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高职体育课程融入礼仪教学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8-11-26韦志辉

运动精品 2018年5期
关键词:观赛课程内容礼仪

韦志辉 苏 婧



广西高职体育课程融入礼仪教学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韦志辉1苏 婧2

(1.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广西 南宁 530023;2.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文章分析广西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的必要性,介绍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礼仪教育时应树立的任务和目标,为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提出理论建议,在符合构建课程内容原则的基础上罗列出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礼仪教学;课程体系

礼仪是维系社会正常秩序所遵循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交往中表示友好和相互尊重的文化形态。随着体育教育逐渐得到国家的重视,人们也开始不断地发掘其深层的文化意蕴,在体育活动当中人们已不仅仅将竞技运动看成一种简单的比赛,还更多地关注了比赛过程中各种行为规范与文化礼仪的交流和碰撞,故而体育活动中还蕴藏着特有的体育礼仪教化功能。在当前广西高职院校学生行为礼仪意识普遍淡薄的形势下,如何利用体育教学将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体育礼仪文化对学生进行礼仪思想渗透将是一个开创性的课题。

1 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的现实意义

1.1 提高道德水平,维护自身形象

遵循礼仪规范能提升学生自觉自律的意识形态,能美化和维护个人的良好形象。如社会交往一样,体育活动中的服装、礼仪、行为、规则等也都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和文明程度,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从体育活动入手可以教会学生如何优雅地表现自我,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约束自我的习惯,进而提高道德修养,美化和维护自身形象。

1.2 培养礼让意识,增强沟通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往往建立在彼此的相互理解和礼让之上,可以说礼让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前提。在体育运动中经常发生不少的肢体接触和碰撞,运动员之间较为容易产生矛盾,此时如果能用鲜活的例子和常用的礼仪手段来化解冲突则会比死板地教授生动和深刻得多。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利用案例渗透礼仪知识能让学生对情境容易有代入感,并且能够灵活地举一反三,从而做到在现实中有“礼”对抗,以“和”为主的竞争环境,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和谐地体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形成融洽的相处氛围。

1.3 端正观赛态度,发掘运动之美

当前体育比赛已经深受大众喜爱和追捧,但在人们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时却往往忽略了作为一个观众所应当具备的礼仪素质。在体育竞赛中观众不仅仅是旁观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他们的观赛习惯能为运动员提供重要的心理影响:有序的助威和言语能够为运动员激发斗志鼓舞士气,而不当的行为却会影响运动员的正常发挥甚至使比赛中断,一些恶劣的行为更是会令原本精彩的体育赛事蒙上污点。所以通过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礼仪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场合感,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观赛修养,从而能获得最好的观赛体验,在更为完美的角度欣赏到体育竞技之美。

2 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礼仪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鉴于当前广西高职院校中学生礼仪素质缺失严重的现状,渗透于体育教学中的礼仪教育目标应该定位为:将礼仪规范知识承载于体育运动或竞技比赛当中,令学生在参与和享受运动的同时受到体育中固有的礼仪规范的洗礼并潜移默化地迁移到他们日常生活习惯当中,使他们能够通过体育教育知礼、懂礼和用礼,帮助学生成为有素养、懂规矩的文明型人才。

高职体育教学面临着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其承担着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运动技能习得和强健学生体魄的主要任务,所以要从体育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就要从这三个任务主线出发进行培养。首要任务是应用体育运动中的特殊礼仪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其次是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礼仪知识和运用场合;最后要在体育强身的基础上完成对学生识大体懂规范的综合素质培养。

3 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礼仪教育课程内容构建的理论基础

3.1 课程内容的界定

体育礼仪这个概念目前出现的次数不多,大多数研究认为体育礼仪是指为了体现体育活动中的公平以及敬人原则而在赛事中运用的各种行为规范、着装和礼节等。笔者认为体育礼仪的内涵是指各种体育运动中所含括的特殊仪式礼仪、观赛礼仪、参赛礼仪、运动服饰和体育标识等具体行为的外在体现。所以关于课程内容的界定,笔者更倾向于把体育教学中的礼仪课程内容看做一种静态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要解决“体育礼仪是什么”的知识内容。

