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荞麦生物类黄酮研究现状

2018-10-24朱玲芬

卷宗 2018年19期
关键词: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

摘 要:为探讨荞麦生物类黄酮的研究现状,本文结合各学者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荞麦生物类黄酮的分布特征及提取方法。基于此,重點从恶性肿瘤、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疾病及抗菌消炎四方面,对荞麦生物类黄酮的应用前景与方向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显示,荞麦生物类黄酮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较高,需进一步给予开发及推广,为各类疾病治疗有效率及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保证。

关键词:荞麦生物类黄酮;恶性肿瘤;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疾病;抗菌消炎

荞麦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种植区域主要集中于我国的东北各省份。临床研究发现,荞麦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类黄酮。如能予以提取及应用,该成分在预防糖尿病、防止内出血及抗癌方面,将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明确荞麦生物类黄酮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必要总结各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植物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1 荞麦生物类黄酮的分布及提取

1.1 荞麦生物类黄酮的分布

荞麦中,生物类黄酮在植物籽粒、荞叶、花、根茎中均有所分布。不同品种的荞麦,生物类黄酮分布比例不同。以苦荞为例,该类型荞麦,生物类黄酮的分布区域以籽粒为主。与甜荞相比,苦荞的黄酮含量占比更高,为3.15%,甜荞则为0.095%--0.21%。有学者选取甜荞及苦荞作为样本,从叶、花、根茎等方面,对其生物类黄酮含量进行了观察。发现,甜荞在开花结果时期,生物类黄酮含量最高[1]。随时间的延长,生物类黄酮含量逐渐降低。甜荞的根茎部位,生物类黄酮含量为0.7%,苦荞根茎部位该成分含量则为1.0%。对比甜荞及苦荞叶中的生物类黄酮含量发现,芦丁为两者叶片中的主要黄酮成分。两种荞麦对比,苦荞中所含有的芦丁含量更高。

1.2 荞麦生物类黄酮的提取

荞麦生物类黄酮的提取方法较多,水提法、温浸法,均为常用方法。不同提取方法相比,温浸法具有提取溶剂类型多的优势,且各溶剂较易获得。加之提取效率高、提取工艺结果重复性好的特征,使得温浸法的优势得到了凸显。采用温浸法提取荞麦中的生物类黄酮前,应首先制作标准曲线。一般情况下,实验所选取的样本,均需经120℃高温干燥,并利用70%乙醇溶液将其定容为100ml,方可开始实验。根据乙醇稀释浓度、提取时间、固液比以及乙醇用量的不同,荞麦生物类黄酮的提取效果同样不同。有学者采用对比实验的方式,观察了水提法与温浸法两种荞麦生物类黄酮提取方法的应用价值。经研究发现,采用温浸法提取黄酮,并将提取时间控制在1.5h,将水浴温度,设置为65℃,使固液比为1:30,使乙醇浓度为70%,所提取的黄酮结果通常更加可靠[2]。

2 荞麦生物类黄酮的应用方向

荞麦生物类黄酮的在抗菌消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糖尿病肾病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1 抗菌消炎作用

感染为临床常见病,患者症状以高热为主。给予抗炎类药物治疗,可有效杀灭致病菌。但近些年来,随着抗生素使用范围的扩大及使用频率的提高,耐药性问题,逐渐得到了临床的关注。生物类黄酮的抗菌功效,早在临床研究银杏叶中的抗菌成分时,既已被确认。鉴于苦荞中,同样含有生物类黄酮。临床同样通过实验的方式,对该成分的抗菌消炎功效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生物类黄酮抑菌直径的观察发现,当黄酮浓度为2g/ml时,该成分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直径,为18.2mm、对黑曲霉菌的抑菌直径,为10.8mm。当黄酮浓度为0.5g/ml时,该成分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直径,为13.5mm、对黑曲霉菌的抑菌直径为6.6mm。将黄酮浓度降低至0.125g/ml时发现,生物类黄酮对黑曲霉菌的抑菌作用消失。提示随着黄酮浓度的提升,其抗菌效果效果显著增强。

