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11-09钟梨花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思维

钟梨花

[摘 要]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掌握基础数学应用技能的重要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思想,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解决数学问题,还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并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合理使用数形结合思想,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并实现对学生素质能力的教育。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维

数形结合,顾名思义就是数字和模型的结合。在数学教学中,数字是抽象的,而图形则是具体的,数形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抽象和形象的一种结合。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数形结合思想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更为抽象的学科,并且某些数学知识点还与小学的认知思维特点不符,容易给学生留下枯燥乏味的印象,进而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合理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来帮助学生从形象的生活模型出发,找到模型和数学之间的联系,并从中学习相应的数学知识,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數学学习上的无聊感。

例如,在教学“四则运算”时,教师在课前备好生活中常见的木棒作为教学工具,帮助学生学习算数,让学生看得见数学运算,在正式教学课堂中,首先从简单的加法运算导入教学。教师拿出一根木棒问学生们:“你们知道这是几根木棒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一根木棒。”“真棒,”接着又拿出一根木棒问,“那这又是几根木棒呢?”“两根。”学生再次回答正确,于是,教师便顺着学生的回答说道:“没错,所以1+1=2,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四则运算当中的加法运算,你们看是不是很简单呢?”学生们点点头,教师接着说:“那等会儿我们再接着学习其他三种运算法则,同时邀请同学一起合作用木棒进行算数,好不好?”“好。”学生们非常高兴地回答道。数形结合不仅让抽象的数学知识看得见,还能够充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为数学高效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梳理数学问题

正确审题是学生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小学数学问题主要是围绕着数量或者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设计的,使得一些数学题目变得更加抽象,容易混乱小学的解题思路和思维,进而出现审题错误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来帮助学生梳理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逻辑思维。

例如,在指导学生解决“路程问题”时,教师利用线段图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字形象化,使得整个数学问题变得清晰明朗,有利于学生理清题意并调动相关的数学知识点。比如:张三和李四分别从A市和B市驾车向对方城市驶去,现在已知张三的行驶速度是30千米/小时,而李四的行驶速度是20千米/小时,两人同时出发并在出发后2个小时就相遇了,试求A市距离B市多少千米。显然,在这个题目要求的是A、B两市之间的距离,并且该距离是通过张三和李四的行驶速度和时间计算出来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清题目意思并正确使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教师可以借助线段图绘制出A、B两市的位置和张三、李四的运动情况,并将相应的数字如张三、李四各自的行驶速度和时间等标注在线段图上,如此一来这个题目的意思便一目了然,学生也能够通过线段图快速地梳理这个数学问题,并得到最终的答案。再如,在教学“倍数”的相关知识点时,用黑板上绘制相应数量的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倍数知识。比如在讲到“6是3的几倍”这个问题时,我便在黑板上画了两排相同大小的圆,第一列圆的数量是6,第二列圆的数量是3,两列圆排列整齐放在一起,学生们一对比便能够瞬间得出了“6是3的2倍”的正确答案。

三、拓展学生思维

空间想象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打开空间想象的思维,培养起空间想象能力,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有效地发挥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呢?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实际物件着手,引导学生思考和推导其中包含的抽象的数学公式或者数学规律,进而打开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

例如,在教学“表面积”时,借助学生熟知的礼物盒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推导表面积的相关公式。教师在教学导入时,问学生们:“你们应该都有过送礼物的经历吧?现在我来考考你们,礼物盒在包装的时候如何才能够使得使用的彩纸最少呢?”学生甲回答:“只用和礼物盒表面积大小的彩纸包装。”教师微笑而不置可否,将学生进行分组,并给每一个组的学生分发了相同大小的一个礼物盒和一些彩纸,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试试包装方案,学生在亲自尝试的过程中便发现学生甲提出的方案看似可以使用最少面积的彩纸,但却并不能将礼物盒完全包住,因为用彩纸包礼物盒的时候总是有部分彩纸重叠了,并且包装所使用的彩纸多少是和包装时彩纸重叠部分的面积成正比,即重叠面积越大,使用彩纸也越多。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际物件来建立空间的数学概念,并总结其中的一些数学规律,这对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四、开拓学生解题思路

灵活性是数学知识最常见的特点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让学生数学解题思路得以发展和拓宽,如此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并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比如,在解决一些数量关系的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将数量关系转化为图形关系,从而形象地解决数学问题,并拓宽解题思路。

例如,在教学“简易方程”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近期某学校开设了兴趣小组计划,包括美术组和摄影组,目前已经有200名学生参与到兴趣小组的计划当中,并且有150人参加了摄影组,100人参加了美术组,问同时参加了两个兴趣小组的学生的人数是多少?学生看完题目之后,纷纷动笔开始计算,经过观察,发现学生们有一半以上采取了列方程求解的方法进行解答,还有少部分人则使用了四则运算进行计算,即列出了这样一个等式:150+100-200=50。教师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决此问题,首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重叠的椭圆图形,并分别给这个两个图形标注上美术组和摄影组的名称以及人数,接着将两个图形重叠的地方写上了X,即题目要求的未知量,如此一来,学生们便可以形象地根据图形列出相应的方程式,并计算答案,相对于直接列方程式而言,这种数形结合的方法能够降低方程错误的概率,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解题思路。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思想,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解决数学问题,还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并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合理使用数形结合思想,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并实现对学生素质能力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饶水琼.浅议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

[2]吕建美.浅谈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设计[J].速读(上旬),2018,(2).

责任编辑 吴晶晶

猜你喜欢

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