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考试“优师计划”阶段性成果展示
——2016—2018年全国卷Ⅲ真题规律分析报告

2018-12-10

教学考试(高考英语) 2018年5期
关键词:短文语篇考查

题型分析

第一部分 听力

考情纵向一览表

续表

规律总结

•内容均来自24个话题和68个功能意念项目;材料有明显的口语特征,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听力材料涉及面广,有考生熟悉的场景,也有考生今后会面对的具有挑战性的话题。听力材料长度为770~900词;

•听力试题以细节理解题为主,有7~14个;推理判断题次之,有4~12个;主旨大意题每年必考1个;

•以what提问的题最多,每年有10个左右;选项简洁,选项长短基本一致;

•试题均要求听懂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对于推理判断题,要归纳、总结相关信息,才能得出答案。

解题策略

•总体来讲,在听力尚未播放前要快速浏览听力试题,学会根据试题内容或开篇句子,进行预测;要学会速记。

•具体来说,对于细节理解题,一般可从材料信息中直接得出答案,有的要稍作同义转换;对于推理判断题,要根据所听内容,推断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对于主旨大意题,要抓住关键词语,归纳、总结所听信息;对于观点态度题,要注意听取说话人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想法的关键信息。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第一节

考情纵向一览表

续表

规律总结

•阅读理解文章体裁一般是应用文、说明文和记叙文;题材多种多样;

•阅读理解题以细节理解题为主,每年有7~8题,其次是推理判断题,每年有4~5题;词义猜测题和主旨大意题每年必考,有1~2题,观点态度题偶尔出现;

•题目设置符合文章顺序;

•选项简洁,单个选项不超过9个单词;

•干扰项的套路一般是:脱离原文、以偏概全、扩缩范围、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正误并存等;

•四篇阅读量一般不会超过1200词。

解题策略

•对于细节理解题,要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迅速地在文本中定位答案的区域。

•对于主旨大意题,要么要求选择“主题”,要么选择“最佳标题”,均要求考生从整体上读懂语篇内容,找出贯穿语篇的主要线索。试题的三个干扰项信息一般均在文本中出现,但不是主要内容,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选择。

•对于词义猜测题,一般有这些解题策略:根据构词法进行判断;根据文中的定义、事例解释等信息进行猜测;根据上下文的指代关系进行选择;根据转折或对比关系进行猜测;根据因果关系进行猜测;根据同位关系进行猜测;根据标点符号和提示词猜测词义等。

•对于推理判断题,要根据文本中的具体信息(已知部分),结合它们之间的关系,推测其深层含义(未知部分),在推测过程中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作者,要忠于原文进行推测。

•对于作者的观点态度题,要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根据作者描述或议论的语气,来推测作者的态度或观点,注意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作者,也不要混淆作者和文本中其他人的观点、态度。

第二节

考情纵向一览表

规律总结

•“七选五”的体裁为指导类或描述类说明文,词数在240~300之间;

•对逻辑关系题的考查较多,每年有2~3个。主旨大意题是必考题,每年有1~2个。有两年考查了例证题,定义题没有考查。文中过渡句包括顺承、转折、重述解释、因果、举例、并列、总分等设题较多,文末或段末总结句有一题或没有设题;

•选项由短到长依次排列。

解题策略

•对于主旨题,一般是段首句,因此要根据段落的主旨进行选择。

•对于逻辑关系题,要明白该空与上下文的关系,任何句子在逻辑上要么和上文有联系,要么和下文有联系,要么和上下文都有联系。

•对于例证题,要根据该空的前文或后文所举的例子来做。

•对于定义题,顾名思义,要根据文本中的定义来选择选项。

第三部分 语言知识运用

第一节

考情纵向一览表

规律总结

•选材内容新颖,注重文化、教育和品味的结合;体裁一般是记叙文;词数为250~270;

•句首不挖空,每题选项词性基本一致;多数选项的选择依据短文的中心思想、写作目的或情节、文脉发展而确定;

•主要考查动词和名词,动词(短语)每年有5~10个;名词每年有6~7个;其次是形容词,每年有4~5个;副词、连词以及代词偶尔考查。

解题策略

•看准、利用逻辑关系词。逻辑关系词如 and, but, or,because等,是各种逻辑意义的连接手段,它们对准确理解语篇意义起到很重要的提示作用,很多题目都是围绕它们而设置的。

•把控好文章语境。完形填空是一个语境很清晰的文本材料,答案的选择必须也只能依据语境来进行。不能随意将自己头脑中的信息加到材料中,然后做出选择,这是绝对错误的做法。

•找准连接词。连接词是构成语篇的桥梁,也是相关语句信息的结合点,命题人常在这些地方设置题目,考查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注习惯搭配。

•复读全文。做完后,要回读整篇文章,彻底理解文本的意义。

第二节

考情纵向一览表

规律总结

•命题的原则遵循“突出语篇,注重交际,讲究灵活,强调应用”;体裁一般是记叙文和说明文;词数200左右;

•有7个题给出提示词,有3个题不给出提示词;

•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从句引导词、构词法、介词每年均有考查,其中非谓语动词考查2~3个,构词法考查1~2个,从句引导词考查1~2个,介词考查1个。

解题策略

•对于没给出提示词的语法填空题,要先分析句子结构,根据所缺成分确定用哪类词,或根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具体用哪个连词。

