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生命关怀视野下大学生生死观现状

2018-11-19刘景城郑智华

现代交际 2018年20期
关键词:生死观高校现状

刘景城 郑智华

摘要:大学生生死观现状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首先,大学生受到传统生死观的负面影响,忌讳谈论有关生死的问题。其次,高校生死观教育不足或缺乏。高校教育很少涉及生与死的具体过程、意义及情感体验等问题,传递给学生的价值信念又往往比较抽象、空泛,且多从人生理想的角度进行。再次,学校自杀预防机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因此,正确审视大学生生死认知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这是制定落实高校生死观教育的有效措施的首要环节。

关键词:高校 生死观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0-0018-03

根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的权威数据,自杀在我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1]而在大学生中,自杀已成为仅次于意外伤害事故的第二位死亡原因。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自残、恶意伤人的事件逐渐增多,从侧面反映了目前在大学生中的确存在无视生命、无视生命价值的情况,他们可能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思考,他们的生死观也许还没有他们的智力发育那样完善;更重要的是,现行的教育中也的确存在某些缺口,以至于许多大学生不能理性地、成熟地对待生死,理解生死的真正涵义。因此,正确审视大学生生死认知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这是制定落实高校生死观教育的有效措施的首要环节。

本文通过对广东十所高校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派发以及深度访谈(结果见表1),在此基础上揭示与分析高校大学生群体的生死观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生死观对大学生的生死观产生负面影响

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死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中国人对死采取回避的态度,注重当下的感性生活。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1]儒家文化重生轻死,把死亡问题排斥在生命视野之外,这是中国人忌讳死亡、恐惧死亡的文化根源之一。它影响着社会以及整个的教育,进而影响着我们的教师对待死亡的态度。部分教师对死亡问题一笔带过避而不谈,忽略生命的原初意义,忽略对生命本身的感受,忽略对有关死亡诸多细节的体验,例如自杀、死亡焦虑与恐惧等,从而简化了死亡问题,遮蔽了死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生死观,对死亡的悲哀与恐惧更无法得到纾解。

随着大学生阅历的增加、对生死问题的思索变得复杂,容易产生困惑与恐惧。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死亡恐惧感和死亡悲伤感方面,男女生的差异不大,但在死亡恐惧感方面,各年级的差异较大,一个总体的趋势是年级越低的学生对死亡的恐惧感越大,年级越高的学生对死亡的恐惧感越小。在面对死亡现象时,76.15%的大学生产生了害怕恐惧、惊讶难以接受、悲伤哀痛的情绪;参加葬礼时有61.54%的大学生表现出害怕、悲伤情绪;在听到家人或老师讲一些涉及生死的话题时,32.31%的大学生表示出不舒服、难以接受的感觉;18.46%的学生在生活中比较避讳“死亡”的字眼;16.92%的大学生害怕死亡。当问及大学生“如果你能够选择死亡的时间,你最能够接受的死亡时间是什么时候?”的问题时,有的回答说“自己愿意什么时候死就什么时候死是最好的”或是回避的态度表示“不想回答”等,这都表明大学生希望能够对死亡时间进行主观控制,因为他们心中存在潜在的死亡恐俱意识。选择“自己想死的时候”的有26.93%,选择“不死”的有15.38%。选择“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的有20%。

在传统生死观的负面影响下,人们不谈论、不思考有关死亡的问题,难以形成理性、科学的生死观教育氛围,导致学生无法获得正确的生死知识,缺乏理智面对生死问题的心态。对死亡产生了恐惧、害怕的心理,甚至有人认为“死亡”是解决问题的手段,生命是自己的,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等错误的观念。

二、高校生死观教育模式缺失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回避死亡问题,生死观教育在我国仍然是个盲区。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没有一整套系统的实施生死观教育的制度、模式,课程设计、师资培训、研究项目等也非常缺乏。有些教师认为与学生谈论“死亡”“自杀”的话题,会有教唆“自杀”的嫌疑,会诱发学生走向“自杀”,走向“死亡”。因此在课堂上很少对大学生进行生死观教育,学生很难在课堂上获得生死方面的知识。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反映教师讲授生死知识的情况是:“经常讲、很少讲、从来不涉及”三个回答分别占12.31%、75.38%、12.31%。假如我们的教育有设置生死观教育的体制、相关课程与教材,具一定相关生死专业知识的师资,那么学生就可以很便利地在课堂的学习中获取有用的知识背景,这对于他们正确对待生命与死亡的问题是绝对有益的。

