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教学软件的实践应用

2018-11-29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实验小学校丁艳红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6期
关键词:教学软件做题错题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实验小学校 丁艳红

一、教学软件(APP)应用中的优势

1.个性化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常被教育人津津乐道的强调学生个性化学习也曾遇到现实中的实施瓶颈,但教学软件(APP)的应用打破了这一瓶颈,并为学生个性化教学开创了新途径。

在教学软件(APP)应用过程中,老师们可以针对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推荐例题,布置作业,指定题量,并通过教学软件(APP)生成学情反馈,及时调整学习进度,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学扎实”,学习能力欠佳的学生“不掉队”。

例如在苏教版数学教材中设计了多次实践活动,以往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全班同学一起操作实践,然后教师引领说说体会再总结。其实老师们还可以选择利用教学软件(APP)来实现学生课后多次实践、记录收集数据、自我反思等。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分配操作任务,这样实践成功率较高,在操作过程中还可以采取影像记录方式,让学生可以反复观察,不断调整和修正。对于分析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分配分析和总结任务,形成电子汇报,可以多次提交给老师,老师也能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及时回复并提示学生如何修改报告,形成良好的教学循环。

2.隐私性强

在教学软件(APP)应用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都可以放心地彼此对话,例如学生在应用教学软件时,无需顾虑自己的成绩排名,可以真正将自己学会的知识灵活应用在老师布置的练习中,更可以坦荡地将自己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暴露在老师的面前,这样老师就能有针对性地点评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并及时帮助学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学习技能。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在与老师的一对一教学中真切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更能树立起学生挑战自我的信心。

3.评价机制到位

就日常课堂教学而言,老师评价学生仅限于课堂提问或者回答后,更宽泛一些来说,在老师当面批改学生作业时,才会对学生的作业做出及时的具体评价。大部分的评价都是在评讲作业时和分析试卷时完成的,此类评价对学生个人而言针对性不强,有时会因评价不及时导致有些学生甚至已经忘记做题的思考过程,让此类评价成为无效评价。

由于教学软件(APP)的应用是针对教师和学生个人的教学互动形式,老师在学生完成每次作业后,都能准确查看到学生的正确率以及用时,这时老师就可以直接运用“语音点评”和“视频指导”来对学生做出及时评价。老师的点评只有学生个人能看到和听到,既有针对性,又不至于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当然,教学软件(APP)将评价机制设计成了双向互动模式,学生也可以通过此类互动模式向老师发出指导请求。随着4G、5G时代的到来,老师对学生的校外指导变成了常态,我想,这么好的教学手段必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推广。

4.寓教于乐,形式多样

教学软件(APP)包含了所有能帮助人们在移动端进行学习的工具,所以种类庞杂,功能丰富。虽说大多数教学软件(APP)带有很强的辅助性,但由于设计者希望通过注重趣味性,与学生心理和需求都比较贴近,根据用户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软件(APP)从字词记忆、外语提升、学科助手到时间管理、课程管理、学生社交等无所不包,每一个学习的小需求都代表着一大群用户的需求。学习的同时增加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学生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现教学软件(APP)加入了游戏元素、个性化的UI、社交账号的关联等等,尽管教育是一件严肃的事,但寓教于乐显然更符合当下90后和00后的需求。

二、教学软件(APP)应用中的不足

虽然教学软件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许多短板,但是在教学软件(APP)的应用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和完善。

1.家校互动不足

大部分教学软件(APP)在开发专业知识教学时,忽略了教学是需要家庭、学生、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成功的。因此,为教师和学生搭建教学平台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家长的督促、配合作用。

目前我们的解决方式是运用其他社交软件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和互动,这样就能形成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及时完成任务,教师及时做出评价并向家长反馈的三方互动教学模式。

2.过程记录不足

教学中,尤其是数学教学中,重点在于学生是否理解知识,能否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练习之中,因此,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做题痕迹都是老师确定下一步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依据。但是现在的大部分教学软件(APP)练习中都只记录了学生的最后答案,缺少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做题痕迹的记录。我们的老师想出了所谓“土洋结合”的解决办法,让学生在应用教学软件(APP)的同时拿出草稿本,将思考过程和做题痕迹记录在纸上,方便老师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

3.错题生成不足

在数学教学中,错题集对于学生学习自我调整很有帮助,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往往因为作业时间不充裕,没有时间将错误的题目重新抄写,整理、归入错题集,大部分学生就将整理错题集的任务丢弃了。但是作为老师,我认为错题集整理工作对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而就目前的技术而言来看,这项工作完全可以依赖教学软件来完成。

4.娱乐与学习兼顾不足

娱乐与学习的平衡难以掌控,是目前市面上教学软件(APP)的软肋。毕竟学习需求的主流群体还是学生,特别是年龄偏小的学生,自制力比较差,而大多数针对学生的APP为了增加用户粘性,加入了较多的趣味性元素,要掌握APP中娱乐元素与学习之间的平衡点,难度系数很大。好玩的APP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不好玩的APP又不能主动吸引学生,如何在吸引学生的同时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教育类APP还需要继续探索。

三、教学软件(APP)开发的方向和前景

综上所述,教学软件(APP)的开发更需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到如何解决教师工作中的低效模式,充分利用开发教师的碎片时间,降低教师机械化工作的成本,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我认为在教学软件开发中不能一味追求化繁为简,有时也要遵循数学教学中的科学方法,适当增加书写功能,毕竟学生写一遍能帮助强化长时间的记忆,对学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用。

猜你喜欢

教学软件做题错题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练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一次函数”易错题
浅谈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制作关键技术
虚拟仿真软件在分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学反应热计算易错题点击
“机械运动”易错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