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亲情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8-12-05沈鲜萍

关键词:病程亲情心绞痛

杨 阳,沈鲜萍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人民医院,江西 宜春 336400)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常见症状,多因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使心肌出现缺血、缺氧,在情绪过度激动、过度劳累情况下极易发病,严重情况下会危及患者生命,同时由于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易反复特点,极易引发患者产生负性情绪,对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均造成影响[1]。为了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亲情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调查对象均随机选自2015年5月~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老年患者,在随机数字表法作用下均分为各3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3~72岁,平均年龄(67.5±1.5)岁,病程6~17年,平均病程(11.6±1.7)年;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65~71岁,平均年龄(67.6±1.4)岁,病程8~15年,平均病程(11.5±1.2)年。两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体征监测,常规健康宣教,讲解日常注意事项,叮嘱患者遵医用药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接受亲情护理。心理护理:采用亲近温和的语气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解答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利用康复案例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同时向家属讲解亲人支持与鼓励的重要性,在开展护理工作前,重视介绍护理操作的作用、目的,采用鼓励性语言对患者进行安抚;健康宣教:利用宣传手册、视频等方式直观讲解疾病知识,在讲解疾病知识的同时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相应的急救方法与护理重点,介绍血压监测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血压监测方法;生活护理:加强饮食、用药干预,将应减少食用的食物以及适宜食用的食物用书面形式告知患者,并依据患者饮食喜好制定饮食计划,利用订闹铃的方式与家属共同监督患者按时定量用药。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对比结果采用t实施检验,检验值P<0.05分界值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护理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得到有效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s)

组别 n 发作频率(次/周) 发作持续时间(min)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8.46±1.24 3.18±1.02 6.25±2.09 4.32±1.27观察组 30 8.37±1.28 2.02±1.13 6.23±2.16 2.71±1.54 t-0.277 4.174 0.036 4.418 P-0.783 0.001 0.971 0.001

3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老龄群体的高发疾病,目前临床多采取药物治疗。由于疾病反复难愈、疾病发作造成的疼痛极易诱发患者产生负性情绪,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受到影响,因此开展适宜的临床护理方案在提高治疗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本研究中,观察组接受亲情护理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此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可能是亲情护理通过重视改善患者的状态,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通过使用鼓励性语言、重视倾听患者感受,使患者真正感受到关心与鼓励,获取有效的社会支持

综上所述,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期间开展亲情护理干预,有利于取得更加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病程亲情心绞痛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亲情故事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