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连续体理论的初中化学差量计算解题突破

2018-12-21唐高

教育界·中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教学

唐高

【摘要】在“问题解决”教学“问题连续体”的教学设计中,要特别关注的是,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把认知水平逐级提升,并有目的地把问题类型从封闭到半开放再到全开放逐类引申,提供给学生解决各种类型和各种认知水平问题的机会。而初中阶段的差量计算一直是这个初中化学计算中的重点和难点,利用问题连续体理论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

【关键词】“问题解决”教学;“问题连续体”;差量计算

一、“问题解决”教学中“问题连续体”的内涵及其理论依据

“问题解决”教学的意义在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提出系列不同类型的問题或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解决问题,以便深层理解、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实现从能力到人格的整体发展,成为有效问题解决者。 “问题解决”教学中“问题连续体”的设计思路是:

(1)打破传统教学中要求设计问题结构完善的做法,变“问题结构完善”设计为“问题结构不良”设计,变“问题因素单一”的设计为“问题因素综合”的设计。它要求问题的呈现形式是有序的,但问题的结构应该由强到弱递减,影响问题的因素由少到多,形成问题系列。

(2)打破传统教学中要求设计解决问题方法一元化的做法,变“问题的封闭性”设计为“问题的开放性”设计。它要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一种方法到多种方法再到无限种方法的有序排列。对于开放性问题来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应是多元化的,从问题连续体来说,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从一元到多元[1]。

那么“问题连续体”则有助于教学过程的深化与整体化。教学过程是个动态系统,由目标、内容、方法、手段及组织形式与评价等教学的过程性要素构成。问题连续体像一条纽带,把各个要素中的关键属性或操作特性都有序地连接在一起,并随着问题类型的递进和问题结构性的递减,实现教学过程的深化。

二、初中化学差量计算的特点

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例如: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等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比例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方法。适用条件:(1)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2)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造成差量的实质,即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解答案。

三、问题连续体理论在初中化学差量计算教学中的应用

如果能将问题连续体理论应用到差量计算的教学中去,将会有效地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构建起解题的步骤,搭好解题的阶梯,克服思维上的障碍并能有所拓展,学会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看上去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例如:把质量为10g的铁片放在50g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洗净、干燥、称重,铁片的质量增加到10.6g,问析出多少克铜?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设置如下由浅入深的一系列问题,先引发学生思考:

1.整个反应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什么?

2.反应前后的固体成分是什么?质量分别是多少?

3.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差是多少?

4.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前后的固体化学式是什么?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差是多少?这个相对分子质量差和上述的固体质量差有什么关系?如何利用这个关系求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物质的质量或者实际生成物质的质量?

5.尝试列式求解。

由此题可见差量法解题的基本步骤:1.审清题意,分析产生差量的原因。2.将差量写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右边,并以此作为关系量。3.列出比例式,求解未知数[2]。

问题是创造的先导,思维的起点,“问题是思想的产婆”(苏格拉底语)。因此,没有问题的教学,就不会有思维,没有思维参与的教学,就不是真正的教学。学习知识不等于简单的记诵和模仿抄写,而应以思维活动为基础,在解决问题的真实情景中,学习运用知识,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因此,教师要把所教的知识还原成问题,或学生通过思维努力才能完成的作业,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教师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类型及解决问题使用的主要方法,判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和思维风格的强势类型,逐步提高问题或专题作业的难度或综合程度。我们真正关注了学生的差异,让学生在不同层次上解决不同难度的问题,学生的心智能力必然会提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由于灵活运用了所学知识,因此实现了能力与知识的双重培养目标[3]。

【参考文献】

[1] 龚映丽,郑华. 谈“问题解决”教学中“问题连续体”理想的设计规范[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6 (7): 59-60.

[2] 魏国慧. 差量法在化学计算题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 (28): 145.

[3] 俞明娟. 问题教学与学生思维的培养[J]. 新课程:中学, 2014 (5): 46-49.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