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统战关系传播网

2018-10-23吉强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媒介

摘要:在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中凝聚文化共识,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国梦,提供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但是,在新媒介环境下,网络传播“圈子化”的负效应制造了主流文化扩散、认同的障碍,成为凝聚文化共识面,临的新的主要挑战。在此情形下,文化共识“如何凝聚”,应依循习近平总书记“网络的本质在于互联”的重要论断,于统战工作实践与互联网规律的深度融合中寻求应对之策。基于此,需要以网络传播的“关系传播”为基础,利用互联网的“互联”推动统战工作关系资源的“互联网+”转化,形成构建统战关系传播网的凝聚文化共识的新路径。

关键词:统战关系传播网;新媒介;文化共识;网络统战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18)01-00018-07

在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中凝聚文化共识,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国梦,提供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但是,新媒介环境下凝聚文化共识正面临着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的困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网络的本质在于互联”。面对互联网“最大变量”的困扰,文化共识“如何凝聚”,应依循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在统战工作实践与互联网规律的深度融合中寻求有效应对新路径,以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法宝作用。

一、新媒介环境下凝聚文化共识面临的新的主要挑战:网络传播“圈子化”负效应作者简介:吉强,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文化联络处干部。

一个社会的文化共识,体现为对这个社会主流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我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中内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战工作凝聚文化共识,可理解为在多重文化心理和多元文化结构的社会环境中,通过沟通、协商、引导等,不断增进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对主流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使他们就主流文化形成稳固的一致意见或共同看法,进而在文化的多样性中打牢一致性的基础。

凝聚文化共识依赖传播,即在主流文化的扩散和认识框架重构方面离不开传播活动。在新媒介环境下,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介机构的大众传播垄断,并成为连通线上与线下的主流性传播活动,因而成为社会凝聚文化共识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网络传播也是新媒介环境下统战工作凝聚文化共识的应然选择。这是因为互联网引发了统战工作凝聚文化共识方式方法的变革;同时,全党的互联网工作需要统战工作主动参与。可以说,网络传播是新媒介环境下统战工作凝聚文化共识的关键性因素。

Web2.0阶段,网络传播更具“圈子化”。而互联网对凝聚文化共识的“最大变量”主要体现在:网络传播“圈子化”的负效应制造了主流文化扩散、认同和文化间对话沟通的圈子障碍。这成为新媒介环境下统战工作凝聚文化共识新的主要挑战。

(一)网络传播趋于“圈子化”

Web2.0技术极大满足了人们社会交往的需求,改造了人与人关系的连接,构建出丰富的线上圈子,由此形成了“圈子化”传播趋势。

1.网络传播“圈子化”的成因。基于社会交往的内在需求,人们会结成各种圈子。互联网的“互联”不仅能够消弭线下圈子维系的时空障碍,引发线下各种圈子纷纷向线上延伸;又能突破线下的社会区隔,满足新的社交需求,产生众多异质性的线上兴趣或话题圈子;而且又在不断地对线下延伸而来的圈子和线上新建的圈子进行重构与再造。另一方面,互联网的传播赋权意味着任何个人和非媒介机构的组织都可成为传播主体。而他们在Web2.0阶段通常处于一定的线上圈子中自主传播信息。信息更多地是在圈内和圈间流动。

2.网络传播“圈子化”的基本形态。从圈内圈间和线上线下两个维度,可把网络传播“圈子化”的基本形态划分为三类。一是线上圈内传播,即信息在一个圈子内部各个传播主体间传递与互动。这种传播基于圈内主体间较强的人际关系,容易达成圈内共识。二是线上圈间传播,即一定圈子内的信息经过圈子间的连接,能够在网络空间更广泛地扩散。三是线上——线下圈间传播,即信息通过人的现实/虚拟双重性,在不同的线上与线下圈子间扩散。这使得网络传播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连通,具有在更大社会范围内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3.凝聚文化共识需借助“圈子化”传播。尽管“广播”式(线性的广泛“散播”)的网络传播依然存在,但基于社交需求而糅合了圈内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圈间的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的“圈子化”传播已日渐盛行。“广播”式传播的信息只有進入“圈子化”空间才可能更具效用。同时网络传播因线上——线下圈间连接,能够实现信息在网络空间和物理空间的流动,扩散至更大的社会范围。因此,凝聚文化共识对网络传播的借助,需要依靠“圈子化”传播取得实际效果。

