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21世纪型能力”和“21世纪型音乐能力”解析

2018-12-05资利萍戴婉璘

中国音乐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思考力技能音乐

资利萍、戴婉璘

早在2009年,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①就以“着眼于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向,从如何有效地培养今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资质和能力为研究重点,得到对将来教育与课程的编制有贡献的指导性意见和基础资料”为目标,启动了“教育课程编制基础研究”项目。2013年3月,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公布了“教育课程编制基础研究”项目的第五号报告书—《培养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与能力的教育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②,该报告书对日本的教育改革提出了三点要求:其一,要明确以培养能够应对社会变化的通用素质和能力为教育目标。其二,要将具备与他人相处关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直接与社会生存相关的能力作为教育目标的必要组成部分。其三,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深入的学科知识来支撑。针对以上三点要求,日本正式提出了立足于社会情况与教育背景之下的核心素养—“21世纪型能力”。2015年7月28日发布的第七版《关于教育目标与内容、学习与指导方法、学习评价等方面的补充资料》③对“21世纪型能力”进行了补充说明。

一、 日本“21世纪型能力”

“21世纪型能力”是强调素质与能力兼顾、以培养生存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分为思考力、基础力、实践力三个维度(简称“三力”)。三个维度相互支撑,每个维度又进一步将能力要求进行细化(见下图④)。

(一)思考力

“21世纪型能力”将思考力置于核心地位,内外链接基础力与实践力。旨在培养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的思考力,以深入思考为要求,提出:“每个人独立持有自己的想法,与他人交流协商,进行比较、斟酌、思考、合并,创造性获得更好的答案与知识,并且进一步深入地发现问题,拥有持续学习的能力。”⑤思考力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指的是以个人或者团体为单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创造新想法的思考力。其构成要素主要分为:

(1)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考力

① 发现问题。

② 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执行。

(2)创造的思考力

① 灵活运用多种手法(如头脑风暴法等)创造新的想法,并对创意进行构思、洗练、分析、评价等。

② 合作创造力。利用集体的信息整合和意见反馈活动,在学会经受失败的过程中,开发出新的想法。

2.逻辑性的、批判的思维能力

指的是在解决学习活动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时,发挥分析、综合、评价等能力,并从事物多样性的观点出发,是一种逻辑性考察事物的思维。其构成要素有:

(1)比较与联系等

① 对事物进行比较与联系的能力。

② 组织、形成体系的思考力。

(2)有依据的判断能力

① 对发生的某种情况能够适当分析缘由。

② 有效分析信息、证据、观点,评价并判断。

3.元认知、适合的学习力

元认知是将自己学习的完成状况对照成果基准来控制的思考力。根据计划进行学习,在监视其执行并顺利进行的同时,也要根据需求修改计划和学习活动,以培养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其构成要素有:

(1)监督力

① 监督其他学习的对象,寻找到问题。

② 探索自己的课题,寻找到问题。

③ 设计学习课题的过程。

(2)控制力

① 自主独立地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

② 及时调整学习状态。

(二)基础力

基础力是“21世纪型能力”的基础,支撑着思考力。它以学会运用工具与身体为要求,以熟练掌握语言、数量、信息的相关知识技能为目标,提出“使用语言、数量、信息等符号或自己的身体,理解世界,拥有表达的能力”⑥。

语言技能与数量技能在工作、家庭、社会等日常生活中,是最基本且非常重要的能力。语言技能包括理解与表现两个部分:理解要求掌握听、读、看等与理解相关的语言技能;表现要求掌握说、写、制作等与表现相关的语言技能,两者都以书本为主要对象。数量技能要求理解相关的数学信息,如公式、图表、统计等,并在此基础之上对这些信息进行相关的处理与有效的利用。信息技能要求能灵活地运用ICT(信息通信技术)进行信息搜索、交流,以及了解相关法律与规定、道德与安全知识等。在以网络信息与技术革新为背景的21世纪,为了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除了必要的语言文字与数量知识外,信息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信息技能不仅可以弥补计算和记忆等能力的缺乏,甚至还可以弥补读写能力的不足,因此作为一项基础能力,可以充分支撑思考力的发展。

