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提问的艺术

2018-11-14林海涛时海梅

考试周刊 2018年95期
关键词:科学课堂提问艺术

林海涛 时海梅

摘 要:提问恰当合理,具有整体性,针对性,层次性,及时,恰到时机。

关键词:科学课堂;提问艺术;恰当合理;有针对性;抓住时机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不难发现,在讲课时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提问。恰当合理,明确,有针对性地提问,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进教学进度,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探究,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课堂提问中,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 提问恰当合理,具有整体性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科学课堂里,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提问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通过思维辨析或动手活动最后得出答案,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许多科学课堂教学中,还大量存在着教师提问过多、学生思考过少的现象,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回答问题的状态。

例如在讲解《减慢食物的变质速度》一课时,由于有领导听课,在上课时我担心学生由于时间的间隔而遗忘了所学的知识,所以在设计实验计划时,我没有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计划,而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提问,结果学生确实能在教师一步步地引导提问下完成计划,但这样就会导致课堂时间的浪费和学生的学习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最终会使学生缺乏探究兴趣。课后,听课领导进行评课,指导我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大胆放手,设计一个整体性的大问题,让学生围绕主要问题在小组内讨论,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本组遇到的问题,完成实验计划,然后小组内交流,对所汇报的学生提出疑问,采用生问生答的方式,不断完善各组的计划,结果是学生探究气氛高涨,学生们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师的提问应该尽量避免提过多细碎的问题,如果提问过多,不但让教师感到很累,学生也会感到疲惫,长期下来,学生就会处于被动学习,既不愿积极思考,有时还会出现不知如何回答,使学生丧失对科学学习的兴趣,还会让学生失去提问思考的能力。

二、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教师利用问题来诱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产生问题与老师在引导中抛出的问题交相辉映,构成了我们科学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

在实际的教学中,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现象比较普遍,本来可以用非常简单的话语把学生引导到科学的探究活动中,就是因为教师的提问,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例如在研究杠杆的教学时,通过使用体验羊角锤、钳子、剪刀、锥子、擀面杖、镊子这几种工具,判断出杠杆类工具,然而老师

再提问学生:在你刚才体验的过程中,所有的这些杠杆类工具都省力吗?注意观察你所握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其实教师可以直接点出:刚才我们通过体验,已经感觉出有的杠杆类工具省力,有的要费力,这是为什么呢?跟它三点的位置有关吗?这样可以直接把问题指向杠杆上的三点位置与用力情况之间关系的研究。可见提问针对性的重要。这样简单明晰的提问,不但使课堂结构紧凑,更能使学生清晰准确地把握住学习任务,使学习效果更佳。

三、 提问要有一定的层次性,难易适度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科学教育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机会和有效地指导。所以教师的课堂提问既不能太容易,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不能太难,使学生无处下手。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来设计适合不同学生回答的基础性、提升性、拓展性问题。如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用不同物体来测量》中,在学生用不同的物体测量之后,教师引导讨论:“我们的测量结果有哪些不同?”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问题的提出过于抽象,广泛,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如果改变问法:“当我们选择橡皮测量桌子高度时,测量结果有什么不同?”“用橡皮测量桌子的高度10个,能与小棒测量桌子高度的6根进行比较吗?”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全班学生都经历了一个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比教师直接提问更形象、具体、更有针对性。

四、 提问要及时,恰到时机

当学生课堂上的发现和原有的认知产生矛盾、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歧义时,这是教师提问的有利时机。因为这时学生在心理上形成撞击,更有把问题搞清楚的强烈欲望,教师的提问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考,激发他们探究的积极性,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建立的正确概念会更加牢固与准确。如在《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中,有一个小组的学生在小车上安装气球时,安装了两个气球,而两个气球的喷气方向相反,教师拿出这个小组的小车,面向集体提问:“这辆小车能够跑起来吗?怎样组装小车跑得会跟快?还有哪些方法?”这一问,这个小组的学生和全班的学生很快发现了问题,争论起来,通过学生们的讨论交流学生们认识到两个气球的喷气方向相反,会使两个力相互抵消,小车一开始会不动,当小气球中的气都释放完了,小车会朝向大气球的喷气相反的方向运动,而讓小车跑得更快的方法很多:如减轻气球自身的重量,安装气球的球皮更薄,弹性更大;或者给小车安装更大的动力,例如:小发动机,螺旋桨等方法,这一个问题的提出能够找到恰当的时机,这样既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地探索求知欲,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分析、创造,最终得出一个最接近科学的结论,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同时为学生的进一步创新发明提供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思考空间。

教师进行教学离不开课堂提问,好的课堂提问能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说话与思考探究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畅所欲言,言之不尽,言而有意。因此教师应好好研究的课堂提问这门学问,灵活地应用使它在成为现实艺术,发挥出提问的教学功能,促进学习效果的生成。

参考文献:

[1]刘继魁.巧用提问,激活语文课堂教学[N].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

[2]吉临荣.问题提到“点子”上[J].中学教育,2011(11).

作者简介:林海涛,时海梅,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吉林省安图县明月镇福兴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科学课堂提问艺术
借信息技术之力,让小学科学绽放异彩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让科学课堂更加有序、有效
创设情境,引发头脑风暴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提问三法
利用家庭资源延伸科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