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分析

2018-12-05马春红

关键词:无痛性实验组满意度

马春红

(江苏省兴化市兴化人民医院八病区,江苏 泰州 225700)

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是老年群体当中常见的隐性冠心病,患有该病的患者虽有心肌缺血的症状表现,但是没有明显心绞痛症状。因为患者不同,他们的生理状态也有非常显著的差别,进而体现在疼痛感感知力方面也各有不同。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不会让患者感受到心绞痛的明显症状,于是加大了诊断与治疗的难度,也因此需要加大对该病症临床特点的分析,以便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避免心肌梗死甚至猝死问题的发生[1]。将优质护理引入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缓解患者的身心痛苦。下面将此次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符合该病症诊断标准,排除患有严重肝、肾、心脏病等疾病患者以及有传染类与精神类疾病患者。针对此次研究,全部患者及其直系亲属知晓并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入院先后顺序,把所有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患者4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龄为61~79岁,平均年龄(68.7±3.2)岁,病程0.5~1.5年,平均病程(1.2±0.7)年;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为61~78岁,平均年龄(68.9±3.0)岁,病程0.5~2年,平均病程(1.5±0.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护护理、用药指导护理以及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包括:病情监测护理。

观察指标和效果评定方法:观察和记录护理效果指标(睡眠质量评分、发作次数与时间)、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特别指出睡眠质量评分选用PSQI量表评分法,分值为0~21分,零分表示睡眠质量良好,不存在任何困难,而21分则表示睡眠重度困难,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护理满意度评估方法是用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表的分值区间是0~100分,85~90分表示非常满意,61~84分表示满意,低于60分表示不满意[2]。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98例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研究数据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运用百分比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与x2检验。以P<0.05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的诸多反应与疼痛不明显、夜间与凌晨的休眠状态下缺血严重、心率与心肌供氧量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护理效果见下表1、表2、表3。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对照表(±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对照表(±s)

组别 n 睡眠质量评分 发作时间 发作次数对照组 48 1.58±1.77 22.65±2.47 17.85±2.70实验组 48 12.44±2.16 13.05±2.69 11.04±2.03

3 讨 论

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给老年群体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该病症的临床症状不具备典型性与特异性,所以常常会被忽视,也容易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总结归纳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有针对性的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具备显著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无痛性实验组满意度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研究
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中的效果及负性情绪影响分析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终末期肾病患者并发无痛性主动脉夹层1例并文献复习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