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同题异构教学探究

2018-12-27陈育锦

文教资料 2018年26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

陈育锦

摘 要: 同题异构的教学研究,是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同题,是围绕同一主题和同一课题开展活动。“异构”是采用不同教学流程、教学策略和教学要素实施教学。异构侧重教学立意和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策略和典型事例的选取、教学亮点和教学效果的达成、材料选取和材料教学的运用。同题异构的教研方式能引发教师智慧的碰撞,从而取长补短,有效促进教学专业成长。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同题异构 学科核心素养

为了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历史课程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全新要求。标准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学习历史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在课程实施上,将教、学、评三者有机结合,改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创新精神。要落实历史学科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教研组需要有序开展教研活动,学习先进的课程教学理论,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落实课程标准的方式、方法,同题异构的教学研究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研活动中的“同题”,应包含教研主题和教学课题两方面的含义,即围绕同一主题和同一课题开展活动,没有教研主题的同题便使研究难以聚焦,活动难以深入开展。对于教研主题的选择则是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科专题内容确定,当前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可以围绕学科五大素养确立教研主题,如基于史料的历史实证意识培养、以历史解释为核心的教学设计、史料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另外,也可以以学科专题内容来确定教研主题,如必修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以“人”为核心构建单元知识,包括“人的觉醒”“人的发现”“人的解放”和“人的智慧”,将古希腊人文思想的起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统筹到以“人”为核心的主题之下,从“人”到“人性”到“人权”,既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史,又是人该过怎样的世俗生活、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人类精神解放史。

“异构”就是围绕同一研究主题、对同一课题教学采用不同教学流程、教学策略和教学要素实施教学。“异构”教学包括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资源、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同的课堂结构,最重要的不同是教学立意和教学构思上的差异。“异构”价值在于探讨采用不同教学结构开展教学对教学效果产生怎样的影响,从而寻求优化的教学途径与策略,以谋求教学质量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文尝试以一些教学案例为例谈谈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异构”教学的侧重之处。

一、侧重教学立意和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引领教学设计、贯通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的准绳。用立意统领知识,重构教材,追求方法引导、点拨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如必修Ⅰ第四单元“抗日战争”一课,课程标准(2017版)的要求是“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14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老师重构教材,以“民族的危机”“民族的觉醒”“民族的不朽”“民族的传承”四个环节串联整课。“民族的危机”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日军30年代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主要罪行,并在示意图中标注出来。“民族的觉醒”是民族矛盾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抗战,纵向从抗战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和反攻阶段三个时间段,横向从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和国际战场三个空间让学生了解抗战的主要史实。以上两个环节的设计都有助于学生形成30年代日军侵华和全民族抗战的时空观念,使历史更具立体感。“民族的不朽”探究了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和抗戰胜利的意义,这里联系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所遭受的屈辱的历史,引用了相关史料解释抗战胜利的意义,达到了史料实证的素养目的。“民族的传承”则联系当前中日之争的焦点问题,提出了“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得出了应理性的传承民族精神,这是基于是非的价值性解释,是历史解释的最高境界,给历史学习赋予现实意义。

二、侧重教学策略和典型事例的选取。如果说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那么教学策略的选择则是课堂呈现的关键。如“民族的觉醒”环节中,教师重点选取了“淞沪会战-孤军坚守四行仓库”“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血战台儿庄”“杂牌川军—从‘最糟糕的部队到‘无川不成军”“百团大战-八路军的‘神话”“滇缅公路-英雄的妇孺公路”这些事迹,感受万众一心、共赴国难、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再如鸦片战争,一老师以“粗观战争”和“细看战争”两个层次展开教学,“粗观战争”大致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参与者、结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细看战争”从“外眼看中国”和“两面看中国”两个角度进一步分析,“外眼看中国”引用材料“不怕江南百万兵,只怕江南陈化成!”和“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思考“中国抗争英雄为什么受到外国人的高度评价”,让学生了解中中国军民的奋起抗争,体验家国情怀;“两面看中国”设计三个问题:“(1)当时全球GDP第一的大国为什么挨打?(2)中国战败的根源是什么?(3)从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通过递进式的问题设计,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侧重教学亮点和教学效果的达成。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为了使课堂尽可能少地留下遗憾,教师需要为自己的课堂创设亮点。因为课堂有了亮点,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浸入课堂,才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而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这样的课堂才是生态的,有思维张力的课堂,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打造课堂教学亮点,可以通过设计有冲突性问题实现,如必修Ⅰ第四单元“辛亥革命”一课,在分析“辛亥革命”发生原因时提出问题:“为什么首先在武昌发生?由意外事故发生的武昌首义为什么导致清王朝顷刻瓦解?”可得出历史的偶然之中蕴藏着必然;分析“孙中山让位袁世凯”时,提出问题:“有人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对此你怎么看?”引用材料介绍学者对“中华民国”的“大妥协”不同评价,提问学生支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进而提问:“你对民主政治中的妥协有什么认识?”得出孙中山的让位妥协是达到革命目的的策略,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资产阶级软弱性”的体现;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引用《临时约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条款内容,通过比较提问学生:“你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相比是机械模仿还是超越?说明你的理由。”“《临时约法》为什么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引用韦庆远先生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权建立初期,它(《临时约法》)首开了因人立法之风。因人立法反映出很大的封建人治主义色彩。因为法随人变,就造成了人的意志高于法的意志。”设问“结合所学,你如何评价《临时约法》?”在肯定《临时约法》进步意义的同时,也指出其因人立法,带有封建人治主义色彩,是法律服从政治的需要,不符合法治精神。通过这样的矛盾冲突,不仅使学生对书本知识有了更多认识补充,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深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加大了课堂思维力度。

