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指导中职学生学习诗歌鉴赏

2018-11-13陈海凤

速读·中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景物内心诗歌

陈海凤

摘 要:詩歌都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来表达某种思想的,这种思想就是诗歌的“志”,学生在探究诗歌含义的时候不仅仅要关注诗歌的语言,更要关注诗歌的思想,透过语言来探究诗歌所表达的“志”。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诗歌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探究诗歌的语言、形象以及表达技巧,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实现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关键词:中职语文;诗歌鉴赏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对诗歌精髓的把握,通过学习融入到诗歌的内部,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内心,实现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中职学生往往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用科学的方式去探究诗歌。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深刻体会诗歌的情感和思想,通过主动探究提炼出要点语言,积极地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判断,实现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明确了诗歌的语言,诗歌的形象以及写作技巧就会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中心和主旨,提高自己的理解深刻和广度,向着诗歌的纵深方向去探究。这些鉴赏方法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会促进学生掌握探究方向,形成学习动力,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

一、细细品味诗歌语言

诗歌的语言是作者表达情感的关键,通过简练的语言可以归纳出作者深厚的情感和思想。学生在探究诗歌情感时要关注对重点词句以及所描述的景物中提炼出作者的情感,这些语言可以集中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诗歌的语言本身就是言简意赅的,作者如何利用这些有限的语言来融入自己的情感是写作的一种技巧。“一切景语皆情感”,可以说,所有的语言都是经过作者细细品味和仔细琢磨的,并不是随意地选择,学生在分析中要善于从景语中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人的思想。如许浑的《旅夜怀远客》中的“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字面上看起来都是写景的,写到了“春花”“晓月”,实际上这是作者情感的一种寄托和表达,渗透着作者的情感。暮春时节花字飘零,暗喻时光易逝,写时间的流逝才是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反射。写直到天亮,都只有月色空月,这也看似多景物的表面,实际上想要表达的内心情感是无人欣赏,真实想要表达的情感是诗人梦想之后,辗转无眠,直到天明的情况,用一种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人的思念。学生只要细细地对这些语言进行品味和分析就会理解诗歌的语言,透过这些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二、深入解读诗歌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是反应作者思想和情感的另一个元素,通过对诗歌形象的解读,学生会发现其中也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是见解的、含蓄的,也是耐人寻味的。学生在分析时要善于从诗歌表现的人、景、物中体味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内心深入的情感,这也是鉴赏诗歌感情的重要方法。学生在探究诗歌形象的时候要关注诗歌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透过这些形象来提炼作者的情感。例如柳宗元的《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其中描写了黄叶铺满小溪以及小桥,山村古木参天,山花疏疏落落,流水时断时续,这些都是对景物的描写,但是透过这些景物,学生应该能看到这是作者内心的一个折射,反映出了内心的情感。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整个画面毫无生气,呈现出一片荒凉景象,没有任何的生机和活力,也是作者情感的表达,这些景物衬托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这是透过景物来表达情感的。有的诗歌的情感和思想是通过作者所描写的事物形象来展现的,例如陆游笔下的“梅花”,于谦笔下的“石灰”,郑板桥笔下的“竹子”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形象的事物,作者都是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借他们来写人的志向、品格和情操。

三、分析诗歌表达技巧

诗歌思想情感的表达往往都是借助一定的表达技巧展现的,学生在分析中要积极思考,主动地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通常情况下,诗歌表达技巧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对表现诗歌的情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要注重透过表达技巧来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学生首先要关注诗歌的修辞手法,这种写作方式会使诗歌更加形象,栩栩如生,同时也会传达作者的情感,如周晋的诗句“卷帘尽放春愁去”,作者采用比拟的修辞,将无形的愁绪通过有形的卷帘展现出来了,化抽象为形象,更加直观、具体地把主人公的春愁表现出来了。这种形象的比喻达到了妙不可言的效果,深化了主题,简化了学生对诗歌理解的难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把握诗歌的中心和主旨。其次,学生在分析中可以关注诗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表达方式会起到相同的作用,都可以使诗歌的中心和主旨更加明确、深刻,展现得更加直观。诗歌的表达方式大多使用描写、记叙和抒情,这些方式可以展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情感融入到诗歌中,使学生体会到。诗人在表达的时候也是有规律可寻的,他们要么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助景物的帮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使情感更加直观地被感受到;要么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借助事物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和体会。最后,学生还要关注诗人的表现手法,借助不同的表现手法来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理解蕴含在诗歌字里行间的“志向”和“理想”。比如,诗歌中的衬托、用典等,其目的都是为了抒发感情的。城垛,它是为了烘云托月,突出主题事物,强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典,主要是通过借古讽今、借故抒怀,表达对现实生活中问题的立场、态度和个人的思绪和愿望等。

总之,在探究语文诗歌中,教师要关注诗歌的情感,引导学生通过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来理解诗歌的情感,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在思考和分析中会逐步地深化主题,理解诗歌的语言特色,融入到诗歌的情境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和特点,提高自己的精神品质。

参考文献

[1]吴莉萍.对当前文言文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3.

[2]周小夏.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浅探[J].中学语文,2012,30.

猜你喜欢

景物内心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
一块生锈的铁
诗歌过年
拥有强大的内心
写好家乡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