•对于给出了动词提示词的语法填空题,要根据句子结构,判断该动词是谓语动词还是非谓语动词。若是谓语动词,就要考虑时态和语态。若句子有谓语动词,就要用非谓语动词,此时要考虑使用现在分词、过去分词、不定式或动名词。

•对于考查构词法的题,要根据所给词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确定用哪种形式,要注意书写的正确性,这是考生很容易失分的地方。

第四部分 写作

第一节 短文改错

考情纵向一览表

规律总结

•短文改错体裁一般是写“我”的“自传类”记叙文;词数为 100~120;

•有10处错误,其中8个需要修改,有1处多余需要删除,有1处需要添加词语;时态错误、代词错误、形容词错误每年均有考查,其次是介词、冠词以及词性错误等等考查较频繁。

解题策略

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逐句分析语法错误。改错要注意三个方面:词法、句法以及上下文逻辑意义。

•词法方面要注意介词、冠词、连词的多用或少用,词性误用,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的混用,形容词、副词误用等。

•句法方面要注意主谓一致、并列一致、时态一致、指代一致、名词的单复数一致等。

• 上下文逻辑意义方面要注意因果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意义的肯定与否定等。

第二节 书面表达

考情纵向一览表

规律总结

•书面表达话题均来自考纲的24个话题,均是考生熟悉的话题;

•命题人给出大的要点范围,考生需要发挥想象,拓展思维空间;

•均为提纲类写作,而且都是应用文中的书信(邮件)的写作;

•提纲文字简洁,不超过90个字。

解题策略

•审好题。要审这几方面:体裁、要点、人称、时态、个人发挥的地方以及要使用的重要词汇、短语和句型。

•写成句。内容要完整,短文要覆盖各内容要点,无遗漏;表达要准确,语言应用应贴切、得体。

•脉络清。要使用恰当的连词,以使行文连贯,各要点间关系紧密,脉络清晰。

•誊写好。将写好的草稿誊写到试卷上,一定要清楚、干净、美观地誊写,这样才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备考建议

通过分析2016—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Ⅲ“听力”部分的考查内容,我们得出:

•平时训练时,要学会简记,尤其是听长对话或短文的时候要学会简记,即用一两个字母迅速记;

•加强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礼仪等跨文化知识的了解;

•泛听、精听相结合,既保证数量又保证质量。做题时,要注意语言的同义转换。

通过分析2016—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Ⅲ“阅读理解”部分的考查内容,我们得出:

•弄清《考试大纲》对阅读理解的要求;熟悉《考试大纲》中的3500词;熟悉基本的词法、句法知识;

•保证平时的阅读量(数量、质量);加强对阅读技巧的掌握;

•学会分析长难句式,建议使用高考阅读材料中或模拟试题中的长难句进行训练;多总结熟词生义的词汇;学会对各种体裁的文章的特点进行归纳;

•能在文章中迅速准确定位答案区域;能将文本信息和选项信息进行准确切换(paraphrase);能对原文材料进行准确的概括和推理;有结合主旨排除干扰项的能力;

•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通过分析2016—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Ⅲ“七选五”部分的考查内容,我们得出:

•平时要训练识别体裁的特征,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和框架结构,尤其是指导类说明文有自己的鲜明的框架特征;

•注意文章的衔接句;利用词汇同现和复现做题;利用语法结构做题;利用代词所指做题等。

通过分析2016—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Ⅲ“完形填空”部分的考查内容,我们得出:

•总结并掌握完形填空的高频词,要注意一词多义、熟词生义和熟词不熟义,对这类词语的考查,往往是完形填空中较难的题;

•学生在解题时要有“情景意识”,但不能自我添加情景,要形成整体理解文本的能力;

•要学会运用生活常识帮助解题;

•要有跨文化知识。

通过分析2016—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Ⅲ“语法填空”部分的考查内容,我们得出:

•掌握《考试大纲》中所列举的语法项目;先复习单一语法项目,再综合训练;可以先练习单句语法填空,然后再过渡到语篇的练习;

•要逐渐形成语篇阅读理解能力和句子语法分析能力;

•要培养动手书写词汇的能力。只知道应填什么词汇,却不知道如何写出该词汇,导致失分现象非常普遍。

通过分析2016—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Ⅲ“短文改错”部分的考查内容,我们得出:

掌握并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平时将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合二为一进行练习。学生可将自己所写的作文作为改错素材,这些是绝好的练习材料。可以先练习单句改错,然后过渡到语篇改错。

通过分析2016—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Ⅲ“书面表达”部分的考查内容,我们得出:

•平时要重点训练书信应用文,适时训练其他类型的写作;

•基于共性的失分原因有针对性的训练,主要的共性失分大体有这些:词汇拼写错误;时态错误,人称混乱;中式英语(chinglish)较多;出现汉语拼音;用词不当;词汇、短语等低级有限;未描述清楚主要内容;上下文不连贯、不紧凑;写了无关内容;词数不够;词汇、短语重复现象严重;书写凌乱,卷面模糊;立意不高,哗众取宠;

•学生要开拓思路,紧扣主题,拓展要点;

•要学会审题。

(教学考试杂志社2018年度“优师计划”研发方向一——基于测评技术的高考真题结构化研究与实践,英语学科研发项目组)

猜你喜欢

短文语篇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KEYS
Keys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短文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