(二)网络传播“圈子化”负效应阻碍文化共识的凝聚

在网络传播“圈子化”的过程中,非主流文化的线上圈内“群体极化”和圈间传播共振,不仅容易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不断扩大不同文化间的距离,也会增强非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博弈的能力。这给在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中有效传播主流文化、更好凝聚文化共识制造了新的障碍。

1.非主流文化线上圈内“群体极化”易加剧圈子间分化、分裂。圈子通常由“志趣相投”的人自发组成,有着大致相似的立场或观点。这容易导致网络传播出现“群体极化”现象,即经过圈内的交流讨论,大家“通常到最后所采取的立场,与讨论前成员所持有的倾向总体相同,而且更为极端”。“群体极化”一旦产生,线上圈子便成为一个“信息西的通讯领域”。圈内声音被不断放大,圈内的文化认识框架被逐步固化,形成较为稳定的圈内共识,并产生较强的圈子自我把关的信息过滤机制,强化了圈子的边界。其结果会在微观层次导致多样化的异质圈子更加分化、分裂,造成不同群体间文化沟通与理解的障碍,不仅阻碍了主流文化在线上非主流文化圈子中的扩散,也降低了异质圈子间通过对话达成文化共识的可能性。

2.非主流文化的圈间传播共振易产生文化“巴尔干化”。在新媒介环境下,形形色色的碎片化的非主流文化能够经过网络传播的圈间互联在对应的“志趣相投”的线上圈子中流动、聚合,甚至能够利用人的现实/虚拟双重性,绕过技术或法律的“防火墙”在线上与线下实现串联,形成圈子间传播共振,产生“病毒式”的传播效果。这让非主流文化可以获得与主流文化相抗衡的扩散力量,并且拥有构建文化认识“主流”框架的能量。如果圈间传播共振持续不断或经常发生,微观层次分散、分化、分裂的异质圈子便会在宏观层次实现按类整合。这容易导致文化的“巴尔干化”:整个社会的文化“进入一种碎片或分裂的过程,相互之间经常处于敌意和不合作状态”,进而造成更大范围的文化分化、分裂。

3.非主流文化的圈間传播共振易致文化娱乐化流行。值得注意的是非主流文化会体现为更具吸引力且渗透性更强的娱乐化文化。在圈间传播共振作用下,非主流文化的娱乐化容易在网络空间乃至整个社会空间蔓延而趋向流行,出现“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的现象。这容易导致主流文化在意识形态、理想信念、道德观念等精神理念层次被娱乐化所涣散。

由上所述,非主流文化线上圈内“群体极化”和圈间传播共振,对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接触、选择直至认同主流文化,对他们中不同文化的沟通、对话、协商等均会形成干扰或冲击,亦能提升非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博弈的能力,从而容易削弱文化的一致性基础。这种“圈子化”的负效应成为新媒介环境下统战工作凝聚文化共识面临的新的主要挑战。

(三)现有网络传播工作路径应对“圈子化”负效应的局限

近年来,统战工作愈发重视互联网的运用。就传播实践而言,这些工作侧重在内容和平台建设方面,体现为“内容传播”和“平台传播”的工作路径。但仅依靠这两条路径较难应对“圈子化”负效应。

1.现有工作路径实为传统媒介环境下传播路径的延续。在新媒介环境下,统战工作借助互联网凝聚文化共识离不开内容和平台(渠道)的支撑,形成了“内容传播”和“平台传播”两条工作路径。但是,它们只是传统媒介环境下“内容为王”“渠道为王”的延续。在传统媒介环境下,媒介机构的大众传播活动均是围绕“5W”模式,基于“信息传递”而展开。由此,“内容为王”,即“生产内容一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一影响用户”;“渠道为王”,即“信息一渠道一影响用户”,成为媒介机构凝聚文化共识的依赖路径。

在新媒介环境下,以内容吸引注意力,即“内容传播”,以平台(互联网载体及其物理连接的“管道”)汇聚人流,即“平台传播”,是统战工作凝聚文化共识的重要选择。但是,两者也是基于信息传递,围绕“5W”模式而展开,是传统“内容为王”“渠道为王”工作路径在新媒介环境下的延续。

2.现有工作路径较难消解圈子障碍。在新媒介环境下,网络传播“圈子化”导致“构成社会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的渠道,已经不是传统的物理渠道,而是人际关系渠道”,“没有关系的桥梁,内容很难充分的传播与流动”。缺乏关系互联的支撑,线上圈子的信息过滤机制形成的把关作用能让平台的物理渠道断在通往圈中人的“最后一公里”处,使内容流动停滞不前;线上圈子也会以“群体极化”的文化认识框架,让圈中人接触到但拒绝接受圈外流入的某一文化内容。

