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心理学效应,积极构建教学中学生成长的良好心理场

2018-12-21傅寿松

教育界·中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学生成长

傅寿松

【摘要】巧用心理学效应,积极构建教学中学生成长的良好心理场,只要教师掌握了这样的教育智慧,对学生而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文章从如下几个方面阐述:解决认识上的问题——让心理学知识科学的投射到教育教学;不断学习和研究——架起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实践的超链接;实践中合理运用——教师要自觉自愿,智慧的实践心理学效应。

【关键词】心理学效应;学生成长;良好心理场

“心理学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我觉得难以用到。”“心理学对我而言太多抽象了,太多具体了,对教育教学是没有多少用处的。”“心理学太难了,对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好像很难找到着眼点。”“我知道心理学对教育教学肯定有帮助,但翻阅心理学的书籍,感觉太多的陌生的名词,概念抽象,对于怎么用到教育教学实践来说是一片雾水。”“平时的教育工作太忙了,要备课,要做班主任,班级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教学上有很多试卷需要批改,很多差生需要一一辅导,真的没有时间去研究心理学。”以上教师的回答,是我在做一个调查问卷中老师们对“你对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如何看待的?”这一问題的答案中的部分教师的回答。看过老师们的回答,心中久久难以平静。

就问卷结果来看,主要集中在两个维度,心理学是否对教育教学有用和教师如何用这两个角度。看得出来,老师们还是能够意识到心理学知识对教育教学是有用的,可是如何用,怎么用,用到何种分寸是心存疑惑的,如何走出对学习应用的云里雾里,如何让心理学知识促进教育教学,需要教育工作者加以重视,并从中总结有效的应用办法,这样才能够发挥心理学知识真正的价值和功能。

一、解决认识上的问题——让心理学知识科学的投射到教育教学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认为心理学高深莫测,心理学的知识晦涩难懂,其实不然,心理学知识是有趣的,心理学相关的效应是扣人心弦的,更是蕴藏着一定的意境和道理的。

心理学的规律、心理学法则和心理学效应是科学的严肃的,但我们可以以一种温暖的方式来传递到教育中。如果是生搬硬套,自然会让学生厌烦,更会让自己厌烦,我们要有一种能力,将心理学的知识不断地用自己的通俗的语言,有趣的实验,或者是生动的学生喜欢的故事,个性鲜明的案例来向学生传递,给学生介绍,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要智慧地传递,让学生在通俗易懂或者是比较有趣的实验现象中去感悟,去唤醒,去激励。用自己的思考和学情,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介绍心理学知识,应用心理学效应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是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只要教师心中有温度,才能够带着激情和温度来传授,让心理学不是鼓励的植入学生心理、知识层面,而是润物无声般地浸润孩子的心田,涤荡学生的心灵,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循序渐进的,也才会在孩子心灵的原野,在孩子生命的血液中真正的生根发芽。

二、不断学习和研究——架起心理学知识和教育实践的超链接

好教师都是出色的自我教育者,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地保持学习和研究的状态,这才是最好的成长状态,也才能够呈现最好的教育状态。

教师们大多都能够认识到心理学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急需心理学的引领,对自己教师工作的科学引领,但如何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课下孩子的成长空间中进行无缝对接又成为一个难点。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老师们的工作的确是非常的忙碌,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处理一些紧急的班级情况等等,将教师的生活塞得满满的,但无论再忙,教师除了研究自己的专业书籍,更要挤出一定的实践来学习,研读一些教师发展、德育方面、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在我的市级课题《学校优秀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和规律探索》研究中,我就非常明显地发现,那些教师阅读广泛,阅读量大的老师成长得更快,比同龄人教学能力更突出,教学效果也更好,教育工作也做得井井有条。在课题的研究中,我常常和老师交流这样的话题——作为老师,我们的案头书里应该涉及多方面的,教育的、教学的、心理的、德语的都应该有,经常看看,读不同类型的书,一本书读过后再回过头来重新品,收获不一样,感触会更深。

