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

2018-12-06河北省承德县第二小学赵志强

学苑教育 2018年23期
关键词:教材策略语文

河北省承德县第二小学 赵志强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新一轮课改的进一步推进,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深刻变革,但无论教学理念如何转变,教材内容如何改进,教学方式如何变革,其最终目的都必须指向教学的有效性。经过近两年的课题研究,我们探索出了一系列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教学准备的有效策略

1.形成了根据学生认知前提合理设定学习目标的策略。

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课题组教师在课前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来初步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情况,奠定教学的前提基础,从而根据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避免了备课的盲目性;同时,我们还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相关要求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来设定符合学生不同需求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2.有效的学生预习策略。

课前预习是构建语文有效课堂的保证,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通过研究,我们对有效的预习策略形成了如下共识:首先是确定常规预习模块,掌握基本预习步骤;其次是精心设计预习问题,指导预习基本方法;再次是合理安排时间,确保预习任务完成;第四是完善评价体系,调动学生预习积极性;最后是完成预习目标检测,检验和反馈预习效果。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学生的预习能力逐步形成,大大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效果,为课堂学习奠定了基础,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有效的教学设计策略。

(1)有效的课标研读策略:课题研究开始后,课题组教师开展了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系统研读,全员参与,互助交流,以背诵课标和设计“课标知识统计表”的形式呈现,为整体把握教材,明确学段教学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一做法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并很快在学校所有年级、所有学科中推广。

(2)有效的解读和处理教材策略:教材解读是上好课的前提。在专家郝增主任的指导下,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对教材进行了系统解读,并逐步形成了解读教材的模式,即:以书为本,走进教材——以学为本,读透教材——以人为本,超越教材。这种解读教材的方法被教师广泛应用在语文教学当中。

(3)有效的集体备课策略:集体备课是现在常用的一种教研方式,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我们在原有集体备课模式的基础上,经过反思与改进,突出五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过程、备方法”,形成了具有课题组特色的“有效课堂四环节”集体备课的模式:第一个环节是:整体分解,主备先行。第二个环节是:典型引路,互动交流。第三个环节是∶聚焦课堂,深入研讨。第四个环节∶多元反思,共享提高。

二、课堂教学实施的有效策略

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教师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能否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明显地进步。通过课题组教师大量的研究与实践,我们提炼并总结出了如下教学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法宝。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情境,新课伊始,就要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竞赛、闯关、辩论等环节,也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独具匠心、陌生化的教学设计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等策略,激趣的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

如在教学《卜算子·咏梅》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配乐呈现一组梅花凌寒怒放的画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看到了一株怎样的梅花。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到∶那么,在陆游的眼中,这又是一株怎样的梅花呢,自然引入新课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口语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获得了进一步提升。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从提升教学效果的角度去考虑,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实现最优化。

2.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实现语文有效教学的关键。

首先,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五个转变”。一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制定教学目标,从着眼于知识教学转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二是由封闭的课堂教学转变为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体验进行教学;三是由几个优生唱独角戏转变为关注学困生,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四是由整齐划一的教学要求转变为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教学;五是由教师单向讲授转变为师生互动,变“灌输式”为“启发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

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尽可能地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自主发现知识的奥妙。教师还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与他人的相互交流与探讨中,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整体建构。同时,教师更要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总之,教师要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重视学法指导,及时鼓励评价。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会学。”因此,每位教师都应懂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法指导。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一般方法,还要从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指导学生学会语文学习的常用方法。例如,教学冀教版《灯祭》一课,教师可以进行如下设计:这篇文章围绕着一件物品来写,那就是——灯(学生答)。它就像一根线一样,把整篇文章串联了起来,所以我们又称它为文章的——线索(学生答)。文章还写到了两个人,分别是——我和父亲(学生答)。教师同时板书这些重点词语,然后教师说∶那么,围绕着灯,这篇文章写了我和父亲之间的一件什么事呢?这样的导入形式,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渗透了一种抓住重点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对于学习者而言,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就像拿到了开启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为知识财富的累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效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及时地鼓励与评价。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谓千差万别。但不管怎样,教师都应根据教学进程的需要给予他们及时或有目的性的评价。而鼓励、肯定的评价会让学生兴致勃勃,提高学习兴趣!作为教师,我们应做一个细心的人,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真诚的鼓励他,肯定他!当学生的答案不可取时,教师应该抓住学科的特性,灵活地评价学生,精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表达上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过于简单化,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段特点,充分利用各种肢体语言来肯定学生,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包容的微笑,一个善意的抚摸,一次掌声的鼓励,都会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象。许多年以后,学过的知识可能会忘记,但学生可能永远不会忘记教师对自己的鼓励,这才是触动心灵的教育,这才是有效的语文教学。

三、教学反思的有效策略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强有力的措施。因此,教师在教学结束后,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从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找出导致教学无效或低效的原因,对教学的成功和失败之处进行理性分析,进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一个“教书匠”逐步成长为教学的“研究者”和“引领者”。

1.撰写教育日志。

教育日志是指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记录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以理清思路,提高认识,改进教学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教育日志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精彩环节的呈现,教学的不足之处及原因分析,教学中的生成和突发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或独到的见解,教学中的创新等等。教师可以以每日或每周为单位,来记录和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思想和观点,并正式或非正式地与同事或专家进行分享。一段时间后,还可以对其进行整理,形成论文发表或集结成册出版。

2.及时进行教后反思。

教后反思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写的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师生交流结果的回顾与反思。任何一堂课都有其成功的地方,也可能存在某些缺憾。作为教师,把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或手段的独到之处、创新之处、精彩之处及时记录下来,作为以后从事教学的宝贵素材或案例,不断加以充实和改进,就可使以后的教学更加轻松,更加有效。同时,它也为教师深入开展教研工作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第一手材料。

3.视频课例反思法。

视频课例反思法是指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课堂教学,然后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除了自我评价外,教师还可以邀请其他人员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这种反思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完整的呈现教学过程,避免了由于遗忘而忽略一些教学细节。当教师通过观看视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时,就会发现一些平时在课堂中发现不了的问题,这对于修改完善原先的教学设计,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4.对话反思法。

对话反思法是指教师为探讨某一问题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研讨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论,进而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一种方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针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积极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通过相互交流,寻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方案,从而真正提高教学反思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有效教学的理念为指导,继续此项课题的后续研究,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总结和完善有效教学的相关策略,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最终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类别为立项课题,课题编号是13040591。此课题研究成果于2018年5月获得了承德市第七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猜你喜欢

教材策略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