3.2 课程内容的特征

一普适性特征:体育礼仪课程其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体育领域,而应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社会交往形成普遍的指导意义;二德育性特征:礼仪内容的知识教育属于道德方面的教育范畴,所以应该具有德育性;三规范性特征:用体育运动中的规则和实例来渗透礼仪知识实际上就是在宣扬一种行为规范;四美育性特征:体育运动中的礼仪要求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员注重仪容仪表,能通过体育特有的行为和规范去演绎或欣赏体育之美;操作性特征:用体育教学灌输礼仪知识需要在体育活动的践行当中进行,所以必须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六:时效性特征:体育活动中的礼仪趋势会随着时代的更迭不断演变,所以课程的内容也需要实时更新,把握住礼仪信息的主流。

3.3 课程内容构建原则

首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兴趣为原则。体育教学中的礼仪知识传授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对学生未来身心健全发展的培养,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前通过体育礼仪学会并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同时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区别于一般礼仪课程的知识内容,应该以体育中特殊存在的竞赛礼仪、裁判礼仪、运动交往等学生感兴趣的题材为主,从而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其次,强调实用性原则。体育礼仪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要做到知行合一,知识的传授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是不够的,结合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进行实践操作才会使整个课程的内容更有代入感。所以,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从学生社会交往的融入方向考虑,在教学中加强操作和情景模拟等实践环节。

最后,突出体育文化传承原则。体育中的特殊礼仪是人们在长期进行的体育活动中衍化和发展形成的文化财富,更是体育精神和道德文明在体育活动中的外在表现。所以课程的内容不仅要传授基本的礼仪行为,更要挖掘体育礼仪中蕴藏的文化瑰宝并借此进行传递和弘扬。

4 广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礼仪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体育活动中的特殊礼仪种类繁多,却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用于体育课堂中的教学,所以设定教学内容时应该在符合构建课程内容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筛选,经过筛选后得到的重点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体育形象礼仪。体育形象礼仪包括仪容礼仪、着装礼仪、仪态礼仪、语言礼仪。这些礼仪行为对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且与学生的日常社交规范有着紧密相关性,所以应该列入教学内容。

第二,运动员礼仪。运动员是体育活动的主题对象,其礼仪行为指的是比赛期间运动员与体育活动相关人员的良性交流和互动,是体育礼仪中的重点内容。

第三,观众观赛礼仪。从比赛前的入场、到观赛直到赛后的退场是一门体现观众素质水平的学问,更是有效培养学生形成场合感的必修内容。

第四,不同体育项目的特殊礼仪。体育竞赛在长期的沉淀与发展中形成了各自项目的特殊礼仪文化,学习这些特殊礼仪能让学生进一步领略运动的魅力和体育的美感。

第五,体育仪式和运动标志。国际赛事中通用的体育仪式和体育运动标志是体育文化的重要标识,也是体育精神进行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这些内容能让学生认识体育运动的本源并将体育运动的精髓发扬光大。

[1]滕子敬.体育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45 .

[2]冉婷.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礼仪教育[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6.

[3]中国体育大百科(体育卷)[M].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2): 351

[4]黄寿军.体育礼仪教育及其实施的途径与方法[J].安徽体育科技,2003(12):14-16

[5]刘维俭.现代教师礼仪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

[6]赵红红.现代体育礼仪[M].杭州:浙江出版社,2007:2.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E Curriculum into Etiquette Teaching in Guangxi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WEI Zhihui,etal.

(Gu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Nanning 530023,Guangxi,China)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教改科研项目“广西高职体育课程融入礼仪教学的课程构建与应用研究”(2017zz24)。

韦志辉(1983—),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苏婧(1984—),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学、教育学。

猜你喜欢

观赛课程内容礼仪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观赏性体育迷不文明观赛行为的发生原因及对策分析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本届世界杯现场观众第二多
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