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打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研究*

2018-12-21云,赵艳,程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笔筒圆柱体卡通

杨 云,赵 艳,程 美

3D打印(3D P rinting)技术起源于美国,始于19世纪末形成的照相雕塑和地貌形成技术[1],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它以数字模型为依托,运用A B S(丙烯腈)塑料、P L A(聚乳酸)塑料或金属等材料进行“逐层打印”,构造立体模型。3D打印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领域已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一个通过实践操作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笔者采用课堂演示操作练习的方法,使用3D O ne软件,以今年生肖“狗年”为背景,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开放式设计一个学习中常用的笔筒——“个性化狗年纪念笔筒”。教师通过课前准备教学案例,课中教授学生3D模型设计,引导学生设计各种图案的笔筒,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3D模型完成后,教师与学生进行作品分享与交流,以探索3D打印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实践操作能力,高效率利用课堂时间。

一、3D打印的应用背景及3D建模软件的应用

(一)3D打印的应用背景

3D打印技术已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在航空航天领域,俄罗斯于2016年将首个由3D打印出的立方体卫星送入国际空间站;在生物医疗领域,美国于2016年制造出一台可以直接将打印出来的人类器官、组织、骨骼植入人体的3D打印机;在建筑领域,迪拜于2016年制造出世界上首栋3D打印的建筑。在基础教育领域,英国于2012年通过3D打印技术创新新型学习模式,让师生的学习过程伴随着制作和分享[2];张晶[3]等人于2015年提出了3D打印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上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并且应用时要突出挑战的学习环节;李柯影[4]等人于2015年以英国中小学课堂3D打印技术项目为例,为探索国内3D打印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经验;郑贤[5]于2016年通过3D O ne软件创设课堂模拟情景,设计了教学案例与实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丁焱[6]于2018年将3D打印技术在中小学各学科中进行整合,并列举了在数学、语文、音乐等学科上的整合运用案例。3D打印已应用于众多领域中,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运用国内外已有了很多研究,但研究的深度有待进一步挖掘。本文就3D打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

(二)3D建模软件的应用

3D建模软件有很多种,如Sketchu p、IM E3D程序员、Autodes k 123D Design、3DO ne等,本文以3D O ne为例进行教学案例设计。

3D O ne是由广州中望公司专门为中小学而开发的3D建模软件[7],于2015年发布第一个3D O ne版本,现已不断更新、新增版本,有基本的3D O ne(教育版、家庭版)、进阶的3DOne Plus、3DOne Cut等,能够满足中小学各个年龄段的教师与学生使用。该软件界面比较直观,便于操作,也融入了各个学科的一些操作,如数学学科中的各种立体、线性模型的构建,美术学科中草图的修剪、绘制等,同时在绘制模型时候也运用了简单的数学运算,以保证立体模型各个位置的精准性。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学生使用该软件,设定一个学习场景,导入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模型(如笔筒模型)或与其他学科相关的模型(如生物细胞模型),能使课堂更加个性化、趣味化,加强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在设计3D立体模型的时候,也能够探究更多未知的部分,如生物微生物、细胞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都能提高。

二、3D打印“个性化笔筒”教学设计流程

爱因斯坦曾说过:“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这也意味着,信息技术教师在教授学生3D建模时候,要引导学生创意性地去设计自己“所想”的模型,通往更多从未尝试的“道路”。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导入“开放性的3D立体模型”案例,教授学生学会使用3D设计软件的功能,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完成同样类型的3D立体模型作品。

图1 基于3D打印的“个性化笔筒”教学设计流程

信息技术教师要在课前选择一个趣味性的“立体化设计主题”。笔者以今年的生肖——狗年为背景,制作学习文具笔筒。“个性化狗年纪念笔筒”由两部分组成,即狗年卡通图案和笔筒的组合。狗年卡通图案可从网络上下载,笔筒的设计方式有多种,设计前要考虑“所想的模型”由几个部件组成,使用哪些命令能够完成“所想的模型”设计。在绘制“个性化狗年纪念笔筒”前,应先设计好草图,规划好笔筒的各个层次、各个部件,利用简单的数学运算对笔筒各个层次的高度进行求和,计算好笔筒的各个部件叠加后的高度,以保证草图设计的精准性;草图绘制完成后,将纸上的想法在软件中实现,在3D O ne软件中,分别设计各个部件,使用软件中的命令将草图建模成立体模型;当绘制完模型后,信息技术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学生与学生之间互评,以完善模型;最后将最终的作品分享到3D O ne社区,与网络上3D O ne学习者共同交流探讨。

