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T技术对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的积极影响

2018-12-06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王忠裕

学苑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件效率

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 王忠裕

PPT在教学过程中给学习者营造一种“真实”的情境,这极大地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手段。PPT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教师把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以及教师不容易表达的教学重难点通过PPT技术直观地展现出来,PPT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效果十分明显,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直观的教学技术。历史教师合理运用PPT,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新课标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往往并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外部刺激。PPT技术可以使历史学科学习的内容更符合新颖性和直观性,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如果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积极地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历史的主人,从而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成效。

首先,PPT课件能够带给学生一种生动直观的视觉感受。PPT作为专业的演示文稿软件,是一个很重要的多媒体演讲和教学辅助工具,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历史知识可以利用PPT演示图片方式演示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古代中国农业》时,关于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可以给学生播放关于古代农业工具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从图片中去发现各种农业工具的特点和用途,立刻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古代农业工具比较深刻地掌握。

其次,PPT课件教学还可以将历史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创设与课本知识相关的生活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和思考历史问题。历史教师通过丰富的PPT课件让学生结合实际积极思考并探究答案,将书本知识既直观清晰又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比如:在讲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时,讲到建国初物资的紧缺和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的提高时,可以通过展示生活图片,比如粮票等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情景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

PPT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历史教师利用PPT可以节约很多授课时间,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巩固练习或拓展课外知识,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的历史素材,使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得到拓展,同时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首先,PPT技术可以改善历史学科的单调性和低效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适当地运用PPT技术可以使学生长时间处于积极学习历史的状态中,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历史的效果会大大提高,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教学幻灯片最好的表现顺序为“图—表—字”。比如:在讲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时,在讲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过程时,很难讲清各个阶段的情况、时间、原因等要素,但可以通过PPT课件的表格或示意图的演示,使本节课的难点突破了,学生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过程比较牢固地掌握,比教师单纯在黑板上画图讲解的效果要强的多,体现出变化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其次,PPT技术可以适时展示当堂检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每节历史课结束前几分钟或是在课堂的某一环节需要及时巩固时,历史教师可以制作一些练习测试PPT课件,让学生完成对应的一些课堂巩固练习题,可以展示一些历史选择题,通过这些选择题强化练习来巩固所学历史知识。以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5课《开辟新航路》为例,为了让学生高效掌握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历史教师可以通过PPT技术及时展示以下选择题加以巩固。1522年9月6日,某国国王举行褒奖形式,将一个特地制作的地球仪赠送给18位勇士,并说是“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该国王褒奖18位勇士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A.首航非洲开辟了通往东方的大道

B.穿越三大洋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

C.抵达印度开通了欧亚的海上航路

D.发现美洲打开了西欧的海外市场

教师及时展示PPT课件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因此,历史教师在高中历史的教学实践中要加强对PPT技术的重视。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课件效率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跟踪导练(一)2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