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教育理念下探究中学英语教学的改革

2018-11-07张馥丹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中学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中学是培养学生对事物认知、学习能力、打好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学习情况。英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生本教育理念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实施。本文将对生本教育理念下中学英语的改革路径进行探析,希望对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 中学英语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098-01

所谓生本教育理念,即以学生为教育主题,让学生在体验、讨论、实践中学习。在中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探究欲、合作性,将生本教育理念更好的落实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才能够真正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1]。

一、营造轻松课堂氛围

轻松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带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利用一些英语新闻和英语小故事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为话题让学生能够敢于并乐于开口说英语。

比如:Free talk通常是以自由、自主、多层次等为主要话题选择方向,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说、用英语的机会,教师可以在上课时,利用部分时间,让学生针对当天的天气、自己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情、当天的心情是怎样等等进行一段即兴脱口秀,也可以为学生设置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如:My mother这个题目,学生可以讲讲自己的母亲外貌特征、有趣的事儿、性格特点;在学习Fashion show时,学生可以谈一谈自己对服装搭配的想法、介绍自己喜欢的服装款式;学习School life时,学生可以讲讲自己心中的学校等等。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不仅能够让学生喜欢课堂展示,用于开口说英语,同时对其将英语实施内化、增强其运用英语的能力都会有所帮助。

二、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

每个学生都来源于不同的家庭,家庭环境的不同造成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有所不同。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要实现让所有学生共同发展的目标,因此,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非常重要。不仅如此,注重层次教学是因材施教的重要实施方式,对于层次不同的同学,给予不同的学习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共同进步。以“反身代词”课程内容为例,教师在进行这部分知识讲解时,对于能力稍弱的学生,只要求其记住有哪些词是反身代词即可,而对于能力稍好的学生,除了让他们了解反身代词,还要学习相关的内容。在Reading内容教学中,能力稍弱的学生只需要对内容熟读即可,记住简单的词语和短语并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循序渐进的学习。而能力稍好的学生需要在前者的基础上对重点段落进行背诵,并可以将其简单复述,难度要略大[2]。

三、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知识点教给学生,不如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得更深刻。为了响应新课标的号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堂上要与学生产生有效互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中包括做到课前认真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复习等等,不仅要勤于思考,还要善于产生质疑。以“后缀”内容为例,当学生了解将“ful”加在名词词尾,有“full of”的意思,将“-less”加在名词词尾,则有“without”的意思,两种不同的后缀有相反之义。这时,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是不是所有名字的“ful”形式与“-less”形式都是反义词,让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師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帮助学生提出一些单词,比如:thankful、wonderful、beautiful等是没有“-less”形式的。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延伸拓展,让学生的思想不要只停留在教材上。

四、结束语

对于中学生来讲,还在寻找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摸索阶段,无论是具备的基础知识还是技能都相对薄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习方法的引导,本着“生本教育”的理念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教学,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知欲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建立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全面型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艳琴.试论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J].新课程·下旬,2017(4):148.

[2]郭霞.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探讨[J].校园英语(下旬),2017(8):186.

作者简介:

张馥丹(1981-)女,广东普宁人,中学一级英语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初中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理念中学英语教学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效应研究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