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思维导图 助力英语复习

2018-12-10湖北

教学考试(高考英语)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三语法导图

湖北

高三复习在整个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扮演着构建体系、深化理解、巩固记忆等多重角色。如何在克服高三复习“炒冷饭”所致的单调的同时,更好地发挥这些角色的作用呢?思维导图的使用可以是方法之一。思维导图可以渗透到词汇、语法、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进而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

一、高三英语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高三复习的教学实践中,不止一次碰到过这两种现象:其一,在课堂上,学生并未听讲而是在自己做题,有的甚至是在做其他科目的试题;其二,对于一些课文中的单词或语法项目,笔者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的纵深或点面拓展时,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完成。例如:从apply一词,学生不能很好地联想到其纵向词群,如:application,applicant, appliance, 而 对 于 其 横 向 词 群, 如 imply, reply,multiply, complex等则更是毫无印象。再如,学生对有些语法项目的重要用法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储存,其记忆非常零星。对于现象一,笔者认为除去管理、情感等层面的原因外,就是“炒冷饭”的单调、枯燥。因为对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复习,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推进,而无相应的关联、归纳等蕴含思维的任务,难免会陷入学生注意力离场的尴尬境地。第二个现象则说明了学生的大脑中并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这两个现象有无联系?笔者认为知识深处理的缺席是造成这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正是知识深处理的缺席导致学生的知识不够系统化、完整化,并造成学生无法获得学习知识的乐趣,最终导致学生的不专注。如何解决这一缺席?思维导图的引入可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二、在复习中采用思维导图的原因

高三的复习备考对于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重要除了体现在“查漏补缺、夯实基础”上,更体现在帮助学生深化认识、强化记忆,并在此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从而形成一个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以便迅速提取和应用。这种高三复习的目的可谓与思维导图的应用愿景不谋而合。

首先,思维导图将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并配以分支上的关键词扼要地呈现出某知识项目的全景图,有利于学生迅速地整体把握内容,进而查漏补缺。

其次,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对信息数据的精细加工。其基于逻辑的图形呈现,其实就是思维的深入与发散。当信息经过深层次的精细加工之后,学生对于它们的记忆才会牢固,提取也才会容易。

最后,思维导图是以线条、几何图形、乃至颜色、图像构成的图形形态。图形形态对于抽象思维水平还处于经验型的高中生来说,较为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因此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学乐相依。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认知,而且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可谓知情俱用,而这正是复习阶段的学生所需要的。

三、思维导图在复习中的具体应用

笔者在复习中采取的是知技结合的方法,即以阅读为中心,以词汇、语法为两个基本点,辅以常态化的写作训练方法,收到了良好的复习效果,在2018年高考中,笔者所教的两个班成绩都非常优秀。下面分别叙述思维导图在各个专项复习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在阅读复习中的应用

在高三学年的复习过程中,无论是一轮依托教材顺序的基础复习,还是二轮的专题复习,或是三轮的综合训练,阅读都是必不可少的训练形式。尤其是在2016年全国卷的使用范围扩大之后,语篇层面的训练更是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被提到了“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境地。例如,笔者在复习过程中就提出“每天读五篇,高考一百三”的口号。

在语篇阅读训练中,有些文本篇幅较长,主题新颖,且长难句较多,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逐词翻译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此时,如果教师利用思维导图,从语篇的文体模式进行解读,则有利于帮助学生跳出局部意义解读的局面,从而从整体上驾驭篇章,进而超越“认知单词,却不知文章所云”的“见树不见林”的尴尬处境,最终达到提高阅读效率与提升阅读能力的目的。

【案例一】在真题训练阶段,2014年浙江高考卷C篇文本对学生的认知构成难度。文章从“低科技受现代工业重视”的现象论述了低科技的历史及益处等,文章较长,概念新颖,加之生词的点缀,使得普遍缺乏背景图式的学生理解困难。但是,如果教师抓大放小,用思维导图呈现文章语篇结构,则可帮助学生迅速理解整体。笔者结合张四友的说明文语篇图式,利用思维导图解读该文本如下。

【案例二】在强调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之上,教师站在命题人的角度,分析命题机制,形成一些答题技巧,对学生正确答题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在大量的阅读训练以及试题研究之中,对一些命题思路也相当熟稔,并及时利用思维导图呈现这些命题特征,向学生提供了一些答题技巧。例如下图就是笔者对阅读理解题中正确选项和错误选项特征的大致总结。

当然,这里的技巧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这些技巧不能覆盖所有的情况。阅读理解题的正确解答始终要源于“一定的单词认知基础”。但是,这些技巧的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换位思考,即从命题人的角度去揣度测试的原理,因此也有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思维导图在词汇复习中的应用

词汇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三复习的重任之一就是巩固学生对考纲词汇的记忆与运用。一般而言,多数学校采用的方法就是按照课本单词表的顺序,要求学生背诵,然后辅以听写、翻译、阅读等练习进行检验。这种方法其实也无可厚非,但是普遍缺少“联想建模”的实践,因而使得词汇教学呈现出“就词论词”的状态。即便有所“联想建模”,也多是从词性、语义层面的近义、反义等常规大众的角度开展,鲜有从构词法、语义场乃至其他富有创造性的角度进行。这种“创造性的角度”的缺席,反映出“单词间联系”的构建无力,最终导致学生不能牢固地记忆词汇。因此,研究词汇间的联系、从多个角度建模是词汇记忆低效的突破口之一。在“联想建模”的过程中,思维导图是有力的辅助工具。

