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见血气标本采集部位的比较

2018-11-28郎萍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9期
关键词:血气分析桡动脉

郎萍

【摘 要】目的:探讨血气分析动脉血标本采集的部位选择,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方法:对从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采血的成功率、血肿发生率、皮肤瘀青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选择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三个部位采血各有优势。结论:在抽取动脉血标本选择采血部位时,应评估患者当时的全身情况及局部情况,灵活选择,提高动脉采血成功率,减少误差,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血气分析;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9--01

血气分析是判定呼吸衰竭和各种抢救治疗措施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均有重要意义[1]。临床常须动态观察其数值变化,因此,同一患者也常须反复多次采血。血气分析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这就需要临床医学工作者更好的掌握动脉采血的部位、方法才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常用的穿刺采血部位有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做好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是保证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准确的重要前提,同时也可减少操作过程中患者的痛苦。

l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急诊病房及ICU监护治疗需采取血气标本的患者共442例,其中男308例,女134例,年龄65~80 岁,平均(71.25±5.7)岁。随机分斯组,分别从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采集血标本。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与结果

2.1 用物准备

治疗盘1个,BD公司的一次性动脉血气采血针1具,安尔碘消毒棉签,棉签,棉球,污物盘1个。

2.2 心理准备

护理人员树立自信心,消除紧张情绪,操作前调整心态,做到沉着、冷静。向患者讲解操作的目的,并给予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患者的紧张可引起过度呼吸,通气过度是血气误差的一个主要原因,可使肺泡通气量增加,造成pCO2降低、pH增加、pO2增加。采样前患者应处于稳定状态,保持患者平静呼吸状态,并且通风状态也应稳定。

2.3 操作准备

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穿刺动脉,一般选择肱动脉、股动脉、桡动脉。穿刺前检查血气针有无漏气,把针栓抽到1.5 mL处放回治疗盘备用。

2.4 操作方法

2.4.1 股动脉穿刺:

患者取平卧位,被穿刺侧下肢外展,肥胖者臀下垫小枕,在腹股沟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常规消毒皮肤及操作者左食指和中指,用左食指腹和中指腹触到动脉。穿刺点在两手指腹中间指印点,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90°穿刺,进针一次到位,采血量到1.5 mL时拔出针头。左手用棉球按压穿刺点5—10 min,右手将针头插入橡皮塞内,轻轻旋转注射器,摇匀标本,立即送检。

2.4.2 肱动脉穿刺:

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手臂伸直稍外展,食指由肘窝近心端向远心端方向触摸肱动脉,在肱动脉搏动最有力处做一标记,常规消毒肘窝部皮肤及操作者左手食指和中指。用左手食指腹和中指腹固定动脉两侧,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肘窝皮肤呈45~60,待血涌入针管内1.5 mL时拔出针头。左手用棉球按压穿刺点5—10 min,右手将针头插入橡皮塞内,轻轻旋转注射器,摇匀标本,立即送检。

2.4.3 桡动脉穿刺:

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上臂伸直稍外展,食指在前臂下1/3处桡侧腕屈肌腱与桡骨茎突之间触摸,在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做一标记,常规消毒皮肤及操作者左手食指和中指。用左手食指腹和中指腹固定动脉两侧,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呈45~60,,穿刺完毕后拔出针头,左手用棉球按压穿刺点5~10 min,嘱患者及家属紧压穿刺部位5~10 min,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将针头插入蓝色方体的皮塞中,如果针筒中有气泡存在立即缓慢推动针栓,将气泡排出。让肝素与血样充分混合,将动脉血气针置于掌心搓动1min。标本立即送检并在15 min 内完成血气分析。

2.5 结果

本组不同穿刺部位采血成功率结果见表1。

3 讨论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股动脉组89.1%,桡动脉组86.6%,肱动脉组85.8%。血肿发生率,股动脉组10.2%,桡动脉组2.5%,肱动脉组3.7%。皮肤瘀青发生率,股动脉组12.9%,桡动脉组5%,肱动脉组6%。

①从三种部位采血对病人的体位要求来看,股动脉需暴露部位较大,易造成病人寒冷,因此临床许多清醒病人不愿配合,且对于肢体活动度不好的病人,股动脉不易外展,不能很好地选择操作部位,而桡动脉与肱动脉属体表暴露,便于采血操作。

