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8-12-27陈海香邓宇

科技资讯 2018年17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图书馆高校

陈海香 邓宇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对知识的需求程度不断增强,纵观全球,各国都将知识的传播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图书馆建设上也投入了更多财力、人力。如今,高校图书馆。正在向着信息化管理迈进,这就需要更多高水平人才参与其中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工作的意义非常重大,文章针对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误区以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 图书馆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6(b)-0206-02

1 图书馆对人才的时代需求

数字化图书馆工程在我国不断推进,让我国图书馆建设向着现代化方向迈进。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数百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这就能够为社会提供更丰富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在图书馆建设不断发展中,对图书馆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管理模式、组织结构以及服务方式等层面都需要进行深刻变革,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将现代化需求作为基础,让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在这种变化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更加巨大,这就需要重视对图书馆里人员的提升,让其从思想、技能以及工作水平各个方面都得到系统性的更新。因此,在当前社会中,不断培养出综合技能过硬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才能满足社会需求,让我国图书馆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

2 高校图书馆人才培养中的误区

2.1 管理体制误区

我国的高校图书馆相关人事管理体制是基于计划经济而形成的,工作人员所面临的挑战较小,不存在竞争。经过多年的体制改革,这一现象已有所改变,但是制度上并没有得到根本变革,这就使得在高校图书馆里工作中存在明显的人浮于事、人才浪费等问题。高校图书馆在人才选用上没有充分的自主权,在人才聘用、考核制度建立上都由校级领导直接决定,这就使得工作中出现人员与岗位不符合的现象。由于相关领导认知上的错误,常常将图书馆管理工作作为闲职,将校内无处安排的人放在图书馆,这些人大多对业务并不熟练,有些还带有排斥心理,这就导致图书馆管理工作受到严重阻碍。

2.2 人才培养误区

很多高校图书馆对人才培养上都存在严重误区,首先,校方所使用的培训政策存在问题。很多高校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都非常高,但是对图书馆员工的认知却存在偏差,没有对其进行非常明确的定位,在行政人员与教辅人员之间徘徊。在进行校内员工培训工作时,将图书馆里人员作为行政人员,反对管理人员参加进修以及培训,对图书馆管理工作存在认识上的错误。这就使得在安排培训工作时大多将图书馆管理人员排斥在外。面对如此模糊的定位以及不公正的对待,必然会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受到影响,在工作中无法百分百投入,最终导致大批工作人员离职,另谋出路。其次,没有对图书馆管理队伍进行长远规划。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第一,在较低的待遇下,很多学成的人员都选择离职,谋求更高薪的工作;第二,培训人员安排不合理,大多都选择刚入职的人员去学习、进修,而肩挑重任的员工则没有机会外出学习;第三,没有对工作积极的科研人员予以鼓励。这些人才培养上的确实都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很多员工的责任心慢慢消耗殆尽,在工作中无法发挥出主人翁意识,在这样的心里下必然导致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大幅降低,影响学生的学习。

2.3 用人制度存在误区

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方面存在体制上的缺陷,这就使得很多员工都对用人制度以及分配制度表示不满。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将竞争上岗的机制加以应用,也没有落实双效选择的用人制度。员工的劳动付出与获得收入不成正比,没有对表现突出员工予以奖励等现象普遍存在,进行职称评定工作时也会受到不公正待遇。在进行奖金分配时大多使用平均分配制度,这就使得付出劳动较多的员工心存不满,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无法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起到调动作用。

