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安诗歌与汉乐府之比较

2018-11-20韩雪琳

北方文学 2018年33期
关键词:汉乐府比较

韩雪琳

摘要:建安诗歌与汉乐府民歌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为建安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汉乐府民歌的影响,建安诗歌无论在表现形式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有些许汉乐府民歌的影子,但是建安文人并没有很多对汉乐府民歌的喜爱和亲切感。但是无论是建安诗歌,还是汉乐府,都对后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直以来,从不缺乏有学者对两者进行研究,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此,本文就建安诗歌与汉乐府民歌的比较略谈。

关键词:建安诗歌;汉乐府;比较

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建安时期是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建安时期的“三曹七子”写了很多乐府诗,但是这些诗歌又不仅仅是对汉乐府民歌的模仿,它是对汉乐府民歌的发展和创新,本文通过比较建安诗歌与汉乐府来追溯建安风骨和汉乐府文化。

一、建安诗歌与汉乐府内容方面深度与广度的比较

建安诗歌的内容建立在汉乐府的基础之上,但是相比于汉乐府,建安诗歌又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扩展性。汉乐府通常以具体的生活细节或者现象来进行创作,而建安诗歌是表现某一生活细节或者现象的方面,其层面要更加宽阔一些,因而,建安诗歌更加深刻、生动和具体,比如建安诗歌和汉乐府中都描述反战思想的曹操的《蒿里行》和《战城南》,战城南是从乌鸦入手的,首先描写了对乌鸦的劝告,再引出对亡故战士的思念,继而作者以一个反问句来表达自己对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思念和惋惜。可以看出,《战城南》是通过乌鸦吃战死士兵的尸体来引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对战士的悼念和惋惜。而曹操的《蒿里行》就直接描述出了一个凄惨而又生动的战后场面,读完仿佛战后的情境就出现在读者眼前,将战争造成的悲惨画面描述的淋漓尽致,令人产生悚然而又悲壮的心情。由此可见,建安诗歌描述的场面更加宏大,曹操从广阔的视野入手描写了苍凉的战后景象来表达自己对战争的厌恶。而在表达精神上,两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王粲的《从军行·从军遐路》描述了一个士兵在战争途中思念家乡、亲人的情境,表达了战士生活的艰辛,但是战士为了国家愿意服从军令、服从战争,又表现了战士崇高的情操,表达了人们渴望祖国统一的美好景象,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景。总而言之,汉乐府民歌比较清新温暖,而建安诗歌着重于慷慨和凄壮,从而表现出了两个时代的社会特点和不同,因而,建安诗歌是在汉乐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有其独特的创新。

二、建安诗歌与汉乐府表达方式与技巧的比较

在表达方式和技巧上,建安诗歌也有其创新和发展,主要表现在文学样式和表达方式上。从文学样式来看,汉乐府虽然也有七言、三言和四言,但是仍然以五言为主,尤其是没有比较成熟的七言诗,而建安诗歌就有成熟的七言诗,如《燕歌行》,它是七言诗的定型之作,另外,从表达手法上来看,汉乐府更常用记叙的方式,多用比兴的修辞手法,其言语也比较质朴,建安诗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创新,因而建安诗歌更加细腻,更加抓住社会上的细节现象,并且言词华美,由此可见,相比于汉乐府,建安诗歌的内容美和形式美更加做到了有机结合。比如曹操的《陌上桑》,这首诗中蕴含了作者极大的想象力,创造出了华美的意境,并且展现出了一定的浪漫主义。在汉乐府中也有一篇《陌上桑》,这篇诗歌虽然在正面和侧面进行了结合,但是以侧面为主描绘罗敷的美丽,而曹植的《美女篇》不仅做到了正面和侧面相结合,还从人物的动静结合出发,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具体,将人物栩栩如生的描述出来,相比于汉乐府的《陌上桑》,《美女篇》就会显得更加细腻、动人,仿佛真正的美人就出现在眼前,《陌上桑》则只是美人的画像出现在读者眼前。另外,建安诗歌与汉乐府相比,不仅辞藻更加华美,对仗也更加工整,总而言之,无论在描述景象还是在描绘人物上,建安诗歌都更加细腻、生动,不仅是对漢乐府的创新,更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大亮点。

三、建安诗歌与汉乐府对后人的影响的比较

汉乐府主要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汉乐府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又为建安文学和新乐府运动等做了铺垫,因而,汉乐府是我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建安诗歌主要在创作手法方面给予了后人很多的启发,尤其是魏晋时期的风格,不仅是盛唐时期文学发展的基础,更对近现代的文学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是笔者从建安诗歌与汉乐府在内容上深度与广度、表达方式与技巧和对后人的影响三个方面做出了比较,表达了笔者对两者不同点的看法,可以看出,建安诗歌与汉乐府既有不可分割的共同点,又有各自的特点,建安诗歌是以汉乐府为基础经过大胆创新发展起来的新的种类,建安诗歌更加慷慨宏伟和细腻、生动,但是两者都对后期乃至近现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瑰宝,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都有其各自的作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张振龙.从语汇语句角度对《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再审视[J].知与行,2017 (7):184-190.

[2]吴大顺.曹植拟乐府的创作模式及其诗歌史意义——汉魏六朝诗歌传播研究之六[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3 (5):166-170.

猜你喜欢

汉乐府比较
长歌行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美育文化熏陶
从音乐民歌看雅俗文化的融合
从音乐民歌看雅俗文化的融合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汉乐府与杜甫的平民化书写
汉乐府民歌叙事诗的口头诗学特征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