(三)实践力

实践力位于“三力”的最外侧,指导着思考力的运用与实践。实践力以创造未来为要求,提出“发现生活、社会和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在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过程中,探索解决的方法,开辟自己的人生和社会领域,拥有创造健康、丰富的未来的力量”⑦。

自主行动的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规划与调整自身的学习、工作、生活的能力,其二是形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通过两者的结合,培养认识自我、调整规划的能力,同时从全球化的视野来考虑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向,培养设计、规划未来的能力。

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人际关系是一种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共同合作,创造出更好的和谐社会的力量。其中,日本将建立人际关系的具体对象定位为“集体”,即班级、学校、社团等学生所属的集体。以学生的校园生活为主,在学生实际面对的人际关系中,通过集体活动丰富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学习体验,获得对集体力量的深刻认识与感受。

参与社会策划的能力与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承担责任,两者相辅相成,指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积极地关注全球或本国发生的社会问题,并有意识、有责任地行动。这种能力是对21世纪社会公民的内在要求,由社会、生命、自然三个部分构成,旨在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与世界一份子的责任与自觉行动能力,在处理社会生活问题的同时,创造新的社会文化和规范,增加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可以看出,“21世纪型能力”更加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发展能力。“三力”皆要求将学生本体立身于社会之中,在强调必要的知识技能基础之上,更加突出学生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协调关系,要求各种问题的处理与知识的获取都要立足于合作的形式之上,明确学生个体的学习与生存都不是孤立的。在基本知识技能领域,除了基础的语言、数字能力之外,对信息网络的知识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了现代化社会人类生存的需求。“21世纪型能力”的提出,促使日本教育界在各学科领域进行教育改革,为音乐课程改革提供了依据。

二、 回应“21世纪型能力”的《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篇》修订

2017年,日本根据“21世纪型能力”的新要求对2008版《学习指导要领—生存能力》⑧进行全面的修订,于同年3月份公示了最新一版的《学习指导要领—生存能力》⑨。其中,对于音乐学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学习目标、内容等方面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笔者通过对中小学两个版本的《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篇》与中小学两个版本的《学习指导要领解说·音乐篇》⑩的研究可以发现,2017版《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篇》的修订⑪主要针对三个要点:

其一,知识与技能部分,即学生“知道什么,能够做到什么”,主要涉及音乐学习的表现与鉴赏领域。其中,关于音乐表现的技能主要以歌唱、乐器、创作为主,通过表现活动理解相关音乐文化;针对鉴赏领域则主要是通过鉴赏活动丰富审美体验,理解相关音乐文化。

其二,运用音乐学科知识的相关能力(如音乐表现能力、思考判断能力等),即“学生如何带有自我思考批判地运用已经具备的音乐知识与技能”。这一点也主要分为表现能力与鉴赏能力两个领域。表现的能力:认识音乐的组成要素,体会其功能特征,掌握音乐表现的能力与意识,在音乐表现活动中灵活运用技能,培养创造能力。鉴赏的能力:认识音乐的组成要素,体会其功能特征,思考其音乐价值,加强对音乐的理解及鉴赏美的能力。

其三,情感与态度等,即“如何与社会、世界相处,经历更好的人生”。这一点提出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与态度要求,包括:对音乐的兴趣、热情、态度,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终生热爱音乐、尊重音乐文化的态度,对音乐环境的关注,培养丰富的情操等。

由此可见,2017版《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篇》中提出的这三个要点,秉承着“21世纪型能力”的核心观点,按照掌握知识技能→运用知识技能→社会生存能力的层层关系,以能力为中心,以生存为目标。同时,将音乐学科定位为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理解世界、丰富人生的一门学科,不再以掌握音乐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音乐表现领域强调要在理解音乐形象与构思的基础之上,有思考地进行音乐表现活动。音乐鉴赏领域更加突出理解音乐特征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加深对音乐历史化的理解,并对音乐做出有依据的评判,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思考。

根据上述三点要求,2017版《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篇》对音乐学习的目标、内容以及教学计划制订与内容安排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一)目标的修订

2017版《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篇》以“培养适应社会和生活中与音乐相关的资质、能力为核心目标”⑫,按照“知识与技能”“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能力”“向学力与人性等”三个板块定位学习目标。

