之峻剂。如陷胸承气汤的主证为“痰火结闭,肺气失降,大肠之气痹,胸膈痞满而痛,甚则神昏谵语,腹满便闭”。即其人素有痰火,外感伤寒,而见肺气上逆,咯黄浓痰或白黏痰,胸膈满痛胀闷,便闭溺涩,甚则神昏谵语,此乃肺中痰火与胃中热结,陷胸承气汤主之。此仲景《伤寒论》小陷胸汤与承气汤合方,治疗痰火壅肺、热结肠腑之胸肺合证,方中以瓜蒌仁、半夏辛滑之品,宽胸涤痰散结,枳实、黄连辛开苦降,清热消痰除痞,然下既不通,必窒乎上,用以芒硝大黄,有“釜底抽薪”之意,泄下通腑,使火从大便解,此方为开肺通肠之良方。其他诸如白虎承气之类,乃白虎汤与承气汤的合方,善于清泄胃腑结热,皆为俞氏擅用祛邪攻下法之经典用方。

5 结语

俞根初将他关于腹诊的学术思想归纳整理于所著《通俗伤寒论》中,流传后世,在腹诊发展史上留下浓重一笔。腹诊之术,端始灵素,源远流长,通过外在腹证探查疾病内在病理变化,体现中医学“司外揣内”的思维方式。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检查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医腹诊越来越被人忽视,然而中医腹诊跟现代腹部检查方法并非完全相同,不少经方的准确辨证,需要借助中医腹诊,所以值得我们承其精华,继承发扬,但是要使辨证论治更加可靠,不能单单依靠腹诊,更加需要结合其他四诊资料并且灵活运用。

猜你喜欢

胸胁宗气小柴胡
《针灸甲乙经》中胸胁满痛的治疗特色探赜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柴胡汤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机制
论“宗气不足”与勃起功能障碍
宗气理论的整合教学尝试
长安米氏内科“宗气为本”理论及临床经验列举
给自己开一剂开胸顺气的药
蒋健教授胸胁痛经验方介绍及验案举隅
运用调补宗气治则治疗胸痹经验*
从经方小柴胡汤谈跟师孙光荣教授心得
ERK2和PI-3K在小柴胡汤抗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