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2025”视角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8-11-19王芳

现代交际 2018年20期
关键词:工科院校中国制造2025人才培养

王芳

摘要: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随着德国提出的工业4.0,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那么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呢?与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又有着什么必然联系?本文以此为视角,探究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 工科院校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0-0116-02

2013年8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对年轻人讲话中就提及了要全面小康社会靠什么实现,如果走粗放经营的老路,能源资源无法支撑。必须走出一条新路,依靠创新驱动。要发展实体经济,促进信息化、工业化融合。要把人才工作抓好,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

我国历来重视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是人才培育的主阵地,承担着教育、培养、训练人才的重任。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学生是学校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上乘的产品即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关乎产品的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可见,高等院校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需要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需要和国家的发展趋势相吻合。“中国制造2025”对于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当前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多数的高等院校,尤其是部分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是在工业化时期形成的工业型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培养模式基本上是由培養目标、专业设置、教育方式、学习方法、评价体系构成。从开始到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几经修正与革新,但是批量化、标准化的量产方法依旧没有大的改善,量产出来的工具性学生具有一定的模式性、简单性、机械性的技能。虽然能快速胜任一些工作,但也就是按照常规方式,从现有的知识体系中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另外,在人文、历史、艺术、心理等方面涉猎的知识非常匮乏,缺少创新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方法,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缺少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整体上看,现有工科院校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窄和弱。专业划分墨守成规,多以学科知识为主进行设置,过多强调了专业纵深,考虑到了专业、深入、尖端,弱化了对学科发展的广度以及多学科融合性等方面的考虑。这样的学生知识结构面窄,技能较单一,创新拓展能力弱,社会适应性弱。

(2)重和轻。许多工科院校按照培养计划、培养目标进行培养,重视理论教学与知识传授,轻视社会实践和操作技能。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书本理论知识较强,应用实践和动手能力较差,日常表现普遍比较呆板。

(3)僵和偏。现代大学的教育多是以灌输式为主的“填鸭”教学方法,即使运用多媒体技术,仍然没有改变老师“教”与学生“学”的授课方式,授课方法单一、僵化。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比较呆板、固化,评价指标设置片面、考量不合理。评价方法多采用学生评测、教学督导测评的叠加法,主观因素过大,评价结果不全面,存在偏颇,有失公平与公正。这样培养的学生基本是“死”学习,高分低能,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欠缺。

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

2015年中国有几个概念异常火爆,第一就是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二就是德国提出“工业4.0”;第三个就是“互联网+”。“互联网+”是巨大无比的概念,“互联网+”可以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零售”“互联网电子商务”等,而“互联网+制造”就是工业4.0。“工业4.0”是德国推出的概念,美国叫“工业互联网”,在中国则被称为“中国制造2025”,这三者本质内容是一致的,都指向一个核心,就是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将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中国制造2025”将是整个中国时代性的革命,推进中国进入新工业时代。

新工业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换言之,将来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人才的涵盖面很广,本文仅是指工科院校的培养出来的人才。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最大目标所在,即为“通才”。通才是指通晓多种学科领域的知识、能力,且能善于运用并在其范围内有所建树的人。在纵向上,学生要在某一学科进行纵深研究,强化专业领域知识;横向方面,学生还要涉猎一些人文科学,培养人文精神。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都会给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益处,否则只强调技术和职业化的训练而忽略人文内涵的拓展,其结果必然不会出现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而工科院校应该培养的是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方面,具有两种学科或者两种学科以上的综合型人才。此种综合型人才再配合本身具有的高级工匠本领即可成为国家将来需求的领袖人才,也是工科院校当前的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三、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一)地方工科院校培养人才的新要求