2008年中小学两个版本的《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篇》的音乐学科总目标只运用了一句总体的概括性说明,即小学为:通过表现和鉴赏活动,培养爱好音乐的情趣和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培养参与音乐活动的基础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⑬中学为:通过广泛的表现音乐和鉴赏音乐的活动,培养爱好音乐的情趣,丰富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发展参与音乐活动的基础能力,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陶冶高尚的情操。⑭

2017版《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篇》在这一基础之上,突出了资质与能力的培养要求,并且中小学两个版本都运用三个小点,即从“知识与技能”“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能力”“向学力与人性等”方面来分项说明。另外,强调在培养资质与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对音乐的观点与想法”,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音乐学科的意义。各学年的分段目标也从以往的情感态度、表现、鉴赏三个板块整合为“知识与技能”“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能力”“向学力与人性等”三个板块构成,目标的定位较之2008版更为具体,层次更加鲜明。通过这三部分的要求,按照不同板块的目标,逐年层层递进地展现。同时,将“创造”这一要求提升至目标领域,在知识与技能、思考力等部分都进行强调,不再仅仅只是停留在音乐创作内容板块。

(二)内容的修订

2017版《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篇》沿袭了2008版的内容框架,分为表现、鉴赏、共同事项三个部分。在表现部分分为歌唱、乐器和创作的同时,以“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能力”“知识”“技能”要求的各项资质、能力对应的要点重新整理了内容要求,分项列举表述。鉴赏部分则以突出“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能力”与“知识”为要点。

例如,2017版《中学校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篇》将2008版表现领域中对歌唱的要求“感受歌词的内容、情绪和风格,探索歌唱表现,进行歌唱”修订为“在获得与音乐表现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探索创造性的歌唱表现,进行歌唱”。2008版更强调学生理解歌曲、勇于进行音乐表现,在这之上附带音乐歌唱技能的培养。2017版则突出了音乐知识的“技能”以及知识之间的整体性,强调过程,将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分列到“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能力”“知识”“技能”三个要点之中,覆盖整个歌唱的学习内容。

2017版《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篇》在大致结构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内容更加充实、明确,结合近年来的社会教育问题与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以音乐学科培养资质与能力为目标,以学生的感性感受为基础,注重学生独立的思考、判断,强调创造性,更加丰富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

(三)教学计划制订与内容安排⑮ 的修订

2017版《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篇》根据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⑯等相关会议内容,对学习指导要领的教学计划制订与内容安排部分也做出了相应的修订。

例如,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关于生活和社会的声音与音乐文化工作,需要进一步充实对音乐文化的关心和理解。”因此,在《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篇》教学计划制订与内容安排部分中,将“生活与社会中音乐的意义和作用”“音乐表现的共同性和固有性”作为指导参考的事项,对接了实践力中“参与社会策划的能力”。根据中央教育审议会的答复,“语言活动被认为是深化表达和鉴赏学习的重要活动” 。据此,在《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篇》教学计划制订与内容安排部分中提出要“根据声音、音乐及语言进行交流,按照音乐学科的特点,将语言活动安排在适当的教学部分”,对应了基础力中语言技能的要求。⑰可见2017版《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篇》中教学计划与内容安排部分的修订也更适应“21世纪型能力”的需求。

由此可见,2017版《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篇》结合音乐学科的特征,回应“21世纪型能力”中的“三力”理念,牢牢把握“知识与技能”“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能力”“向学力与人性等”三个要点进行说明解读,深刻地体现出了为适应“21世纪型能力”要求的“21世纪型音乐能力”。

三、“21世纪型音乐能力”

尽管日本的音乐课程要求中并没有明文出现过“21世纪型音乐能力”这个专用名词,但是经过上述论证我们可以看出,2017版《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篇》中的“知识与技能”“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能力”“向学力与人性等”这三个要点可称之为“21世纪型音乐能力”,是“21世纪型能力”投射至音乐学科领域的音乐化能力要求。“21世纪型音乐能力”通过音乐表现、鉴赏、创造等学习方式,关注学习过程,以获得音乐知识、技能为基础,以培养音乐学习能力为目标,服务于学生面向21世纪的全面发展。