3 提高高校图书馆人才素养的措施

3.1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在图书馆发展到如今社会,其竞争力的体现就是管理与服务,从本质上来说也就是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对于广大高校图书馆而言,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对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培训工作中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培训制度。同时,还需要考虑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让人才培养、人才使用变得更加科学,实现全方位的人才开发,并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让图书馆事业得到长远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明确人才培养观念,将能力、专业、素质等作为切入点,让每名工作人员的潜力都被激发出来,得到与自身最相符的培养;第二,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将人才用在最佳地方,将高层次人才放在信息收集以及处理方面让他们能够为高校教学活动提供最有力的科研服务,同时还能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进行提升,让资料、文献的利用率得到大幅提升;第三,重视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多种方式展开培训,让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当前社会的需求相吻合,满足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要求。例如,针对新入职员工进行短期基础培训,让其了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内容以及意义,并掌握基本的工作知识。针对工作时间较长的员工进行技能培训,让其自身管理能力得到强化,为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成为现代化图书馆建设的主要力量;第四,优化图书馆服务模式,对人才进行解放,减少工作人员所需要完成的重复性工作。给工作人员更多学习空间,将工作与学习同步进行,从自身工作情况出发,对薄弱环节进行自修,不断强化自身业务能力。通过这些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保证每名工作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化图书馆的运营模式、管理手段,让自己成为技能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促进图书馆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3.2 创新人事管理体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进行高校图书馆人事管理工作时需要对市场经济进行融合,让更多人才能够被留住,提高人才使用效率。这就需要重视对“能本管理”的相关理念加以应用。“能本管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利用最有效的方法让人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让其创造出最大价值。这个能力所包含的内容较多,既有智力、知识等理论层面,又有创新等实践层面。在“能本管理”中能力是理念的根本,需要将能力最为最基础的价值,无论是行为、机制还是目标,都要将能力的最大化作为根本。这需要高校图书馆对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将人员的能力水平作为管理依据,在工作中实现人尽其能的目标,在图书馆工作开展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和“能本管理”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第一,在人才选用上突破传统条框,要对每名工作人员进行充分了解,明确其优点以及缺点。从人才的特长出发,对其进行工作上的安排,做到人尽其能,科学合理的完成人员与岗位的匹配工作,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第二,完善能进能出的人员管理机制,对于创新能力较强的人员要大胆使用,给予每名员工足够的尊重以及信任,让员工能够在职能范围内自主开展工作,让员工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第三,公平对待图书馆的各项事务。作为领导要平易近人,具备将员工团结在一起的能力,对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进行妥善处理,增强员工内部的凝聚力,让图书馆内各部内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得到提升。如果能够建立起非常完善的图书馆人事管理机制,必然能够让图书馆相关工作的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促进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3.3 完善竞争机制

在提出“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决策之后,为了与高校教育发展趋势相吻合就要重视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竞争机制的引入,让图书馆成为人才培养、人才成长的基地,让用人制度得到充分发挥,保证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基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只对人才素质培养加以重视是无法保证图书馆健康发展的,在较低的福利待遇与收入失衡的环境中,很容易导致图书馆人才的流失。在管理学中有这样一条理论:人所能够发挥出的潜能与其所受到的社会承认度成正比。在社会中,职业的地位受到经济以及声望的双重影响,这就让该职位的吸引力更加明显,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同样受其影响。为了能够将更多人才留在高校图书馆中任职,就需要国家与学校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为广大工作人员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从业人员的福利待遇,让馆员能够拥有更大活力,促进图书馆员潜能的发挥,促进馆员的不断成长,在图书馆事业中做出更大贡献,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执行双向选择机制。对于工作态度消极,对待工作不认真、不学无术的人员进行劝退,情节更加严重的直接开除。对于积极吸收新知识的员工予以鼓励,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第二,认真执行考核制度。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量化考核,将定期考核与随机抽检相结合,如果发现不合格问题要限期整改,对于整改效果不明显的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工资相关联。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中,高校图书馆需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促进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这就需要明确当前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并从实际工作出发对其进行完善,让图书馆的人才培养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范明,董洪年.美日西欧顶级跨国公司的人才开发及对我国的启示[J].管理现代化,2000(6):59-61.

[2] 王京山.中小学图书馆员教育培训问题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5):18-20.

[3] 邱哨燕.能本管理在图书馆中的运用[J].图书馆学研究,2002(1):14-15.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图书馆高校
图书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