②从进针角度来说股动脉最易掌握,因此,股动脉处采血成功率一般高于桡动脉与肱动脉,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肱动脉是除股动脉以外,较其他采血部位最宽大、搏动最好的动脉,血管易于定位,采血成功率高。

③从操作所需时间来看,股动脉采血所需按压时间远多于桡动脉及肱动脉,因此,采用桡动脉及肱动脉则可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④对病人的不良影响

桡动脉:与股动脉比较,位置表浅,皮下脂肪少,利于压迫,不易出现血肿,但穿刺时由于血管管腔细易于滑动,使得穿刺成功率较股动脉低,易造成重复穿刺,而长期反复穿刺亦容易造成瘢痕组织增生及形成血腫。

股动脉:穿刺部位较深,有出血不易立即发现,易逐渐形成血肿,当病人属于被动体位及肥胖病人时,穿刺有困难,长期反复穿刺,血管内壁易致瘢痕组织增生,影响血流通过,从而影响整个下肢的血液循环,对病人的影响较大。

肱动脉:肱动脉解剖位置比较表浅,搏动明显,操作方便,不受体位限制,患者也易接受。

4 总结

3.1.1 股动脉:

因股动脉较粗,动脉压力相对较高,手感搏动强烈易见回血,成功率高。缺点是股动脉位置较深,解剖位置复杂,周围神经血管比较丰富,与股静脉紧邻伴行,操作中如果判断不准或患者烦躁不安就有可能误穿人股静脉。另外暴露患者隐私部位,清醒患者不乐意接受,此时护士要耐心做好心理疏导,多人病房应放下隔帘,用关心的语言、轻柔体贴的操作,让患者充分感受到被人尊重、关心、理解的人性化服务,愉快地接受穿刺。

3.1.2 肱动脉:

肱动脉解剖位置比较表浅,搏动明显,操作方便,不受体位限制,患者易接受,成功率较桡动脉高。缺点是患者可直视,易造成恐惧情绪,在穿刺前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让患者了解血气分析对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性;操作前充分评估血管,使用安慰性的语言,使患者在心理上达到最佳状态,对穿刺者充满信任,这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恐惧感。

3.1.3 桡动脉:

桡动脉解剖位置更浅且易固定,按压能有效避免血肿形成,操作最方便。其缺点是局部肌肉难以固定,容易穿透血管,甚至伤及骨膜,患者疼痛明显。在穿刺时,对循环不良的患者可局部热敷,也可在手腕下加枕垫,将患者手臂伸直.略向外展;手掌面向下压,手掌背曲呈反弓状,使穿刺皮肤自然绷紧,突出暴露穿刺点,此时桡动脉血管亦被拉直固定,穿刺时不易滚动,而且桡动脉也更接近体表,易把握进针深度,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就患者而言,清醒患者更愿意接受上肢穿刺。肱动脉与桡动脉比较,一般患者从心理上容易接受肱动脉穿刺,(认为与静脉采血类似)。就护士而言,肱动脉血管较桡动脉血管粗,穿刺成功率更高。但桡动脉也有其优点,穿刺处渗血少、止血容易,血肿发生率低。而股动脉因其血管粗壮,血流丰富,行穿刺采血术具有易定位,取血快速等优势。

在临床上,动脉采血用于血气分析已经是非常常见的一项技术操作,因此需要护理同仁们加强基本功训练,熟悉各动脉的解剖位置,熟练掌握动脉采血的操作方法。而选择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穿刺采血各部位各有优缺点,需对患者当时的全身情况和局部情况全面评估,灵活选择采血部位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误差,减轻患者痛苦,从而有效的减少护士的操作时间,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更多的时间。

参考文献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6.110.

郝素文,侯丽敏.介绍一种桡动脉采血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510.

吴燕民,孟凡云.提高动脉穿刺采血成功率的护理体会[J].职业与健康,2007,23(12):1078.1079.

臧小芳.2种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方法比较[J].中国护理杂志,2006,22(2A):47.

王英,秦春芳.血气分析检验结果的影响及控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7):832.833.

张洪涛,李红岩.刘敏.血气分析标本采集中应注意的事项[J].山东医药,2005,45(29):69.

蔡有兰.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部位探讨[J].重庆医科出版社,1998:275.

費建平.伏针法提高桡动脉穿刺置管成功率的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3):497.

猜你喜欢

血气分析桡动脉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外周血管有哪些并发症该怎么处理
远端桡动脉穿刺术,开辟介入新通路
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行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观察
不同手术切口方式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肺水肿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影响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
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452例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