【案例三】ply是高中英语单词中的一个重要词根。由其直接或间接衍生出的核心单词可以有很多个。挖掘出这些单词间的联系,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有时,囿于黑板抑或幻灯片的面积,呈现出的思维导图的发散阶层只能终止于某个点。其实,教师也没有必要深挖太多,而应该一次一点地慢慢渗透,帮助学生建立单词模块,促进其对单词的理解与记忆。

【案例四】构词法是一个“单词建模”的普遍且理性的视角,其实,有时教师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性地发现一些建模视角。哪怕这些视角有些荒诞,但从促进记忆的角度来讲,未尝不是一种好方法。例如,“re”是一个常见的前缀,表示“反向或又一次”,以此前缀意义来建模,固然是个好视角。但笔者发现了另一个视角:“re”谐音“阿姨”,以“阿姨”为意义中心,进行联想归纳,可以串起一组单词,让学生在荒诞的想象和开怀的大笑中记住这些单词。

这里的联想是:relics阿姨立刻死——遗迹;retire阿姨累了——退休;request阿姨快死了——(快死了就会有)要求;relief阿姨躺下来(lie)是为了(for)——放松,减轻;regulate阿姨故意(gu)迟到了(late)——规定,控制;relate阿姨来晚了——联系;rescue死求(scue谐音)这阿姨——营救;injure硬揪(inju谐音)着阿姨——伤害。尽管这些联想比较荒诞,但是却可以让学生深刻地记住这些单词的含义。

(三)思维导图在语法复习中的应用

在高三语法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具有明确逻辑的语法体系,并尽可能地将该体系中的每一个语法项目的相关要点形成一个小的模块,从而帮助学生归纳、理解与记忆相关知识。而该体系与模块的完美呈现无疑是思维导图所具备的优势。

【案例五】在高三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语法的散点中走出,尽可能地对语法有一个“鸟瞰”式的了解,从而从本质上领会“语法就是造句的法则”这一学习语法的初衷。笔者在高三复习阶段,经常从五大基本句型入手,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基本句架的成分以及不同成分的组成要素,并用思维导图归纳、总结出来,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语法意识,提升了其阅读与写作能力。

【案例六】对语法的复习,除了“鸟瞰”式的宏观把握,还需对微观项目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对这些微观项目要烂熟于心,并及时对不同项目中的内容作“由此及彼”的串联,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下图就是笔者对情态动词这一语法项目的归纳总结。

(四)思维导图在写作复习中的应用

高三英语写作复习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忽视过程性写作,而一味地实施结果性写作教学模式。前者关注且优化写作前的准备以及写作后的评判,而后者则是简单地依托试卷、练习等而实施的“学生写、教师评、背范文”的粗糙流程。

相对于结果性写作,过程性写作更加符合“输入到输出”的教学规律,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实施过程性写作的过程中,无论是写作前的准备,还是写作后的评讲,合理地使用思维导图都是一种绝佳的手段,其可以将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语言与思维总结呈现。可以说过程性写作与思维导图是一个相互依托的有机整体。

笔者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将写作教学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将相融抑或互补的单元话题结合在一起。在温习词汇、句型的基础上,将写作输出作为复习的落脚点。这一行为不仅锻炼了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而且创新了复习方法,使得课堂生机盎然。

【案例七】笔者在复习人教版B3 U3的时候,在纵览整套教材后,笔者将 B1 U1 Friendship, B2 U2 The Olympic Games, B5 U5 First aid,以及 B6 U3 A healthy life 整合在一个大话题“How to lead a healthy life”之下。引导学生讨论、发言,最终形成以下思维导图,为写作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鉴于B6 U3 的语法项目就是it的用法,且该写作隶属建议性写作,易用到it句型,笔者也利用思维导图将it句型串出来。

有了这些思维导图的辅助,写作便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且有支持的结果。下面是经笔者修改后的一篇当堂作文。

It is desirable to lead a healthy life.In the pursuit of a healthy life, it is vital to focu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 the first place, it is strongly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participate in some sports on a regular basis.

What’s more, it is essential to keep a balanced diet.It is harmful to take junk food.

Thirdly, it is no good feeling stressful all the time.To keep mental health, we all consider it is important to communicate with friends.

Last but not least, I think it is useful to master some first aid knowledge, because it is common for incidents to happen.

In a word, it is worthwhile for us to remember the above tips in pursuit of a healthy life.

四、结语

纵观整个高三复习过程,笔者引入思维导图,有效地巩固了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并且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复习“炒冷饭”的尴尬局面,激活了课堂。但是在复习过程中,思维导图的使用更多地还是由教师控制,未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自我发挥。笔者此刻反思,教师可以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其自己制作思维导图,这对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将大有裨益。除此之外,笔者对思维导图的使用还仅仅囿于学习中的认知层面,是否可以在学习计划的制订、监控,学习策略的遴选、优化等元认知层面使用,这都是值得尝试的地方,也是在以后教学中应该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猜你喜欢

高三语法导图
高三一轮复习检测题(选修3—1、3—2)A卷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跟踪导练(二)4
高三·共鸣篇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第6章 一次函数
我把高三写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