作为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学习力,就是让自己的教育生命不断绽放的最有力的保障。保持阅读的习惯,保持阅读的兴趣,保持阅读的状态,这是教师深入教育研究,呈现精致教育的基础和保障。教师如果想更好地实践心理学教育,助推教育教学,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心理学书籍是必需的,我有两本书自己就是爱不释手,一本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另一本是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家庭教育心理学》,只有在不断的研读中去反思,去挖掘,去开发,才能够让自己做一个最好的老师,最好地父母,学习教育心理学、家庭教育心理学课程,才能够更好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掌握更好的教育技巧和沟通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最终受用于学生。

三、实践中合理运用——教师要自觉自愿,智慧地实践心理学效应

“心理学是描述规律的柯旭饿,教育自然要遵循科学,但应用科学规律则是艺术,有赖于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特定情境去创造。心理学的实验和调查属于科学,生活中、家庭里、课堂上的故事和案例则属于基本科学的艺术。”的确,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作为教师我们要艺术地将教育的科学传递出去,学科知识如此,心理学知识也是如此。

心理学的效应有很多,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需要一一去甄别,哪些需要在什么时候对学生进行渗透,需要渗透到何种程度,这不仅是教师意识层面的,更是教师教育能力方面的运用。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所谓首因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在1957年做的一个实验得以证明的,让对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进行了描写,在相同内容的情况下,只因为顺序不同,人们对实验者的印象就会有天壤之别。也就是说信息呈现的顺序影响着人们对他们的整体刊发,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更有影响作用,这种现象就叫作首因效应,也叫作第一印象效应。作为教师,我们接触到一届新的学生,最好利用首因效应,这会对自己的教育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效果。

一个聪慧的教师,一个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一定会对自己和学生的第一次接触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是树立教师在学生心中重要地位,赢得学生信任和接纳的一地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为今后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不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赢得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好铺垫。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我总是会在入班的前几天就开始准备开学第一课了,这节课,首先了解学情,根据学生学籍上的照片一一辨认他们,第一堂课我可以做到随口叫出学生的名字,这样学生会和我有一个非常亲密的关系,当我在第一课不用点名册,而是一个个叫出学生的名字时孩子们睁大了眼睛幸福地看着我,他们的心理肯定在想:“老师竟然认识我!”这种教育效果是奇妙的。其次我会做好精致的PPT,隆重地和同学们推荐我自己,但里面一定有教育过往中让我骄傲的学生,更有我和孩子们成长的精彩过往,在这个过程中激励孩子的同理心,我在用这样一种方式告诉他们,我的成功里是你们的成长,今天开始我将和你们一同奋斗,一同走进青春年华。当然接下来我会准备一个精心设计的开场白,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我的教育故事,分享学生的成长故事,同时表达对他们的期待,更有對他们的认可。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第一步,我想说,正是因为我更注重开学第一课的设计和传递,我幸福做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幸福地成长着。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正是首因效应起到的积极作用,学生们在崭新的学习,看到用心的老师,自然开启自己崭新的成长轨迹,正是首因效应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地发挥着功能,更好地加以运用。

所谓近因效应,就是说在总体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这个现象就叫近因效应。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合理利用首因效应,更要科学看待近因效应。虽然第一印象很难改变,但首因效应也并不完全能保证你以后的形象,近因效应对你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