其中,“知识与技能”对应了“21世纪型能力”中的基础力,对音乐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做出要求,保障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能力。通过音乐表现领域来凸显,规定了学生应掌握的基础音乐知识与技能,并且以普及化、基础化的音乐知识为主,包括基本的音乐理论、音乐历史、相关音乐文化知识、基本的音乐表现技能等。

“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能力”体现了思考力的要求,通过对表现与鉴赏领域的学习,从三个要点关注音乐学习能力。其一,关注学生的认知与技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认识;其二,关注学生的革新能力,即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革新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精神与思考探究性精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其三,关注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即学生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能够独立地评判音乐,并运用掌握的基本技能、知识,带有自我表现与思考地进行音乐表演。

“向学力与人性等”将目标提升至通过音乐学科学习丰富人生、创造未来的实践力要求,关注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即相互理解的能力)与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同时让学生在音乐学科的学习过程中,立足于获得理解自我、理解他人的能力之上,建立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通过音乐小组学习培养领导能力,关注学生发现美的审美能力,并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创造更好的未来。

可见,虽然“21世纪型音乐能力”的具体内容皆以音乐学科为基石,但从其文字表述以及深刻内涵来说,都是依照“21世纪型能力”的“三力”框架结构,服务于其核心理念。音乐学科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将培养“21世纪型能力”贯穿于“21世纪型音乐能力”之中,对学生个人以及社会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21世纪型音乐能力”的个人领域—“丰富人生”

丰富的人生、全面的发展不仅需要理性学科的知识,感性的认识更是支撑学生人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不仅要知对错、辨是非,更要理解美、发现美,这个过程特别需要音乐的伴随。“21世纪型音乐能力”对个人而言,在于通过音乐能力的培养获得个人终身发展的能力,丰富人生。音乐能力对于普及化教育对象来说,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具备、掌握”而非“专攻”。或许部分学生会因为对音乐的喜爱而选择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音乐技能,走上专业道路,但更多的学生则需要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习得自己以后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存中所需要的音乐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是用来辅助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强调的是对音乐要素的认识、理解与感受,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为首要目标。

“21世纪型音乐能力”的培养首先以音乐综合素质能力为主,将“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与意识为主,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获得知识、理解知识并创造知识的能力。其次才是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其旨在培养学生个人发展的能力基础之上,辅之音乐技能,将音乐技能作为学生自主能力发展的基础,支撑“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能力”的基础知识要求。最后,将前两者上升为“向学力与人性等”能力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能力、陶冶音乐情操、丰富音乐情感体验为最高目标。其内在的理念与“丰富人生”这一观点相吻合,以音乐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个人终身发展能力。

此外,在音乐学科的学习中存在大量需要团队合作学习的模式,基于这一特征,音乐学科也是培养学生与人相处、团队合作、领导组织能力的关键。通过“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能力”与“向学力与人性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懂得尊重、理解他人的观点与看法,信赖他人,并怀揣着包容的心态虚心向他人学习,这些素养都能对人生发展起到优良的导向作用。同时通过对音乐相关文化的学习,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通过音乐表现与鉴赏,陶冶高尚的情操,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音乐来塑造更加美好的人生。

(二)“21世纪型音乐能力”的社会领域—“生存能力”

“21世纪型音乐能力”对于社会而言,以“生存能力” 为核心理念。由于岛国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土地、资源匮乏,生存是日本人最大的价值追求。日本人怀有与生俱来、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为了生存,为了活得安心,因此会不断强调自我的提高与发展。基于这种环境下,日本人很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对学生的社会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使每一个人都具备全面的素质技能。

2008版《学习指导要领》在标题中加入了“生存能力”一词,充分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越发重要。2017版《学习指导要领》延续贯彻、强调生存能力培养的理念,在音乐篇中,比起2008版强调知识、技能和个性发展,2017版更重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平衡,既要让学生学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将掌握的知识、技能应用到社会与生活实际中。较之其他国家来说,日本对于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不但作为一项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而是使其与日本社会的发展需求相联系。他们认为,具备一定的音乐能力不仅可以力所能及地为社会音乐文化及基础音乐教育做出贡献,也是体现国家和社会综合素质的要点之一。