四、侧重材料选取和材料教学的运用。在历史最新课标中史料实证的素养要求是“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历史解释的素养要求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可见在历史教学中选择材料和合理运用材料对我们了解历史的真实和理性分析评判历史的人和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历史材料浩如烟海,难以穷尽。选择什么样的史料,应取决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如上文提到的分析“辛亥革命的原因”,目的是通过分析辛亥革命的原因让学生进行时空定位,置身于20世纪初的中国和世界形势下了解历史,接近历史的真相。老师首先引用张鸣在《辛亥,摇晃的中国》中的一段话:“武昌起义一举大获成功,很大的一个因素,是革命党人意外地撞上了一个有钱有枪的宝库,喊了一嗓子‘芝麻开门,门就真的开了。”说明武昌起义一举成功是出于意外,这就使得悬念陡生,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必然会想:“武昌起义为什么会发生?成功真的是出于意外吗?”为此,老师引用冯天瑜在《辛亥革命何以首先在武昌爆发》中的一段话:“19世纪末期,湖北大地首次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开设的规模宏大、带有近代色彩的工矿企业……‘湖北新政的另一大项──兴办具有近代色彩的文教事业,就张之洞的本意,当然是为洋务事业培养人才,但在客观上造成了一个不同于中国旧式士大夫的知识分子队伍……其中许多人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湖北新政的又一大项──新军编练,造成了一支前所未见的新式军队。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分子成为武昌首义的发动者,士兵的多半在起义爆发后站到革命党的一边。”可见湖北近代工业发展、文教事业的发展形成的新的反清知识阶层及湖北新军大多支持革命说明湖北有孕育革命的土壤,再加上当时的四川运动造成了湖北防务空虚,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有利时机。继续追问:“武昌首义为什么导致清王朝顷刻瓦解?”联系19世纪末以来,西方列强不断加大对华侵略,瓜分中国,民族危机深重;清政府腐败无能,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史实,说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20世纪初,邹容、陈天华、章炳麟等革命党人宣傳革命思想,用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为了使历史更加丰满,老师补充了清政府面对统治危机时实行“新政”的一段材料:“1901年初,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新政中最富积极意义、社会影响极大的,当推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制,新式教育形成热潮……奖励实业是新政在全国实行的一项举措。1902年至1910年,新建厂矿企业是1901年前20年的两倍多……新政军制改革也卓有成效。编练新军,创办各种军事学堂……政治改革最初是裁汰合并旧机构,后来‘速行立宪。皇族内阁出台后,‘预备立宪骗局暴露,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也造成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引起汉族官僚的离心。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角度说明“清末新政恰恰从内部加速了清王朝的解体。”综上,辛亥革命由武昌起义开始,武昌起义的爆发和成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辛亥革命是清末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

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新一轮课程改革大潮正在袭来,一线教师必须主动学习,迎合潮流。同题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教师智慧的碰撞以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在同题异构的教研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立意、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材料的选取与运用等都是异构的重要特色,既体现了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又有利于教师间相互学习借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今后的教学研讨活动中,要进一步发挥好教研平台作用,使历史学科实现既“教人”又“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4,6.

[2]李峻.教学立意和教学设计的双重奏——以“是谁,开启了美苏冷战”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5):23.

[3]徐继宽.历史解释的三重境界[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6):14.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浅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