比如在学生犯错这件事情上,不同的老师处理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有的会在学生心中种下一种感激,有的甚至会让孩子带着抱怨的仇恨。初二的孩子已经进入了青春期,他们青春烂漫,他们热情冲动,他们善良固执,这些都是孩子身上显著的特征。在十四五岁的年龄,他们有着自己的主意和主见,心里知道对与错,但行为上却又以固执的形式来表现。就拿青春期最敏感的“情感话题”来说,不同的班主任,处理的办法不一样,说话的方式不一样,对学生的影响和改变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很多同学反映你们上课传纸条,放学一起回家,经常上QQ,聊微信是吗?就是早恋,初中生不允许早恋不知道吗?这是严重违反校风校级,违反道德规范,你们知道吗?好坏我都和你们讲清楚了,听不听是你们的事情,再有这样的事情我就要把你们的家长都找来,把你们上交到德育处去……如果再犯,两个人再在一起,就不要来上学了,回家反省!”两个孩子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嘴角憋着,很不服气的样子。就老师和孩子刚刚的交流而言,如果就到此为止,这样的处理是非常不得当的,首先不说这样对孩子下了一个“早恋”的概念是不合理的,如果老师这样的形式和孩子交流就到此为止,孩子的心中肯定是“恨”极了老师,青春期的逆反会更强烈,对孩子的教育要有疏有导,更要对一些敏感话题找一些智慧的解决办法。谈话结束,学生满腹的抱怨,满腹的怨气,满腹的不服气,这三气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更不会解决当下的问题。就青春期情感话题,老师需要智慧地谈,不可一方主见,交流后更应该调整一下孩子的状态。作为教师批评孩子后,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一下批评的艺术性,教育不是责备,而是引导,批评结束时,教师可以加入一两句:“……孩子们,或许,老师的刚刚的话讲得太重了,但我知道你们能够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我知道你们只是单纯的友谊,或许被误会了,有时间我们可以再交流,老师想听听你们的心里话,好吗?我相信你们能够把事情处理好……”或者可以这样补充:“很抱歉,老师刚刚批评你们太严厉了,我也太激动了,因为你们都是我给予厚望的好孩子,老师对你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为你们着急,为你们担心,原谅老师的激动,我知道你们能理解的,也希望你们好好努力,用心学习,你们都会成为我的骄傲,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是一门艺术,批评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老师我们要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改变,在学生接受了严厉的批评后,知道了批评的近因效应后,给孩子一些语言上的激励,这样才不会有师生之间的矛盾,学生才能够乐意接受你的批评教育,也才能够达到批评教育的效果。

作为教师,无论我们自身的教育,还是对孩子们的引导,都需要很好地利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一般说来,对于陌生人,首因效应作用比较大;对于熟悉的人,近因效应作用比较大。”作为教师我们要避免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带来的对人的认识偏差,要多维度地评价学生,合理而公正地对待每个孩子,更要注重首因效应带给学生的美好印象,在学生心里树立最好的师德形象;注重近因效应在批评教育中的作用,不要一味地严厉要求,要在要求过后给出办法并与孩子一起制定成长方案,让孩子信服并乐于接受;更要用好批评教育中的近因效应,在课堂教学中,重视首因效应在课堂引入中的应用,更要注重近因效应在课堂小节中的体现,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学习印象;在师生沟通中,注意讲话的先后顺序,发挥积极的近因效应,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孩子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和热爱……

2.遗忘曲线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他利用无意义音节,如CEG和DAX,而不是像DOG那样有意义的字词做材料,用自己做被试,他派给自己的任务是通过机械复述来记忆长度不等的音节序列,最后得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它的纵坐标代表着保持量,横坐标代表回忆时间间隔。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变慢,到了一定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说,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作为教师我们在引导学生记忆的时候需要知道这条规律,并告诉学生,让学生合理地利用复习周期,合理复习,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

在学校里,有一部分孩子,他们听课总是很认真,课下也是非常的努力,课间别的孩子去玩耍他们也总是在翻阅课本,休息日,别的孩子到户外去运动,他们却总是在一道一道题目中度过。但所有的努力并不一定都开花结果,他们成绩依旧不突出,甚至有的孩子非常的辛苦,成绩却又很不如愿,慢慢地疲惫和焦虑会缠绕着孩子的发展。作为这样的学生,教师就要帮助他们分析一下学习状态,时间已经足够了,要在效率上下功夫。长久的疲惫让这样的孩子没有一个更清楚的思维知道自己在学什么,如何学。如果孩子更清楚遗忘的规律,就应该在学完一门之后立即复习这一门的知识,加强记忆,为了记得更牢,以后孩子在不同时间再复习一下,但不是一味地学习,一味地记,而是要在复习的过程中间隔的时间逐渐增大,养成科学复习的习惯,这样才能够记得住,不被遗忘,最终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识,这样的学习才能够不断地升华,才能够举一反三,学习才能够轻松并高效。现在的很多孩子并不会学习,更不会利用复习周期,一味地埋头死学而不加思考,只会像背着沉重的蜗牛壳负重行进,身心俱疲,效率低下。如何有效学习,如何高效记忆,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我们也义不容辞。

