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化预学任务,实施有效预学

2018-11-07董微雯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预学课文文本

董微雯

【摘要】预学是实施“以学定教”的第一步,一年级重在教给学生预学的方法,激发学生预学的兴趣,培养预学的习惯。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征,教材特点及教学重点,合理利用文本资源,教给学生简易可行又有效的预学方法,在丰富多彩的预学练习中激发预学的兴趣,实现“学”到“会”的提升。

【关键词】有效预学 预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058-01

“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就是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主张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学活动启动老师的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起点展开课堂教学,从而实现高效课堂。预学是有效实施“以学定教”的第一步,有效的预学是指学生在一定目标指导下,根据自己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尝试性的自主学习活动。

小学一年级学生受年龄的限制,学习经验缺乏,自主能力和知识储备量有限,所以这一阶段重在教给学生预学的方法,激发学生预学的兴趣,培养预学的习惯。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征,教材特点及教学重点,我最大限度地利用文本资源,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教给学生预学的方法,在丰富多彩的预学练习中激发预学的兴趣,以达到“切实有效”。

一、看看说说,在练说训练中感知。

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教材内容丰富,画面生动,色彩鲜艳,学生爱看、爱说,这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

如一年级下册《识字一》,韵文内容是关于春天的四字词语,插图里都是有关春天的景物,文中的词语就包含在画面中。预学时,让孩子们欣赏插图,找找图中关于春天的景物,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堂教学中,就让孩子们从交流看图说话开始学文,根据回答相机找出文中相应的四字词语,学生在说话中自然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年级的很多课文都配有连环画,如《小熊住山洞》、《小壁虎借尾巴》等,学文前,让孩子们先欣赏这些连环画,用自己的话讲讲画面内容,再读文中的故事,会让孩子们更容易地读通、读懂这些长故事,同时在自编内容和文本内容的对比中感受语言文字表达的规范性。

二、听听读读,在听读模仿中提高。

一年级孩子的语文预学更应侧重听、读能力的培养。教材中配套的课文录音磁带和光盘是学生进行听读很好的预学工具。

汉语拼音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在教学汉语拼音字母前,让学生先听听课文录音,跟着读几遍,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另外,一些篇幅比较长的,生字比较多的难读的课文,也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中听听读读。通过听读,学生不仅对学习内容有初步的感知,学起来更方便和主动,而且帮助学生提高听读能力,增强了他们读的信心。

三、找找圈圈,在圈划标注中发现。

“找”课文中不会读的字词,不明白的词句,用各种符号在文中进行圈注。对照课后生字表,找出不会读的生字,在课文中用“Ο”圈出来,这样,在读课文时,学生就会对自己画出的需认识的字有所重视,印象也比较深刻。同时学生一看一圈就认识了两遍,对生字的认读效果较好。老师还可通过其他自创符号指导学生标注,如用“?”在文中有疑难的地方进行标注,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养成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

用符号标注,也方便老师对预学情况进行更快地检查,老师只要看看学生在文中的标注,就能了解孩子们的预学情况,从而更快地调整教学预设,实施“因学设教”,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四、画画做做,在动手实践中明了。

低年级孩子爱玩、爱动,在预学中,我们可以让孩子把语言文字转化成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在畫画、做做、玩玩中感知文本内容。

一年级的课文语言有趣、生动,通过孩子们的想象,可以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如:一年级下册《识字6》,是一组量词归类识字,每一小节都展示了一幅风景画。课前,我让孩子们先读读课文,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节,认真读一读,画出一幅画。课中,在读通课文后,让孩子们在小组里展示自己的画,并用上量词介绍一下自己的画,然后小组推荐一两幅画进行全班交流。在介绍中,孩子们自然地掌握了量词。

“做”是动手实践,在实践尝试中感受语言所表达的现象或道理。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一课中,乌鸦喝水的原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很神奇。预学时,我让学生先动手去做做这个实验:找一个透明的瓶子,装上一些水,往里面一点点加小石子,观察水渐渐升高的现象。课中,在学到乌鸦喝水的办法时,让孩子们先来说说实验的过程,然后再去读文中描写乌鸦喝到水的句子,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一年级语文教材中,能进行实践活动的课文不少,如《影子》一课,可以让学生先去读读课文,玩玩影子,观察其变化,找找规律。《曹冲称象》一文,可让学生先做做水的浮力的小实验,观察其现象,这样对学习课文,解决教学难点有很大的帮助。

五、问问记记,在质疑问难中促思。

学习的过程是“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在预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读文后提出一两个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或者你想问小朋友的问题,把它记在书中或在文中画出来打个“?”。

如一年级上册《阳光》一课,在预学时,我要求学生读通课文,想想哪个地方自己不明白并记下来。课前,我发现有50%的学生在“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这一句话旁打了问号。于是在教学中,我就以这个问题为切入点,请小朋友们认真读读课文,找出理由来说一说。因为提出的问题正是大部分孩子心里所疑惑的,所以大家的学习兴致很高,纷纷找出文中有关词句,在你一言我一语中逐渐解开了谜团,尝试了一次读文解惑的阅读经历。

预学的方法很多,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文本,不同的环境会催生不同的方法。不管用的是什么方法,对一年级学生来说,简易实用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老师要抓住孩子爱玩爱动的特点,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逐步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

[2]许志松.《课前预学,让课堂更有效率》(《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1)

[3]冯文秀.《牵一发而动全身——谈小学低年段预习习惯的培养》(《考试周刊》2013.98期)

猜你喜欢

预学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目标导向的高中英语课前预学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