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效果观察

2018-12-05赵小敏

关键词:阻络薤白急性期

赵小敏

(宿迁市中医院脑病科,江苏 宿迁 223800)

本研究分析了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学组指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的诊断标准[1]。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风痰瘀阻络型[2]。

1.1.2 纳入标准

发病2周以内患者,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小于等于22分范围内,病人及家属同意本治疗方案。

1.1.3 排除标准

合并有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合并有血液疾病患者;合并有脑出血患者;合并有脑外伤患者;合并有意识障碍或交流困难患者。

1.2 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7年1月~2018年7月60例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年龄61~77岁,平均65.24±2.01岁。男18例,女12例。对照组年龄62~77岁,平均65.91±2.24岁。男19例,女11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常规给以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同时予以清除自由基、改善脑代谢、预防并发症等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瓜蒌15 g,薤白15 g,法半夏15 g,香附15 g,胆南星10 g,石菖蒲10 g、白术10 g、茯苓10 g、酒大黄6 g日1剂,分2次服用。兼有头晕头痛者,加天麻10 g,白蒺藜10 g,兼有血虚者,加鸡血藤20 g;兼痰热之象,加竹茹10 g,水煎服,每日2次,1日/剂,治疗2周左右。

1.4 观察指标

1.4.1 疗效指标

西医疗效评定: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NIHSS及ADL评分。中医疗效评定: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基本能独立生活。好转:症状及体征好转,能扶杖行动,或基本生活能自理。未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1.4.2 安全性指标

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以及其他不良事件。

1.5 统计学方法

SPSS 20.0统计,计量数据t检验,而计数资料x2检验,差异显著以P<0.05呈现。

2 结 果

2.1 两组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治疗转归效果相比较

观察组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治疗转归效果29(96.67)(显效23例,有效6例)高于对照组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治疗转归效果20(66.67)(显效10例,有效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相比较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并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评分相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评分相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0.05。

组别 例数 时期 NIHSS评分 ADL评分观察组 30 治疗前 18.25±3.28 55.25±7.28治疗后 12.19±2.35①② 75.39±7.68①②对照组 30 治疗前 18.22±3.18 55.75±6.28治疗后 15.14±2.12① 69.88±8.17①

2.3 两组治疗安全性相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者在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异常。

3 讨 论

缺血性中风是脑病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一直以来,因其致残率、发病率及复发率高一直稳居内科疾病前列,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现代人常过食肥甘厚腻,损失脾胃,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瘀阻脉络,发为中风。同时赵献可也中风认为:痰之本在脾胃,化痰涎以治其标,补脾肾以治其本。在《丹溪心法》有云:“半身不遂,大率为痰”,认为痰湿是中风病之本源。实证为主的缺血性中风患者主要是痰、瘀合并为患。因此应注意辨痰、辨瘀,痰瘀阻络,气血不通。瓜蒌薤白半夏汤常用于治疗痰浊痹阻之胸痹,据中医的异病同治的治则,将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应用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治疗。

方中瓜蒌清热化痰、利气宽胸、散结消痈,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法半夏行散痰湿,健脾祛痰,和中降逆,香附行气止痛;胆南星具有清热化痰,清心安神的功效,配合薤白,二药合用,一以化痰清热,一以通阳散寒,相辅相成,共凑化痰浊,祛瘀血之功效,同时该药配合半夏,配合胆南星苦凉,清热化痰,祛风定惊,二者配伍,前者燥湿健脾以绝生痰之源,后者开泄化痰,以祛经络止风痰,茯苓配伍白术,健脾祛湿化痰,石菖蒲行气通窍化湿,酒大黄通腑泄热,荡涤肠胃,诸药相伍共奏健脾化痰,渗湿利水,豁痰开窍之功。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西药联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治疗转归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并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ADL观察组评分,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现代药理认为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具有扩张冠脉,抑制血小板聚集[3-4]。该方其有明显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功效,而高同型半管氨酸血症也是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从而提示该方可通过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而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5]。

综上所述,常规西药联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但因临床样本比较少,期待临床更多大样本的研究,以推进中医药在临床中应用。

猜你喜欢

阻络薤白急性期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人血脂、血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薤白 白薤露中肥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中年养生话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