三、3D打印“个性化笔筒”教学案例实施

在熟悉3D打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设计流程后,将上述的设计流程具体化。模型由所应用3D O ne软件中的具体命令如表1所示。

表1 “个性化狗年纪念笔筒”命令组成

(一)狗年卡通图案的设计

1.网络搜索下载图片。在网络上搜索喜爱的“狗年卡通图案”,并将图片保存到本地,所选取的图案要求线条清晰,以保证导入3D O ne时便于处理。

2.曲线连通性检查。将网上下载的“狗年卡通图案”导入到3D O ne工作区,并检查“曲线的连通性”。网络上下载的图片一般不能直接使用,需通过3D O ne软件处理后,才可设计成“立体图案”。

3.处理图案曲线不封闭的地方。图片所需处理的地方就是经“曲线连通性”检查后,出现的“红色空心矩形框”所圈起的部分,如图2a所示,可使用“修剪”“线段”“曲线”等命令处理。当图片上的“红色空心矩形框”全部消失时,点击确定按钮,便形成了一个封闭曲线的图案。要巧用3D O ne的一些快捷命令,Ctrl+W可将要处理的“红色空心矩形框”局部最大化显示,更便于对图形进行修改。

4.曲线经拉伸后形成立体模型。将处理好的封闭的“狗年卡通图案”进行拉伸,长度为4mm,即可形成立体的狗年卡通图案模型,如图2b所示。

图2 狗年卡通图案设计模型

(二)笔筒的设计

笔筒的设计可简可繁,本文选用圆柱体与扭曲后的圆柱体交叉的方式设计,以保证笔筒的实用性。具体的设计步骤如下:

为笔筒绘制底座,选用基本实体(圆柱体)命令,绘制2个圆柱体,圆心分别为(0,0,0)(0,0,5);半径分别为 30mm、2.5mm;高度分别为5mm、100mm;基本编辑(线性阵列),在笔筒底盘的圆柱体上绘制距离为25mm的圆柱体,如图3-a所示;基本编辑(圆形阵列),方向为笔筒底座,数量为15;特殊功能(扭曲),扭曲角度为100度;移动(动态移动)距离为25mm,要保证笔筒底座中间的“圆柱体”与“扭曲后的圆柱体”的位置重合;基本编辑(圆形阵列),将扭曲后的圆柱体设定为数量15,如图3-b所示;为笔筒添加一个筒盖,选用基本编辑(线性阵列),距离设定为105mm;将笔筒的筒盖置空,并进行圆角处理,先选用基本实体(圆柱体)命令,圆心设为(0,0,110),半径为 22mm,高度为 50mm,使用基本编辑(动态移动)命令将此圆柱体沿Z轴移动,使其穿过笔筒筒盖,再使用组合编辑(减运算)将筒盖置空,最后选用特征造型(圆角)命令处理筒盖;“材料渲染”命令可将笔筒设置为想要的颜色。最后将狗年卡通图案与笔筒结合,即完成了“个性化狗年纪念笔筒”的制作,如图3-c所示。

以上每一个操作完成后,均需点击“√”确定按钮,方可完成立体图形的绘制。

图3 笔筒设计模型

在介绍了3D打印在国内外的应用背景和设计教学案例时所选用的3D O ne建模软件;设计了信息技术教师从对3D打印课主题的选择、需求说明、3D立体模型部件的组成、草图的绘制、软件中建模、制作完成后师生互评,到最后将作品分享到网络社区互相学习这一教学设计流程基础上,用课堂演示操作练习的方法将“个性化狗年纪念笔筒”教学案例实施到信息技术课堂中。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导入有趣的3D打印教学主题,让学生发现身边感兴趣的“模型”——生活中或其他学科的模型,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所想模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为探索3D打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笔筒圆柱体卡通
附加整流装置的圆柱体涡激振动数值研究
自制笔筒
“鼠来宝”笔筒
做一只怪魚笔筒
鸡鸣狗盗皮皮猪卡通
找出圆柱体
圆柱体上的最短路径
趣味的卡通穿上身
找不同
圆柱体对垂直其中轴并过其中心的转轴转动惯量的几种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