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脐贴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护理

2018-11-05李一鹤袁青孙倩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6期
关键词:胃脘痛穴位贴敷护理

李一鹤 袁青 孙倩

【摘 要】

目的:探讨姜辛固本脐贴联合穴位贴敷法配合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护理。方法:将84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中医常规治疗(艾灸、中药烫熨、拔罐),观察组加用姜辛固本脐贴联合穴位贴敷外治法。结果:治疗11天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姜辛固本脐贴联合穴位贴敷是一种安全、简便、经济、快速、有效的方法,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 姜辛固本脐贴;穴位贴敷;胃脘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6-016-01

胃脘痛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是常见症候,患者多年老体弱,病程缠绵难愈。以上腹近心窝处隐痛,连绵不绝,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为特点,大便溏薄,舌淡红苔白,脉虚弱。因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较长迁延难愈。我科采用姜辛固本脐贴联合穴位贴敷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16年06月~2018年04月收住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病人84例,均符合脾胃虚寒型诊断标准。随机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男18例,女24例,年龄21岁~7O岁(47.9岁±6.7岁),对照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25岁~69岁(49.1岁± 5.5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关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诊断标准制定:胃脘痛反复发作2月以上,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时痛甚,得食则缓,劳累受寒或吃凉东西后发作或加重,大便溏薄,舌淡红苔白,脉虚弱。并经胃镜检查有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1]。

1.3 排除标准 年龄在18岁以下或75岁以上者;严重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胃痛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全身性疾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在常规中医治疗(艾灸、中药烫熨、拔罐)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每天用姜辛固本脐贴联合穴位贴敷外治法,11天为一个疗程,方法如下。

2.1.1 姜辛固本脐贴穴位贴敷疗法是运用自主研发含有药物的贴敷贴于脐(神阙穴)和体表相应的腧穴,通过经络的传道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地调整和治疗作用。姜辛固本脐贴药物选用入脾胃经之“生姜”、“细辛”、“肉桂”、“吴茱萸等”做成1.5×1.5cm的药块,贴于所选穴位,2-4小时取下,每天一次,连做11次。

2.1.2 取穴 主穴神阙、中脘、足三里、涌泉

2.1.3 穴位贴敷选用清代《张氏医通》所载的白芥子加味药物,我科自配的金水扶正贴膏,主要成分:白芥子、细辛、甘遂治成膏剂,加鲜姜汁和匀,做成2cm×0.5cm的药饼,贴于所选穴位,2~4小时取下,每天一次,连做11次。

2.1.4 俞穴取脾俞、胃俞、膈俞、心俞、肝俞、肾俞。

2.2 对照组 在接受常规中医治疗后只采用穴位贴敷,不施以姜辛固本脐贴。

3 护理

3.1 穴位贴敷前护理 贴敷前观察所选穴位周围皮肤有无破溃、红肿、划痕,用药前必须询问患者有无皮肤过敏史,如皮肤划痕、胶布过敏等,不宜帖药,贴敷药物应现用现配不可久置,以免气候炎热导致药物变质失效,严禁口服。

3.2 穴位贴敷的护理 正确选用穴位,将备好的药饼贴敷在穴位上,轻轻按压,使药物与穴位充分接触,待2~4小时左右取下药贴,此时药物已完全吸收,用温热水轻轻擦拭穴位,保持皮肤清洁。观察贴敷期间患者有无局部瘙痒、灼痛,如有反应即使取下药贴,清除药物,给予抗过敏治疗,切忌抓挠。贴敷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灼烧感、发红或起水泡等,均属正常现象,小水泡可自行吸收,大水泡用无菌注射器消毒后,从水泡最底部抽取渗液,排除水液后涂复方黄连油,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避免感染[2]。

3.3 心理护理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是消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患者普遍存在焦虑、烦躁、消极等心理问题,关心患者的心理感受,及时沟通,导患者和家属自我康复保健的方法。

3.4 饮食护理 以温中散寒、健脾胃为主。多食牛肉、狗肉、羊肉、黄鱼、鳗鱼、龙眼、荔枝,当归生姜羊肉汤、山药粥、鯽鱼生姜汤,亦可用葱、姜、蒜为佐料[3]。戒烟酒,切忌暴饮暴食、饥饱无常,忌食生冷瓜果和凉性食物,少食油腻之品。

4 疗效评定

4.1 评定标准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胃脘痛的疗效标准拟定的相关标准制定。临床治愈:胃脘痛及其他症状消失,胃镜检查胃黏膜正常;好转:胃脘疼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胃镜检查胃黏膜有好转;未愈:胃脘疼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变,胃镜检查无变化于病人出院前调查[4]。

4.2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录入SPSS12.0统计软件包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之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3 结果

4.3.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治疗后,观察组治愈18例,好转22例,未愈 2例,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22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为 81.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4.3.2 兩组病人住院天数比较(见表2)

治疗后,观察组住院天数为11.2±2.6天,对照组住院天数为12.2± 2.8天。对观察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5 讨论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其病机为脾胃虚弱,失于温养。胃为水谷气血之海,胃有病则会影响各脏腑经络;反之,各脏腑经络有病亦会影响于胃,不通则痛。治疗原则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温肾散寒为主。姜辛固本脐贴联合穴位贴敷法同属中医外治法,本疗法集两者为一体,利用姜之温性,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促进人体的神经、体液系统,以达到胃和则气安,胃脘痛气出则愈的治疗目的[5]。

人体背部为各脏腑俞穴所在,督脉为阳脉之海;“神阙穴”,定位于脐的中间,属于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与任脉相衔接,总督人体一身之阴阳,故通过敷脐,调整阴阳,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在选穴上,除以神阙穴为君外,还可配以足少阴肾经之起始穴位“涌泉”为臣,具有“虚则补其母”之效,再配以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足三里”为臣,以达“先后天并治”,“未病先防,即病防病” 的作用;穴位贴药物选用入脾胃经之“生姜”温中和胃止痛,“细辛、肉桂等”入足少阴肾经之药,具有“温肾散寒,秘阳归坎”之意。选用“吴茱萸”,起到温肝散寒,顺气降郁的作用。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偏盛偏衰,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通过皮肤-经络-脏腑的作用,从而达到排泄邪气,调整经络和脏腑功能的目的。所取背俞穴,能治疗脏腑病,温肾健脾;足三里、中脘、胃经合穴,能调理脾胃,温经散寒作用。

姜辛固本脐贴联合穴位贴敷法可使机体交感神经兴奋,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使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肌层平滑肌舒张,抑制胃肠运动 ,降低其紧张性,为炎症消退、溃疡的愈合提供了最佳的环境, 体现了祖国医学内病外治,标本同治的原则。故认为本法是一种安全、简便、经济、快速、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6.

[2] 中华中医药学学会.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05.

[3] 秦云.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116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4,20(3):24.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

[5]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5,10(3):181.

猜你喜欢

胃脘痛穴位贴敷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疗效研究
加味枳术丸配合腹部拔罐穴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对胃脘痛患者70例疗效的影响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浅谈胃脘痛患者应用加味肝胃百合汤治疗的临床有效性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