2.2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心肌缺血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易诱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人类的生命造成威胁。将自荞麦中所提取的生物类黄酮,应用到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对患者心肌缺血症状的缓解,具有积极意义。为评估生物类黄酮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价值,临床以大鼠实验为基础,将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分为了2个组别。A组未给予任何药物治疗,B组给予生物类黄酮治疗。通过对治疗效果的观察发现,两组大鼠模型的心功能指标(LVDEP、LVSP),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给予生物类黄酮灌胃者,LVDEP为(6.13±0.29)mmHg、LVSP为(108±5.41)mmHg。未给予任何药物治疗者,LVDEP为(4.74±0.51)mmHg、LVSP为(121.93±7.84)mmHg。对比发现,与未给予药物治疗的大鼠相比,给予生物类黄酮灌胃者,心功能指标恢复效果更好。提示采用自荞麦中提取的生物类黄酮治疗心血管疾病,可行性较强。

2.3 恶性肿瘤的治疗

作为荞麦中生物类黄酮含量较高的品种,苦荞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本草纲目》记载,苦荞可清热毒风痛,初步确认了苦荞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价值。现代医学经研究发现,除清热解痛外,苦荞在抗肿瘤方面,效果同样较好。有学者以苦荞作为样本,在提取了苦荞中生物类黄酮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胞培养。并采用MTT方法,观察了苦荞中生物类黄酮对人食管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生物类黄酮对人食管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其抑制作用,具有较强的时间依赖性。且随剂量的降低,细胞抑制率会明显下降。当取60μg/ml生物类黄酮,体外诱导人食管癌细胞24h后,肿瘤细胞抑制率,可达55%。提示提取苦荞中的生物类黄酮,用于治疗食管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进一步观察发现,经诱导后的人食管癌细胞,在不同质量黄酮的作用下,细胞数量的变化同样存在一定的差异。随质量指标的增加,食管癌细胞数量逐渐减少。

2.4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肾病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目前,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方案,一直以降血糖、控制血脂为主。虽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仅局限于防止进一步的肾损害。荞麦中,苦荞的生物类黄酮含量较高。自根茎、叶片及花中所提取的生物类黄酮,在降脂、降压等方面,效果显著。为评估荞麦中所含生物类黄酮,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效果。临床以实验为基础,对该成分的功效进行了观察。实验所使用的生物类黄酮,均来源于苦荞的花叶之中。将样本与10倍50%乙醇溶液混合,于60℃环境下提取1h,既可得到生物类黄酮。实验所用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雌雄分布应均匀。连续给予小鼠生物类黄酮、厄贝沙坦4周后,通过对小鼠肾功能指标的观察发现,给予生物类黄酮(200mg/kg)的小鼠,血肌酐指标为(74.3±7.7)μmol/L、血尿素氮(12.3±1.25)mmol/L、尿微量白蛋白(63.7±6.9)mg/L。与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相比,各指标数值无明显差异。表明,未来,可将自荞麦中提取的生物类黄酮,应用到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使患者的肾功能得以恢复。

3 结论

综上所述,荞麦生物类黄酮含量丰富,可有效抑制恶性肿瘤的进展,延长患者的寿命。在治疗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疾病及感染类疾病方面,同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目前,荞麦生物类黄酮临床仍未见应用。未来,应进一步对其疾病治疗机制,以及安全性加以研究。寻找最优的安全剂量用于治疗疾病,使人类的健康水平,能够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阮洪生,季涛,吉薇薇.金荞麦黄酮对2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33(05):73-76.

[2]朴春红,张羽,刘丽苹.Plackett-Burman法优化荞麦壳总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5,37(01):115-119.

作者简介

朱玲芬(1988-),女,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人,研究方向:生物科学

猜你喜欢

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病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