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判断胃癌胃壁浸润深度的价值

2018-10-31嵇越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5期
关键词:胃肿瘤体层摄影术

嵇越

【摘 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对胃癌胃癌胃壁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方法:以68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并将其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68例患者均通过多层螺旋CT检出胃癌病灶,检出率100.00%,患者病灶分布:胃体小弯26例、胃窦部22例、贲门胃底15例、 胃体大弯5例。多层螺旋CT检查肿块型、浸润溃疡型、局限溃疡型、弥漫浸润型分型分别为9、25、27、7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的11、27、28、2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检查胃癌T1、T2、T3、T4期分别为11、11、32、14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的13、13、31、11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胃癌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也可对胃癌的分型、分期及治疗后疗效评价等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胃肿瘤;浸润深度;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5--01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抽选本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5.92±14.03)岁;临床症状:19例上腹疼痛,16例腹部包块,18例消瘦及食欲不振,15例柏油样大便及呕血。

1. 2 检查方法

扫描在东芝 16CT 机上去完成。患者在进行检查之前的一晚需要尽可能的吃一些流质的食物或者是吃一些无渣的饮食,同时还需要在检查的当日禁食直到检查完成之后。同时在进行检查之前的15到20 分钟叮嘱患者去口服纯大概1000ml 左右的水。然后按照胃镜对于病灶进行显示位置上的差异,患者在进行检查过程中需要根据胃镜检查结果保持仰卧和右侧卧位或者是选择俯卧位。首先,从膈顶到双肾下级水平去完成CT的平扫,观察患者胃囊充盈程度是否足够。假如认为其自身的充盈情况并不是十分的理想,那么就可以让患者再去口服300到500 ml的纯水,同时还需要按照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对患者的体位进行的调整。静脉造影剂主要使用的是碘佛醇300 mgI /ml ,从手背的静脉网去进行注入,其整体的含量在80到90ml,其进行注射的速度应该保持在3 ml / s 。具体进行扫描的参数需要保持在:120 kV 和280 mA ,以及层厚为7. 5 mm ,螺距保持在1. 375 ∶1 ,窗宽需要保持在400 Hu ,窗位需要保持在40 Hu 。增强之后分别去对动脉期(20 s)和门脉期(70 s)的图像进行获取。扫描完成后,先由两位具有经验的放射学医师在得到胃镜结果的状况下去对其进行读片,如果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还可以进行讨论去对最后的结果进行确认。

1. 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AS 6. 12 软件去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当P <0. 05时其自身具备一定过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多层螺旋CT是目前可选择的胃癌分期较好的评价方法,动脉期主要用于肿瘤的检测,门脉期胃壁的强化最为明显,故主要用于识别肿瘤侵犯的程度;T分期为T:代表原发肿瘤;T0: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CT影像表现上常无明显特异性表现;T1:肿瘤仅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CT影像表现为局限性胃壁增厚,伴或不伴胃壁强化;T2:肿瘤侵及肌层,CT影像表现为局限性胃壁增厚,强化的病灶突破低密度带或低密度带消失,浆膜层尚光滑;T3:肿瘤侵及浆膜层,CT影像表现为胃壁浆膜层和临近脏器脂肪间隙模糊;T4:肿瘤侵及周围脏器和组织,CT影像表现为浆膜面毛糙或結节状改变,或直接侵犯周围组织。由于T1期病灶过小,经多层螺旋CT检查可出现漏诊的情况,但是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般差别不大。本次研究中,多层螺旋CT检查胃癌T1、T2、T3、T4期分别为11、11、32、14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的13、13、31、11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亦可证实上述观点。

多层螺旋CT具有较快的扫描速度, 可以将生理运动的伪影极大程度上减少, 且可以为患者开展多期扫描, 对病变定量与定性的诊断具有积极作用[17]。正常胃的CT表现为正常胃壁轮廓清楚, 胃壁线条柔和, 而胃壁在充分充盈扩张下, 胃壁厚度>3.0 mm可认为异常;胃窦部和胃食管交界区胃壁较厚, 此处>5.0 mm可视为异常。多层螺旋CT可以直观的显示胃壁僵硬增厚、软组织肿块、溃疡及梗阻、淋巴结转移。在充盈自然状态下判断胃壁是否柔软或僵硬增厚, 是诊断胃癌的要点;胃壁不规则增厚, 若厚度>5 mm则为异常, 若为广泛增厚常表现为皮革胃, 胃腔体积缩小充盈不好;胃壁的环状增厚造成胃腔不规则变形或狭窄, 伴胃的梗阻或扩张;肿瘤局限性向腔内生长或向腔外生长则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影, 肿块较大时才能被CT检出。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 可以通过对容积再现重建三维血管成像, 可以准确判断淋巴结是否出现转移的情况, 为临床选择疾病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可以观察有无直接浸润肝左叶或胰腺, 判断有无突破浆膜层及肝脏转移。相关研究表明, 多层螺旋CT对T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有利于确定疾病治疗的手术方案以及术后放化疗的方案等。

3 讨论

所有患者均通过多层螺旋CT检出胃癌病灶,检出率100.00%。多层螺旋CT检查肿块型、浸润溃疡型、局限溃疡型、弥漫浸润型分型分别为9、25、27、7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的11、27、28、2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多层螺旋CT可以准确评估胃癌术前T分期情况,为胃癌可切除性判断以及术前分期的判断提供有力依据,有利于临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另外,在评价治疗效果与复查随访亦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结合上文所述,多层螺旋CT术前对进展期胃癌胃壁其自身在浸润程度上所进行的判断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可是其在对早期胃癌所进行的诊断上仍然需要综合其他的检查手段去进行判断和分析。

参考文献

蒋念东,余新佐.多层螺旋CT诊断胃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11):2051-2053.

高亚洲,王霞,张晓智.胃癌术前分期的多层螺旋CT影像评估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6):91-94.

邓军奇.多层螺旋CT在胃癌术前分期及评估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33):107-108.

祁方宇,丁琴妹.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在胃癌T分期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4):730-733.

邢会军,牛钊.多层螺旋CT在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26-127.

猜你喜欢

胃肿瘤体层摄影术
胃肿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原发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多层螺旋CT征象分析
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老年晚期胃肿瘤患者口服卡培他滨的治疗效果研究
X线平片及CT诊断外伤性肩关节脱位的价值
杓状软骨脱位的128层CT诊断
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CTA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