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文化背景下二语习得探究

2018-11-26陈丽敏

校园英语·下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思维模式二语习得文化背景

【摘要】随着教学方式由传统的“满堂灌”“教师教、學生学”到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学、学习中获得更多的自主能力,同时学生自身的各方面因素都对英语的学习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习者年龄与性别、学习背景及动机、语言学习能力及策略等对二语习得的过程与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人从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出发,讨论不同文化背景对于二语习得的影响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二语习得;文化背景;思维模式

【作者简介】陈丽敏,信阳广播电视大学。

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nge Acquisition)研究发展为一门独立且交叉的跨学科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跨学科性主要体现在第二语言习得(SLA)研究与心理学、教育学、神经学等学科的结合。20世纪50年代,二语习得(SLA)研究主要致力于对比研究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在语言习得理论(Languange Acquisition Design)及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的基础上,将第一语言(即母语)与第二语言(SL)进行系统语言层面的对比,综合分析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SL)学习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二语习得(SLA)的研究中心逐渐转移到第二语言的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和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nge Theory)。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聚焦于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错误,学习者往往有错必纠,有错必改。中介语(Interlanguange)是介于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之间的一种语言,它不仅标志着二语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效果及学习程度,而且给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召开的应用语言学第六届联会宣告了二语习得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问世。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其他学科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语习得研究逐渐发展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如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交叉学科。二语习得从开始的重视教学法,忽视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对比分析研究(Contrastive Analysis),随着二语习得跨学科的不断深入,学习者主体地位显得格外重要。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的象似性和差异性对第二语言习得也会产生影响,也就是我们说的语言迁移(Languange Transfer)。当母语与与第二语言之间相似度高,学习者二语习得过程便会依照母语的语言规律去习得新的语言相对比较容易,习得较快,我们称之为正迁移(Postive Transfer)。相反,当母语的语言知识与第二语言有较大的差异性时,学习者二语习得过程要不断克服这种差异性的干扰,学习过程相对较困难。不过,两种语言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正负迁移同时存在于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当然二语习得的过程不仅取决于第一语言的影响,还有来自其他方面的因素,如学习者认知的差异,学习者学习环境,甚至学习者母语的水平也直接影响着第二语言习得的效果。母语水平高、表达能力强的学习者在学习与母语相似度高的第二语言时,其学习的效果更能举一反三。通常母语运用能力强的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也会表现出很强的语言水平。因此,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母语中的相关知识为第二语言习得提供经验或者参考,更要利用“身临其境”的方式,让学习者充分体验母语者的语言氛围,提高二语习得的效率。

正如母语语言知识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的影响一样,在日常交际中,学习者母语的文化背景及知识也会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是文化迁移。学习者运用母语的文化特点去套用第二语言的文化背景,往往会造成尴尬的现象,甚至曲解说话人的意图。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者在语言习得的基础上也要了解第二语言的文化背景,第二语言母语者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关系等。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我们在了解第二语言母语者的文化,还要运用其进行跨文化交际,只有这样第二语言习得才能达到与第二语言母语者进行日常沟通、交流的目的。在实际交际中,由于学习者母语文化已根深蒂固,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很容易把第二语言语境建立在母语背景之下,导致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负迁移。这就要求学习者不仅要熟悉本国的文化,还要将第二语言的文化差异与母语文化区分开,以免进入文化负迁移的误区,进一步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因此,在英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语言也就是英语与母语(即汉语)之间相似性也就是语言的正迁移来促进学生第二语言的习得;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当多留意第二语言(即英语)与汉语母语间的差异性做好对比、分类,进行强调,预防学生学习过程中受到语言负迁移的干扰。另外,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即学生)在课外时间应当多涉猎母语文化方面的知识以及第二语言文化知识,在积累相应的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将第二语言(即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融入到英语当地文化背景下,学习者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否则,仅仅在母语文化背景下学习英语语言知识也不能达到与第二语言母语者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胡壮麟,刘润清,李延福.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3]胡壮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习得[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4(4).

[4]文秋芳.二语习得研究方法35年:回顾与思考[J].外国语,2004,(4).

[5]王立非.国外二语习得研究新进展[J].国外外语教学,2002(5).

猜你喜欢

思维模式二语习得文化背景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分析
逻辑创新的思维模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迁移影响实证研究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哈哈镜
哈哈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