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力课堂 魅力无限

2018-11-07杨水英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活力语文课堂教学

杨水英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课堂被赋予新的定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被打破,活力课堂成为吸引学生的魅力所在。本文旨在从尊重学生主体、关注情感导向、创设情境感染、释放自由空间、实施因材施“动”等方面来谈谈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043-01

语文课堂是充满活力的,是思想火花迸发,心灵间撞击的殿堂,教育家杜威曾提出了活动课程理论,他认为课堂教学应是充满活力的,魅力无限的。实践证明,只有将语文课堂活动化,才能真正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那么,该如何来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做法:

一、尊重学生主体,发展交互参与。

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课堂教学的活动化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必经之路,离开了学生的自主活动,主体性就无从谈起。语文教学活动化强调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范围内,展示并发展自己的才能与人格。当然,个体地位与品质,在本质上是通过群体而非个体的机制形成的。个人的主体性总是孕育于人际或交互的主体性之中。这是当代主体教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把主体性赖以建立的活动定位于交互性的人际活动。

如在教古诗《咏柳》时,我先不急于解题,介绍作者,而是用录像展示春天柳枝摇曳的美景,结合配乐古诗的描绘,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然后发放学习提纲,进行分组学习。教师巡回指导时,根据学生对诗意的理解程度,适度调整在学生大组汇报时所要引导的重点与难点。像“碧玉妆成一树高”的“高”字为什么放在句末?最后,启发学生想象,从“碧玉、绿丝绦、妆”等词语中,你联想到了什么?孩子们在小组内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们在互相交流中着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课的结尾,让同学们挑选自己喜爱的方式——或吟诵、或歌唱、或绘画来赞美春天,各小组内呈现出一派热烈的场面,对春的感受得到了升华。

通过这种先讨论、再反馈检查、后拓展延伸的教学,我们发现全体学生都在积极主动地参与。信息量得到了拓展,知识容量得到扩充,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避免了炒冷饭,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学生学得轻松。

二、关注情感导向,创设情境感染。

曾有一位老师说过:“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当孩子们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要。”语文教学活动化强调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创设生动乐学的氛围,让学生通过眼、耳、手、足、脑的各种活动,动用全部认知和情意方面的储备,唤起求知的欲望,强化学习的动机,获得学习的乐趣,培养健康的个性。动眼,指能全面、细致、迅速地观察讲课的内容(如挂图、课件、学生的角色表演等),还包括老师的表情、神态是如何随课文内容的发展而变化的,善于用眼接受新信息。

三、释放自由空间,实施因材施“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语文教学活动化强调给學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度。当然,增加自由度并非放任自流,而是指老师为他们提供各种外显的自主参与活动的条件,给予一定的开放时空,让他们自己活动,如1.表演。现今的教材,大多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情节有趣,有的课文还有较长的、多角色的对话。针对这些内容,教师可让学生“当当小演员,亲自演一演”,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2.辩。辩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辩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音乐。如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为了渲染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我悄悄地播放了歌曲《小小的船》。不知不觉地,学生也跟着唱起了那熟悉而又动听的歌曲——《小小的船》。学生随着歌声飘呀飘,他们的思绪来到了太空,来到了神奇的月亮上。

实践表明,学生非常乐于参加这类活动。老师在教学中要不断优化和调节学生自由活动的方式和过程,不应“为活动而活动”,而应该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设计的。也不能单纯追求形式上的那种外显的操作性的活动 ,而要让学生有积极的心灵活动参与。

“活动化”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构建活动化的语文教学,它改变了语文课一讲到底或一问到底的现象,具有“教师导、学生活”的特点,使课堂教学是开放的人文环境,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无所畏惧的、独立的探索心态,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

猜你喜欢

活力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活力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