人才的定义有三个方面,一是指有才能的人,二是指才能,三是指人的品貌,三者综合成为人才。而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6月6日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表示人才是特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目前,网络上对人才的分类存在这样的说法,即将人才分类为人财、人材、人才、人裁四种。人财指的是有德有才的人,是公司和社会上的稀缺资源,能直接给企业带来效益,可以重用;人材是企业与社会重要的技术依靠,可以大用;人才指的是工作态度非常好,没有其他过多的自己的想法,但缺少高的技术能力的人,可以小用;人裁指的是无德无才之人,既没能力也没工作热情,可以不用或慎用。

从高校培养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职业类型以及环境待遇等多方面可以将培养目标分组织领袖型人才、业务专研型人才和操作技术型人才。组织领袖型人才具有几个显著特点:第一是他们的人格魅力非常强,目光远大,目标明确;第二是处理事情具有前瞻性,有敏锐的洞察力,有果敢的执行力;第三是沟通协调能力突出,善于整合资源攻克难题,多数是企业的高层领导者。业务专研型人才具有肯吃苦、耐寂寞、忍煎熬的性格品质,知识理论体系横向较窄,但纵向具有一定深度,善于利用知识体系进行深入专研。操作技术型人才具有几个显著特点:第一是他们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凸显;第二是他们的知识理论体系较为丰富,横向知识拓展有局限性;第三是他们的思想比较保守,创新能力不明显。

(二)地方工科院校培养模式的新途径

(1)选择生源多维度。高校录取的生源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在录取考生的过程中采取多维度标准,不仅要看高考总成绩,还要考虑一下各门课程的成绩。同时,也考虑学苗在其求学阶段的历次成绩表现。除此之外,也可以将学苗在求学阶段的参与社会情况以及参与第二课堂的情况,进行汇总,按照招考学校的需求进行选择性的参考,同时也将学苗在求学阶段的自我评价及教师对其的综合评价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依据。高等学校在招生过程若是采用此种方式进行录取,被录取的学生能更加客观、真实、全面地将自己反映给高校,高校更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学业规划,指导帮助其顺利毕业取得学业成功,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2)动静相结合教学。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动静结合起来。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调整,增加让学生参与并能够动手的实习、实训及实践课程,同时将预期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置于活动的教学课程中,根据教学发展过程作出有的放矢的调整。打破固有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方式,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这样,学生可以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同时引导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尤其是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检验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专长、挖掘创造力、锻炼适应力,培养冒险精神、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等。

(3)多学科均衡发展。目前,通识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模式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通识教育的主旨就是实现沟通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1]地方工科院校普遍缺少人文社科课程,而随着全球化问题日渐凸显,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很多高校开始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课程的比重,努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文理交融”模式、华中科技大学的“文史哲”模式和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模式”都是很好的参考模板。

(4)科学公正用考评。目前,诸多高校采取的考评是采取考试检验的形式,最终是否取得学位证、毕业证成为衡量学生毕业的标准,计算机等级证书、外语等级证书、各种荣誉证书成为证明综合素质高低的准绳。高校应科学公正地考评学生,可以采取全面性、阶段性、综合性测评体系。在考评其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兼顾其思想变化与进步情况;在考评其科目结业考试成绩的同时,兼顾其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态度与潜质;在考评其毕业考试与答辩成绩的同时,兼顾其每学期测试的成绩;在考评其其专业理论素养的同时,兼顾其实习、实训和实践中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地考评学生,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5)持续发展有创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相应的人的行为必将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在发展的过程中,高等院校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快、更准、更适合的理念培养人才,适应“中国制造2025”,甚至将来更大变革。

综上所述,在“中国制造2025”大的背景情况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标准,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更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随着环境改变而灵活变换,顺势而为,承运而兴,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湘祁.美国著名大学新生录取标准的多样化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4(4).

[2]潘懋元.21世紀:可持续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兼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J].教育科学研究,2001(2).

[3]杜庆军.新时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Z].http://www.rmlt.com.cn/2015/0327/379108.shtml,2015-03-27.

责任编辑:于蕾

猜你喜欢

工科院校中国制造2025人才培养
工科院校《概率统计》课程的几点教学体会
体育美学对工科院校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与出路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