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眠症病机多样性的针灸临床选穴思路分析

2018-12-05张小兰

关键词:选穴失眠症针灸

张小兰

(江门市蓬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广东 江门 529000)

失眠症主要是指无法入睡,或睡后易醒,或睡眠质量较差等情况为临床特点的疾病,其患者在全世界均有所分布,多经镇静催眠药物治疗,但此类药物存在药物依赖、记忆力下降以及停药病情容易复发等缺陷[1-2]。而失眠症属于针灸传统优势病种,具有经济性较好、副作用发生风险较低等优势。选穴思路是失眠症针灸治疗方案中的关键环节,与之相关的不仅包括中医病因病机理论、辨证施治理论,还包括医师本身的临床思维及选穴习惯等,这体现了中医特色“同病异治”理论。本次研究对我院52例失眠症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一定研究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失眠症患者52例,按照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睡眠时间及深度均不足,入睡困难,睡后易醒,醒后难入眠,多浅眠,甚至整夜难眠等。对照组26例,年龄36~80岁,平均(61.16±4.65)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1.95±0.94)年。观察组26例,年龄37~79岁,平均(61.83±5.02)岁,病程5个月~5年,平均(2.14±1.07)年。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楚,无精神系统疾病,无肿瘤,无药物过敏,无针灸禁忌症,无传染性疾病,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并同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采取基础干预方案,即介绍失眠症病情、药物治疗等医学知识,放松治疗(指导患者全身放松,诱导睡眠,1次/天,25 min/次,持续4周),纠正失眠错误认知。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1~2 mg/次,3次/天。观察组联用艾司唑仑、针灸方案,其中艾司唑仑口服方案与对照组完全相同,针灸方案如下:(1)针刺方案,以百会、四神聪、三阴交、内关以及神门作为主穴,平刺百会,透四神聪,三阴交、内关及神门,均为直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每次留针30 min,每次针刺1次,持续4周;辅穴选穴方案如下:①痰热内扰,+丰隆及内庭;②阴虚火旺,+太冲及太溪;③心脾俱虚,+脾俞及心俞;④水火不济,+肾俞及心俞;(2)灸法,选穴涌泉,睡前艾条点燃后行温和灸,以患者耐受为宜,每次15 min,每日1次;每周期14天,第1~10天行灸法,第11~14天休息,连续2个周期[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1)治疗效果,总有效为痊愈、显效及有效总和:①痊愈,夜间睡眠≥6 h,临床表现完全消失,日间状态良好;②显效,夜间睡眠≥3 h,存在深度睡眠,临床表现明显好转;③有效,夜间时间<3 h,临床表现有所缓解;④无效,临床表现未见任何缓解,甚至加重。(2)出院前统计PSQI评分,评分越高,提示睡眠质量越差。(3)出院前统计HAMA评分,分数越高,提示焦虑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经由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利用百分比(%)及(±s)分别表示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行x2检验及t检验,当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n(%)]

2.2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PSQI评分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分,±s)

分组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26 15.15±4.22 9.14±3.55 5.557 0.000对照组 26 15.95±4.31 11.43±3.78 4.020 0.000 t 0.676 2.252 P 0.502 0.029

2.3 两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HAMA评分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分,±s)

分组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26 22.28±7.18 14.96±3.31 4.721 0.000对照组 26 21.97±6.56 17.64±4.82 2.712 0.009 t 0.163 2.337 P 0.872 0.024

3 讨 论

失眠症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有关,在现代社会中比较常见,这与现代人生活及工作压力过高、生活节奏加快,使得负面情绪逐渐积聚有关。失眠症不仅带给患者痛苦,还可因睡眠质量较差,导致其注意力无法集中,容易分神及精神恍惚等临床表现,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故需尽早明确诊断失眠症,并开展对症治疗。西医多采用药物治疗多采用镇静安眠药物,但其临床效果越来越无法临床需求,而且长期应用此类药物,增加药物依赖等副作用发生风险,故目前多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优化预后。据文献报道,针灸属于祖国医学瑰宝,在治疗失眠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临床效果良好[4-5],广泛受到医务人员及患者好评。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联用西药及针灸方案;百会及四神聪均在脑部,前者属督脉,后者属经外奇穴,可联络脑部,调畅气血,治疗神志诸症,而三阴交为三阴经交会穴,属脾经,具有健脾安神、补气助眠之效。神门为心经原穴,可镇静安神;内关属于心包经,与神门联用,为原穴配穴,在安神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治疗作用;诸穴合用,可使阴阳相合、养心安神。在选择主穴的同时,分辨体内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从营卫阴阳、脏腑关系、经络循行等角度选择辅穴,或调整主穴方案,使之更加符合临床需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方案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还能显著提升睡眠质量,缓解负面情绪,临床价值良好。但本次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样本量过少,研究时间较短等,如有需要,建议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选穴失眠症针灸
神门、三阴交配伍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和血清GABA、5-HT的影响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从“心脑同治,腹背双调”探析焦虑症的推拿选穴思路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针刺对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分析
调督安神针刺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效果及对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选穴规律分析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