大学生不仅难以从学校获得生死知识,在家里也很难获得生死知识。对“你的家庭成员(父母、祖父母等)有和你讲过关于生死的话题吗?”的回答如下:“经常讲”的仅有6.92%;“很少讲”的占22.31%;“从来不涉及”的有70.77%。这些数据很让人担忧:生、死是人生里不可回避的问题,每个人都会产生的疑问,更何况是具备一定思维与思考能力而又正在接近成人的大学生。他们已经无法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生死知识,满足其好奇心与求知欲,而最接近他們的家庭教育也没有很好地发挥其教育的作用。这是整个社会,包括各个领域里缺乏生死教育模式导致的。现实的社会环境,并没有缺少生死观教育的素材。只是没有一个制度、一个模式系统地以理论体系的形式将其贯穿起来,经人有意识地传授给每一个在校的学生或需要的人。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人都要遵循一定的制度模式,教育也不例外。学校与家庭教育都无法传授相关的生死知识,学生唯有转向社会上的书刊、电视、网络等媒体求知。而调查结果显示,大一、大二的学生对老师和学校教育的依赖程度比较大,而大三、大四的独立性较强;在男女性别差异中,希望“老师课堂讲授”的差别不大。对“你主要通过什么渠道获取有关生死知识”的回答中有61.54%的学生是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获取生死知识的。

没有正确生死观做依托,缺乏足够的识别能力和抵抗能力的大学生,很容易受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消极的思想观念所迷惑,例如一些教唆“自杀”的网站、凶杀暴力的网络游戏、压抑死亡音乐,渲染了自杀悲观厌世的情绪。归根究底还是由于生死教育模式的缺乏,导致无法对社会宣传凶杀、暴力的信息源进行有效的遏制。在965份有效问卷中只有30%的大学生知道什么是“生死观教育”,其中52%不清楚什么是“生死观教育”,而18%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可见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三、自杀预防机制效力不足

应试教育以开发学生的智力、灌注基础和应用知识为主,学校鼓励学生不断地去争取更多的荣誉,而对生死观教育、挫折教育、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关注甚少。问卷调查表明,导致大学生自杀的直接原因通常有:失恋、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关系不良、身体疾患、心理和精神障碍等。但是,学习竞争、就业竞争等的压力不是每个大学生都可能遇到的吗?为什么偏偏就那些人选择了自杀?这只能归咎于自杀者的心理承受挫折能力差,社会适应性弱,无法从困境中脱离,回归现实生活。同时,我们的教育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通过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后进入大学教育的大学生为何依旧如此脆弱而不堪一击呢?我们的教育告诉了他们怎么考试、怎么考高分,却没有告诉他们怎么面对突如其来的困苦。学生认为大学生活是美好的、快乐的,对面临的挫折困境没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当所有的一切压力与痛苦集中而来时,他们没有足够的背景性知识与经验告诉他们该如何应对,而错误的、偏颇的生死观让他们觉得死亡是对生活压迫的解脱。另一方面,学校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没有发现问题,适时适当地进行干预,给予帮助。对学生发出的一些危险信号没有足够的重视,任其自由发展,以致无法挽回。例如,在回答“你如何看待自杀与自杀者?”这个问题时,大部分学生表现出赞同和理解的态度,表示假如自己有克服、解决不了的困难时,或者也会选择自杀来摆脱困境,能理解自杀者选择自杀时的心境……这些解释大多都停留在对自杀者的心理层面的理解,并没有从理性的角度深入思索活着的意义和预谋死亡的代价,没有清醒和理性的思考,可以说这些都是很危险的信号。具体的数据如下:

在对自杀的看法方面,70.1%的学生认为自杀是有理由的;22.58%的人認为自杀可以解决问题;78%的学生认为自杀是懦弱的表现;88.6%的学生认为自杀是不负责任的。对问题“你有过自杀的想法吗?”的回答如下:30.06%的学生偶尔会闪现自杀的念头,13.93%的人时常有自杀的想法,表明他们在遇到生活中无法跨越的“坎”时选择自杀的几率比较大,这部分人是学校生死观教育的重点对象。55.47%的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自杀,表明这部分学生对社会适应性、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强。在产生过自杀念头的学生中,各年级的差异不明显,但女生的比例比男生略高。

以上数据说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生命意识薄弱,缺乏对死亡的正确态度,容易产生对生活的无意义无价值感。而学校、家庭教育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辅助,没有占领对学生进行生死观教育的主阵地,一些报刊、网络等媒体极易误导学生在困苦无助时作出轻生的行为。问卷调查显示,73.08%的大学生认为目前最大的压力是学习与就业,33.08%受人际关系与情感问题的困扰;也有产生“生活有什么意义?”“如何做人,生命的意义何在?”等的思考。而显然这些问题是需要有比较专业的知识、人生经验较丰富的长者或教师采取一个适当的方法进行引导、解惑的。但调查结果显示,当学生遇到烦恼的事情选择寻求朋友帮助的占53.08%;向老师、父母倾诉的分别占0.77%、7.69%;做心理咨询的仅1.54%,闷在心里的占6.15%;自寻途径解决的占51.54%。由此可见,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心理咨询机构并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与此同时,对突发的恶性事件,学校没有给予正面的引导与及时的援助。

综上所述,在生命关怀视野下审视大学生生死观的现状,发现其中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原因当中,部分高校生命教育的缺位与失效是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根据这些具体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优化路径,这是高校急需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曹日芳.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学术大会会议纪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6).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生死观高校现状
Dancing for theDead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弑他”与“自戕”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