3.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感人,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身上所有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马克·吐温为什么最后会气愤,不仅没有捐钱,反而还偷钱呢?其实这里的偷是应该加引号的,是因为他气愤到了极点。从开始的感动,到想捐款,到最后的一分钱也不捐,这个过程中,显然是牧师讲得太久了,感人的、动听的话在牧师一而再再而三的唠唠叨叨中令人感到了讨厌,感到极度的厌烦,这种不断在别人耳边唠叨的现象,无论多有耐心的人都会心生厌烦,不断地修正自己当初的决定,这种现象被心理学称之为超限效应。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是好心办坏事,在我们的不辞辛苦,在我们的苦口婆心中,殊不知学生已经紧紧地关闭了心门,我们总是以为这样的喋喋不休会让学生改变,我们总是认为我们的不停说教会让学生知错能改,我们总是理所应当地想自己所有的辛苦都是为了学生好,都会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我们总是在教育实践中给出很多自己的经验,自己的道理认为他们会接受,会发生质的改变;我们对孩子错误的批判,对他们错误意见的指出他们都会虔诚接受……其实作为教师要明白超限效应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即使教师认为自己教育的“句句有理”,心之切,情之深,但这些在我们一遍一遍地重复和唠叨中学生已经“麻木”地“拒收”了,也就有了学生不但不听,还会不断地反对我们的教育,形成强烈的对抗,这样的教育不仅是无效的,更是无能的。

我的一位同事,自己总是回家很晚,要么就是把学习有问题的同學留下来义务补课,要么就是到问题学生的家里去家访,如果家长没有下班,她会开车把孩子带回家,在家里一边给孩子补习,一边等待家长,然后非常尽心尽责地就孩子的问题和家长交流,对孩子进行教育,几乎每天回家都很晚,自己的嗓子也一直是沙哑的,自己的身体也不是太好,总是坚持着自己的方式工作,要么留下学习有障碍的孩子补课,要么就是在她的范围内很尽心地与家长交流到很晚。到了后来,班级的孩子最怕见她,就连家长都害怕她的电话,我的那位同事一直也觉得很委屈,自己明明是为了学生好,为什么学生不领情呢?怕补课的孩子饿肚子,自己还为学生准备了丰盛的小吃,为了怕家访中给家长添麻烦,自己总是说已经吃过了饭。明明为了孩子好,为什么家长也不买账呢?后来我知道这件事情后,告诉她,你为学生放弃休息时间义务补课精神可嘉,可是你占据了孩子放学回家的时间,孩子被留下也会被同学认为是学习有问题的,他的脸面上也会过不去;你很真诚地和家长交流孩子的事情是对孩子的负责这点必须肯定,但是你家访的时间最好由家长定,而且你在家访的过程中不要总是不报喜,没有哪个家长一直看到孩子的问题会开心,如果你换一种方式不是总告状,而是在孩子进步的时候给家长一个电话,家长心有希望自然也会感激你,不然你做了再多家长都不会接受,甚至反感。好在我的这位朋友听了我的话,把孩子课下补差变成课前辅导,把孩子出事情后到家长那里去告状变成了孩子有进步的真诚交流,她自己没有那么累了,一些潜能生的变化也是非常明显的。

作为教师,我们的教育智慧中需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需要等待,我们千万不可在学生犯了错误后“穷追不舍”,让学生惧怕,更让学生厌烦,要带着宽容的心看待学生,带着欣赏的心激励学生,把学生当作和自己平等的人,在平等中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的教育,不是对于错误说大道理,更不是面对错误无限度地指责,而是成为学生良师益友的基础上,使学生从根源上认识到错误,心服口服,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激励孩子后续的发展,这样学生才能够身心健康地发展。另外对于学生的批评,教师一定要注意“度”,给孩子的成长一些反思的时间,一些改正的机会,这样的“留白”教育才会从内心里激发孩子的改变欲望,更会让孩子在老师的理解中获取改正错误的勇气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儒德.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庞海波. 家庭教育心理学[M] . 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学生成长
思品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成长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