“21世纪型音乐能力”紧紧围绕着音乐学科,深入发掘了日本核心素养投射于音乐学科的本质要求,通过《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篇》的修订明确提出了日本核心素养在音乐学科中的定位。融入了“知识与技能”“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能力”“向学力与人性等”的《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篇》,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化,教学内容与建议也更明确化,能够更好地切合音乐课程和学科教学的需求,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而其细化的内容标准,提高了教师的可操作性,更易于用来指导教育评价,继而有效地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完善音乐育人的功能。

注 释

① 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隶属于日本文部科学省,作为文部科学省所辖的教育综合性政策研究机构,对教育政策的基础事项进行调查研究。

② 日本文部科学省《培养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与能力的教育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 (“教育课程编制基础研究”项目的第五号报告书) ,2013年3月[EB/OL],详见网址http://www.nier.go.jp/kaihatsu/pdf/Houkokusho-5.pdf。

③ 日本文部科学省《关于教育目标与内容、学习与指导方法、学习评价等方面的补充资料》(第七版),2015年7月28日[EB/OL],详见网址http://www.mext.go.jp/b_menu/shingi/chukyo/chukyo3/004/siryo/__icsFiles/afieldfile/2015/09/04/1361405_2.pdf。

④ 同注②。

⑤ 同注③。

⑥ 同注③。

⑦ 同注③。

⑧ 《学习指导要领》是日本文部科学省(即负责统筹日本国内教育、科学技术、学术、文化及体育等事务的中央政府行政机关)根据学校教育法等,规定在各学校编制教育课时的基准。其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高等学校等,规定了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大致内容,类似于我国的课程标准。《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2008年3月[EB/OL],详见网址http://101.96.10.63/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micro_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0/11/29/syo.pdf;《中学校学习指导要领》,2008年3月[EB/OL],详见网址http://www.mext.go.jp/a_menu/shotou/newcs/youryou/chu/__icsFiles/afieldfile/2010/12/16/121504.pdf。

⑨ 《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2017年3月 [EB/OL],详见网址http://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micro_detail/__icsFiles/af ieldfile/2018/09/05/1384661_4_3_2.pdf;《中学校学习指导要领》,2017年3月[EB/OL] ,详见网址http://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micro_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8/05/07/1384661_5_4.pdf。

⑩ 《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解说·音乐篇》,2017年7月[EB/OL],详见网址http://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micro_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8/05/07/1387017_7_1.pdf;《中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解说·音乐篇》,2017年7月[EB/OL] ,详见网址http://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micro_detail/__icsFiles/afieldfi le/2018/05/07/1387018_6_1.pdf。

⑪ 下文涉及的对《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篇》的修订,以及《学习指导要领解说·音乐篇》中的内容,若不做特殊说明,皆指中小学两个版中都有相同(相似)的内容。

⑫ 同注⑩。

⑬ 《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2008年3月[EB/OL],详见网址http://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micro_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0/11/29/syo.pdf。

⑭ 《中学校学习指导要领》,2008年3月[EB/OL],详见网址http://www.mext.go.jp/a_menu/shotou/new-cs/youryou/chu/__icsFiles/afieldfile/2010/12/16/121504.pdf。

⑮ 此为《学习指导要领·音乐篇》的第三部分——教学计划制订与内容安排,此部分内容主要用于指导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课程计划及教学过程中各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分为制订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的考虑两点进行说明。

⑯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作为中央省厅改革的重要环节,主要调查与教育相关的重要事项,向文部科学大臣或相关行政机关提出意见,并根据法令的规定处理相关事项。其以中央教育审议会为母体,整合了终身学习审议会、理科教育和产业教育审议会、教育课程审议会、教育职员培养审议会、大学审议会、保健体育审议会的职能,于2001年1月6日由日本文部科学省设立。

⑰ 《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解说·音乐篇》,2017年7月[EB/OL],详见网址http://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micro_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8/05/07/1387017_7_1.pdf。

猜你喜欢

思考力技能音乐
Logic Dots
提升思考力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音乐
未来在等待的人才:哈佛、牛津的5堂思考力训练课
画唇技能轻松
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思考力探究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