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个维度提高课堂追问的有效性

2018-11-02徐锦军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情感体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徐锦军

【摘要】本文论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文本,从“追根溯源,用追问导入课题,提升思维品质;反复咀嚼,用追问品读文本,感悟情感真谛;以点带面,用追问梳理文本,深入文本内涵”三个维度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關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课堂追问 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8A-0043-02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应,并不代表思考就结束了,恰恰相反,这预示着学生思维才刚刚开始启动。这时候,教师要利用有效的课堂追问引领学生继续探寻,深入思考。那么,如何才能设置有效的课堂追问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三个维度谈一些体会。

一维:追根溯源,用追问导入课题,提升思维品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开门见山,直接为学生揭开课题。笔者认为,有些课文适合采用这种方法,但有的课文这样做就会剥夺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对于不适宜采用“开门见山”的课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追根溯源,紧扣课题展开有效的追问,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感悟语文的独特魅力。

比如,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一文借助风筝寄托自己对残疾老师刘老师的怀念和敬仰,彰显了刘老师热爱生活、追求理想的高远人生。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这种写作手法,笔者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追根溯源,展开文本探究:读了这个题目,你最想要知道什么?学生理出了三个问题:1.理想和风筝之间有什么关系?2.这篇文章是写什么人什么事?3.为什么叫理想的风筝?循着这些问题,学生探究后发现,理想的风筝看似是写风筝,实际上是写刘老师,他的理想就像天上的风筝,自由地飞翔!风筝代表着刘老师那一颗热爱生活、执著追求的心。根据学生的这一答案,笔者追问:“为什么作者不以《我尊敬的刘老师》作为题目?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想法?”有学生思考后认为,课文是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即抓住放风筝这个细节表现刘老师的乐观积极向上;有学生认为课文是借助春天生机勃勃的景物,衬托刘老师的乐观;有学生认为,在描写刘老师板书时的这个细节(“身体急速地一转,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是非常感人的……由于笔者紧扣课题连续追问,引导学生追根溯源,使学生不但掌握了教学内容,而且领悟了文本的写作方法。

二维:反复咀嚼,用追问品读文本,感悟情感真谛

高尔基曾经指出,文学即人学,人的情感体验在文学中都有淋漓尽致的呈现。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除了给学生传授基础方面的知识,更需要给学生开放体验的机会,丰富学生的情感。为此,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文本的关键句段反复咀嚼,引导学生在追问中品读文本,感悟情感真谛,提高语文素养。

比如,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一文是著名作家史铁生借由对母亲的怀念,传递活下去的坚强信念。对于小学生来说,要理解母爱并不难,但是理解“怀念”和“活下去”之间的关联,感悟母亲对孩子的另类深情却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笔者紧紧抓住文章当中的关键字眼,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母亲去世之后,史铁生怀念自己的母亲,他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学生从文本中的关键句段“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去了”感悟到了母亲心中的苦。笔者趁势追问:在文本中哪里能够看出母亲的苦?使学生循着文本,找到答案。然后,笔者继续追问:母亲是怎么面对儿子的?学生找到文本当中的细节:“她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笔者再问:从这几个字眼里,你看出了什么?母亲忍住的是什么?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学生认为,母亲忍住自己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折磨,是要扑灭儿子想死的心,激发儿子活下去的欲望!她对儿子深沉无边的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儿子好好活下去。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既能够走进文本,又能够走出文本,有效提升了语文阅读能力。

三维:以点带面,用追问梳理文本,深入文本内涵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激进,恨不得一下子就让学生掌握文本的全部内容,结果得不偿失,学生还是稀里糊涂的。要避免这样的问题,需要教师紧抓一个关键点,善用追问,带领学生层层探究,对文本进行清晰的梳理,促使学生继续深入探索文本。

比如,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的《牛郎织女》是一则民间故事,小学生很容易就理解故事情节,但由于感觉文章较肤浅,因而缺乏深入探索文本的动力。对此,笔者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以此作为追问点,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民间故事中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笔者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试一试,用一个简练的字词概括文中的人物。学生梳理文本后很快找到答案:牛郎勤劳,织女手巧,老牛忠厚,王母奸恶。在此基础上,笔者追问: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衣食无忧,为什么偏偏甘愿放弃这样的神仙生活,下嫁给牛郎这个穷小子呢?牛郎到底是哪方面吸引了织女?

学生循着这一脉络继续探索文本,有了独特的认知:有的认为,牛郎能够每天放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点吸引了织女;有的认为,哥哥嫂嫂虽然对牛郎不好,但是他从无怨言,说明他心眼儿好,这点吸引了织女;有的认为,牛郎虽然住在牛棚里,但是他不怕苦,不怕累,待老牛犹如亲人,说明他非常善良,这点吸引了织女;有的认为,牛郎把老牛照顾得无微不至,说明他非常细心,这点吸引了织女。

笔者继续追问:你能用课文当中的一个词语或者一个细节,说明牛郎的性格吗?有学生发现文本中的这个细节:老牛告诉牛郎,说织女将要出现,牛郎就毫不犹豫地行动了!这说明牛郎非常勇敢,他为了自己想要的幸福,敢于追求。也有学生发现文本当中的这个细节:牛郎和织女相见之后,就告诉了织女自己的遭遇,这说明牛郎非常诚实。爱情是建立在双方互相真诚、诚实的基础上,不能有任何欺骗。还有学生认为,这个细节不但表现出了牛郎的诚实,也表现出了他的勇敢,他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也做好了要开始新生活的准备。还有学生找到了这样一个细节:牛郎和织女一起生活之后,男耕女织,开始了平静的生活,这说明牛郎非常踏实、勤恳,他没有向人们炫耀自己,而是认认真真地经营自己的家庭。由此,学生认识到:只有勤劳、勇敢、善良、踏实的人,才能够收获真正的幸福!

总之,有效的语文课堂追问能够在提升学生语文阅读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阅读智慧。毋庸置疑,有效的课堂追问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教师要以生为本,立足三个维度,高效捕捉课堂生成,才能够真正实现课堂追问的价值。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情感体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