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018-12-27毛勇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9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小学科学培养

毛勇伟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科学知识虽然与生活息息相关,但科学的内容毕竟较为抽象,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很容易造成认知的混淆,出现认知的偏颇,因此小学科学在理论灌输的同时,应强化实践操作,使得学生在科学的学习中,有预留的时间能够自主操作,由浅入深探究科学的真理,实践活动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封闭性,迁移教材中的内容到拓展情境中,以有关的科学体系延伸,促使学生串联科学内容,能够依托已知的科学,思考未知的科学,构成有序的科学知识模型,并不断的填充科学的营养,在科学教学中查漏补缺,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 学生 实践能力 培养

科学是推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是启发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科学为我们营造一个不断进步的世界,小学伊始,虽然学生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但理应具备科学的基础认知,以便激发学生的科学潜能,在学生的思维中埋下科学的种子,随着学生的认知加深,萌生科学的创新幼苗,为其不断的浇灌知识,使得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利用科学为学生的生活增光添彩,科学的实践能够让学生夯实基础,并深化对科学的理解,未来还亟待这些祖国的幼苗去开创,科学将会在实践中焕发生机。

一、结合教材展开观察实验

科学的发现很多时候来源于观察,通过观察进而发现,通过发现进而质疑,通过质疑进行探索,科学的衍生过程是一系列的思维发散过程,期间教师应在实践中,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课堂上展开简单的观察活动,学生身边的一草一木都具有生命,但学生来去匆匆,鲜少观察这些显而易见的科学内容,通过观察学生的认知拓展,结合自身的想象力延伸,使得学生的科学创造力不断的强化,观察即是实践的第一步,也是实践中必要进行的一环。如遇到“花由几部分组成”的问题,学生发表不同的观察意见:“由两部分组成”、“由三部分组成”、“由四部分组成”……此时,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概括出正确答案,由四部分组成的花是完全花,是典型花;由三部分或两部分组成的花则是不完全花,带有特殊性,最后统一学生认识。此时学生虽由观察获取到新知,但其任务并未完成,结论是否正确,只有在运用新知进行新的观察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因此,在课后可指导学生继续观察各种各样的花是由几部分组成。再如,做种子发芽实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从选种、播种到浇水完全由学生独立操作。当种子陆续发芽时,学生高兴得奔走相告,都争着让老师看自己的豆苗。可见课外的观察、实验活动都是不可少的。

二、科学课外实践作业提倡主题式探究活动

课堂上的实践机会较少,教师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到课堂以外的空间,探索科学的奥妙,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消除学生独立进行科学探究的陌生感,例如各大媒体广泛关注空气污染严重,PM2.5屡屡超标的今天,我们就指导完成过以此为内容的课外实践作业,开展了主题探究“我们周围的空气污染状况和成因”调查。其实大到全社会关心的科学问题,小到身边最为常见的衣食住行,只要是涉及科学方面有探究价值的都可以成为学生主题探究活动的内容。在布置课外实践性作业时,教师要注意跟踪指导、定期检查,不使作业流于形式。课外科学实践是培养学生进行自主科学探究的有效途径,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感受科学的神奇,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三、结合教材采集制作

科学课涉及知识广泛,内容丰富。在高年级教学中,经常会涉及到潜望镜、风车、风向标、望远镜、储蓄罐等小制作的自制。结合动物、植物、岩石等知识的学习,带领学生到野外采集、制作标本。如学习了植物种子的构造和种子的传播方式后,便指导学生根据植物的生长期采集种子,几个月下来,共采集百余种种子,并经过筛选分类制成种子标本。可见野外采集活动,不仅使学生学会了采集、制作标本的方法,更加深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在疑惑中探究

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发现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开端。教学中要巧设实验,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的机会。例如,我在讲《热胀冷缩》时,先做一个实验,用一个铜球穿过铁板上的圆孔,然后把铜球往酒精灯上加热一会儿,铜球就不能穿过圆孔了,再把铜球往冷水里一浸,铜球又能穿过圆孔了。学生通过观察,会迫不及待的提出问题:为什么加热后铜球不能穿过圆孔?为什么冷水一浸又能过圆孔了呢?学生通过推测、讨论、尝试,得到了答案:铜球加热后,体积增大,所以不能穿过圆孔,往冷水一浸,温度降低了,体积变小了,就又能穿过圆孔了。这时,许多学生又提出,其它物体是不是也有铜球的特点呢?这是为什么?等等。可见,善于发现问题是创造的起点,它本身就含有创造成分。

五、指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主动探究自然知识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善于为学生架设学习知识的桥梁,使学生享受自我探究获取知识的喜悦。例:在教学《抵抗弯曲》一课,我先给学生讲清楚实验要求和操作步骤,就让学生开始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出现了纸梁一个垫圈都不能承载的现象,于是,让学生自己去找原因。学生又去调节纸梁间的距离,结果纸梁能够承载一个垫圈了。学生通过去探究,找到了原因:是纸梁之间的距离太宽了,没有控制好纸梁之间的距离。在探究纸梁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时,纸张没有粘贴好,一张纸梁和两张纸梁会承受同样多的垫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也使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逐步形成。

结语

总之,科学课是严密的,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更应该以科学的精神,有预见性地构建各类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使教学活动更科学、更规范、更高效。教师应从自身的教出发,变为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学出发,立足于如何让学生探究得主动、探究得精彩、探究得有效。

参考文献

[1]郑绍忠.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小学科學教师版,2018(3):159-159.

[2]徐君玲.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6):60-61.

[3]范丽敏.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3(7):10-11.

[4]杨颖丽.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8):3-3.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小学科学培养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