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课研究性学习的应用策略

2018-12-03张秀芳

职业·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

张秀芳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我国近年关于新课改的一门重点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发展,研究性学习的兴起符合这一发展趋势。教师必须顺应潮流,迎接挑战,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将“填鸭式”教学转化为研究性学习。因此,本文从研究性学习特点、研究性学习现状以及相关的方法对策三个方面来探讨物理课研究性学习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物理研 究性学习 应用策略

要想培养素质型人才,就必须重视创新教育,改变学生一味接受知识和积累知识的局面,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对于创新精神的提高和实践能力增强上,发挥学生主导作用,使其自己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共性中寻找个性,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以此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探究性

在探究性学习中,最重要的特点肯定是探究性,主要是学生占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学生自己去确定学习的主题。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单方面教,学生单方面接受,而是变成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通过自主探究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中间也有教师的指导。如果学生自己无法发现问题,教师最好不要直接指定教材或知识点让学生记忆,可以通过一些案例或背景来引出,但最终的解决方法还是要學生自主完成。这中间教学的主体已经变成了学生,从这里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而是让他们有学知识的能力,让他们能将知识和能力一起掌握,学习的方法也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记忆和理解,可以通过科学实验、观察、讨论等完成学习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素质型人才的培养。

2.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在新课改中是被称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既然想获得创新能力的提高,只看书本上的内容是没办法得到太大的提升的。对于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本就定位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多方面,书本也只能算是间接经验。对于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需要他们自己通过各种实践方法来找到答案。不管是科学实验还是查阅资料,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行为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能力的提高,本就是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学生通过实践进行研究,不仅能加深知识的记忆,同时能得到了解决问题的直接经验,从而为学生的社会能力提供无限的可能性。

3.开放性

在现实生活中,一切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事情都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的内容。所以开放性在学习内容、师生关系、组织形式上都有体现。首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内容不受限制,不再局限在课堂,还可以拓展到课外,研究方法也变得多种多样,更加灵活实际,不再是光在书本中找答案。其次,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担当了引路人的角色。师生关系变得平等民主,师生之间也有了比起以前更为开放的对话。再次,研究的组织形式不再是从前的班级集体化,研究性学习允许学生可以是多样化的合作学习,也可以是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给予了学生很大的空间。学习过程变得很自由,更大程度上体现了开放性。

二、物理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教学观念认识有困难

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听讲记忆的模式已经持续了很多年。面对研究性学习的新思想,有些学科类教师或者是老教师已经习惯了“填鸭式”教学的方法。他们在短时间内还没有办法适应,既不会拒绝这种教学方法,也不会主动接受,选择消极性备课,甚至认为这种方式给自己的教学课堂带来了麻烦,会担心学生的成绩受到影响,降低课堂效率。学校部分领导对这方面也认识不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默许教师继续原来的教学方式。不仅仅是教师,有些学生对这方面的观念认识也有些偏见,尤其是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认为高分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掌握知识才是第一要务,不需要那些额外拓展的活动或者科学实验,只要背过物理原理就好,从不注重实践性。而家长和社会方面则是更不理解研究性学习。他们不像教师一样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可以说是完全不了解的。他们所能关注到的孩子在学校方面的表现基本是靠一张成绩单,很多学校进行的活动在家长的眼里是不务正业,带着孩子瞎玩,自然是无法配合学校工作的。

2.教学模式生搬硬套

对于新兴的研究性学习,很多教师认为自己的能力没有办法胜任,所以教学内容还是会选择以传授知识为主,对于实验教育科研等活动进行得很少,进行得有些困难,而且教师更加注重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会专注于教材应该怎么教,这样一来会更加提倡“接受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原理,而忽略了学生的发展性。研究性学习已经是现在无法避免的教学发展趋势,因此,有些教师就将“接受式”教学包上了一层研究室学习的外壳,用“发现问题一提出问题一自主探究一解决问题”的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可实质还是知识的大量灌输,还是没有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起来。这样迫于压力进行的教学,学生不仅不会得到探究能力,可能连原本的知识传授的效果也无法达到。

3.教学环境差

教学环境其实可以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差就是指学校对于课程的组织管理不合理,学生的课程过多,对于知识的掌握要求高,同时作业量也大,无形中增添了很多压力,光是应付功课就已经相当疲惫,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拓展自己的兴趣,减少了参加课外活动的机会,更不要说是花时间去探究。物理本就是一门需要去花时间探究的学问,连时间都没有,又怎么实现研究性学习。而“硬环境”差主要就是学校的资源差,图书、计算机、仪器设备、实验器材等不足,学习的资源有限,教学条件也不先进,尤其是物理还是经常做实验的学科。研究性学习很多时候都是分小组来进行探究,同一时间不同的小组进行实验,学校学生人数众多,有些实验器材设备就无法满足活动的需要,无法兼顾到每个人。当学生需要进行社会调查的时候,为了人身安全应该有教师跟随,可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分组或个人调查,没有办法保证都有教师的陪同,会影响实践活动的进行。

三、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要学会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教育进程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教师要将以学生为本牢记在心,秉承师生平等的理念去教导学生;要学着走下讲台,走出教室甚至走出校园,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根据教育格局变更已有的知识结构;要看到学生的发展潜能,不要给自己和学生灌输高分思想,要树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念。学校领导也要重视对于教师的培训,以帮助教师度过不适应期。学生要自己转变学习方式,改掉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自己根据兴趣主动研究探求知識,依靠自己去解决问题,重视直接经验,从以前的单一化学习中脱离出来,进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要贯彻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特点,不再只从书本中寻找答案,而是在实践过程中去获取知识和能力。同时,学校应该通过各方面进行宣传,争取家长和社会方面理解和支持。独木不成林,只有获得各界的认同才能真正实行研究性学习的效果,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要想突破教学模式的僵硬化,首先要主动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局限于自己的物理学科,而是要突破学科的范围,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在研究性教学改革前,物理一直是很枯燥且乏味的,因为一直是在进行接受式教育。物理的研究性学习也不用完全抛弃以前的教学方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先的让学生进行课前自主预习可以改成假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课题进行研究,让学生明确目标。教师在课堂上有重点地进行教学,对待每个学生的观点进行不同的指导,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到最后再进行物理规律的揭示。对于物理,教师还可以开辟多种学习的渠道。物理和科技是分不开的,可科技是永远在进步的,几乎每年不变的教材是无法满足这一需求的,这就需要教师去不断补充知识,以弥补教材落后于当代科技水平的状况,然后通过做实验等具体的活动让学生去掌握相关知识,强化思维。

3.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软环境”和“硬环境”是都需要好好调整改善的。对于“软环境”,可以调整课程结构,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不能忽略掉本质的知识基础。对于物理来说,可以增加实践类的课程,可以去做实验或者参加社会活动进行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和一些企业合作,提供给学生能够实践的平台。对于教师的评价也要变得比以前全面,不能让教师一味地照本宣科,忽略掉能力培养的过程。同时,对于物理探究性学习这样的课程,必须强化“硬环境”,完善教学资源建设,学校不能对设备吝啬,该有的计算机、实验工具、多媒体等学生需要的设备都必须及时更新。图书馆的资料也要尽可能完善,做到时时开放,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

四、小结

对于物理课研究性学习,它的真正含义其实就是想通过自主探究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潜能,唤醒他们的学习热情,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仅是物理学习,研究性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自己发展的能力,这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教育的时代精神。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多媒体的策略
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微课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试论网络时代背景下加强企业党建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