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2018-11-14马立业

考试周刊 2018年95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高中体育新课改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体育也在不断打破传统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策略,提高学生体育活動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那具体教学中都有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呢?本文笔者结合自身体育教学经验,从趣味教学法、心理暗示法、团队训练法入手,探析了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育;教学策略;趣味教学法;心理暗示法;团队训练法

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重要阶段。高中体育,对于强健学生的体魄,健全学生的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它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打破传统,创新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对于高中体育,究竟又有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呢?本文笔者结合自身高中体育教学经验,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探析:

一、 心理暗示法,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

心理暗示法主要是通过外界的一些信息的刺激,从侧面来激发学生的潜意识,从而调节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潜能的方法。比如优美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情舒缓、放松,积极的语言可以使人自信、奋进等。在高中体育活动中,由于一些学生身体素质和意志力的原因,往往会对体育产生畏难心理。而心理暗示法,可以给学生一个积极的暗示,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状态,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

比如,在进行800米和1000米的长跑训练时,这是一个要求学生耐力的项目,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古典的音乐,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耐心。另外教师可以在跑道两旁摆放一些田径运动员的海报,让学生觉着自己在与运动员一起赛跑,让学生在潜意识里拥有运动员的自豪感,让这种自豪感激励学生不断前行。另外教师要多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尤其是一些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多运用表情、语言或肢体动作等来为学生加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另外在学生跑了400米之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已经跑了500米,再坚持一下就能到达终点,给学生一个“善意的谎言”,让学生放松心情,勇往直前。这些心理暗示都是积极的,让学生觉得我是运动员,我能行,我一定行,马上就成功了,这对于一些体育综合素质不强的学生来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

二、 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无论在哪个学科,都是不变的真理。在进行高中体育教学时,教师要多进行一些趣味教学,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比如游戏教学法,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把教学内容融入游戏当中,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玩中练习,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快乐感,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比如,在进行“跨越式跳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猴子摘桃”的游戏。教师可以拿气球当“桃子”,把“桃子”放在不同的高度,让学生去摘。每次每组派一名组员摘桃,摘完一轮,“桃子”升高一截,摘不到的就被淘汰,直到剩下最后一名,再换下一批人,最后,再让在初赛中胜出的人进行总决赛,然后教师再挑选出决赛中的前三名。期间,教师可以穿插一些有趣的语言来渲染气氛,又可以拿“桃子”来进行引逗,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并给出专业的指导。这样一个游戏式的比赛,没有正式比赛的紧张,又充满了无限的乐趣。对于最后胜出的前三名教师可以给予一些有趣的奖励,比如“猴子面具”,真正的桃子等。这样,通过“猴子摘桃”的游戏,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大大增加,在玩中就进行了体育锻炼。

三、 团队训练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体育活动中有不少的团队项目,比如篮球、足球等,虽然小学初中也有篮球、足球的课程,但高中体育课程中篮球、足球的专业性、技能性、对抗性更强,这就更需要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才能打一场漂亮的对抗赛。对于此类项目,教师要多进行团队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比如,在进行篮球项目的训练时,教师除了篮球赛基本规则的讲解以及传球、接球、运球和投球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外,还要教给学生比赛的战略战术。教师可以把学生组成比赛队,让学生在班内进行循环赛,运用团队训练法,让学生在循环赛中找到自己的优劣势及定位。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运用战术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教给学生如何与队友配合,来达到团队的最好状态,实现比赛的最终胜利。这种团队项目,考查的不仅仅是个人技能,

更考查的是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因此,团队训练比单独训练效果要好得多。

四、 专项训练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专项化”是新课改下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每个学生都有每个学生的兴趣和优势,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进行专项训练,让学生的兴趣和优势能够保持和发展下去,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人格。

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学生喜欢足球,有的学生喜欢长跑,有的学生喜欢体操,有的学生喜欢游泳,有的学生喜欢武术……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和技能水平,打破传统的班级和年纪的概念,给学生分层次地划分若干个兴趣小班进行教学。教师也可以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在自己班级内分成几个专项训练组,对学生进行专门指导。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让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得以充分发挥,从长远来说,可以让学生拥有一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总之,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它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素养的培养。作为高中体育教师,要不断地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终身体育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运动技能教学的有效策略[J].何淑玲.吉林教育,2010(5).

[2]林峦.互联网背景下中学体育课运动技能教学研究[J].时代教育,2016(22).

作者简介:马立业,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法高中体育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浅议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法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趣味教学法在英语课堂的运用研究
初中历史趣味化教学研究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