因此,仅靠“内容传播”与“平台传播”较难破除圈子障碍,无法有效应对网络传播“圈子化”的负效应。

二、新媒介环境下应对挑战凝聚文化共识的新路径:构建统战关系传播网

面对互联网在凝聚文化共识中的“最大变量”——网络传播“圈子化”负效应,需要从互联网对“人的关系”的“互联”人手,以网络传播的“关系传播”为基础,积极推动统战工作中形成的关系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即构建统战关系传播网。这是新媒介环境下凝聚文化共识可选择的工作新路径。

(一)“关系传播”:破除圈子障碍的基础

当互联网进化到Web2.0阶段,其对人的互联使得网络传播演化出“关系传播”属性。“关系传播”是网络传播与传统大众传播最主要的区别,也是在新媒介环境下破除圈子障碍,更好地凝聚文化共识的基础。

1.“关系传播”:关系主导传播一传播影响关系。在传统媒介环境下,与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属性不同,人际传播具有“关系传播”属性。它体现为关系主导传播、传播影响关系,反映出“传播的本质是寓于传播关系的建构和传播主体的互动之中”。人际传播总是镶嵌在一定的人际关系及关系网中,受着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传播中双方或各方显示或暗示的身份和地位(人际关系),相当程度决定了人际传播的内容和方向”,并且“关系会影响讯息的传递方式和对意义的理解”。在人际传播中,向谁传播、传播什么,以及认同什么通常是围绕关系而确立;或者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及关系网,就会有什么样的人际传播,而内容却时常退居次要地位。另一方面,人际传播不仅是一种信息传递活动,很多时候是出于社会交往的需求,以传播为载体而实现社会交往目的。可以说,“关系传播”是“关系一传播一关系一传播……”的循环过程。

2.网络传播在Web2.0阶段演化出“关系传播”属性。互联网在Web2.0时代是“个体连接形成‘关系网络”的形态,它把终端、内容和人互联为一体。其中,人是各种线上连接的居间者,把“终端网络”“内容网络”嵌套在“关系网络”之中。“关系网络”成为线上平台连接、内容连接,以及线上线下内容流动的“基础设施”。就社会层面而言,互联网的“互联”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网进行“互联网+”的过程。在上述情境下,人的关系正在成为生产、传递,接触、选择乃至理解、认同内容的重要因素。网络传播由此日趋人际关系化。同时,人们使用互联网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社交。网络传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行为,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互联网对人的互联最终促使网络传播演化出类似于传统媒介环境下人际传播的“关系传播”属性。另一方面,从社会学角度来讲,圈子因社会交往而生,“任何一个圈子都是以特定个体为中心的一个人际网络”。线上圈内“群体极化”、圈间传播共振均伴随着“关系传播”。

可见,统战工作解决圈子障碍需要在“基础设施”层面构建关系的“管道”,通过“关系→传播→关系→传播……”的循环,推动主流文化的线上圈内融入和圈间扩散,促进主流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沟通对话,进而在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中画出文化共识的最大同心圆。

(二)构建统战关系传播网:凝聚文化共识新的路径选择

统战工作的联谊交友客观上形成了丰富的人际关系资源。依循互联网的“互联”规律,充分开发利用此类资源,进行“关系传播”转化,即构建统战关系传播网,是新媒介环境下统战工作凝聚文化共识新的路径选择。

1.统战工作关系资源的“关系传播”转化:构建统战关系传播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某种意义上说,统一战线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交到的朋友多不多、合格不合格、够不够铁。”这充分说明了与党外人士联谊交友,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就社会交往层面而言,联谊交友伴生着人际关系的构建。统战工作对象主要是有代表性的党外人士,涵盖了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各界人士等不同群体。在与之广交深交朋友的过程中,统战工作通过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等方式,不断巩固、扩大与我党同心同德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客观上形成了与统战工作对象之间丰富的人际关系。其中,在长期联谊交友中与传统统战工作对象已经建立的稳固的相互信任、协力合作、互为支持、患难与共的强连接人际关系,形成了统战工作量大、面广、质高的关系资源。而与新的统战工作对象的联谊交友将会不断扩充既有的关系资源。丰富的人际关系资源也是统战工作相比于其他领域工作所具有的一种优势。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利用,推动其“关系传播”的转化,有助于在新媒介环境下最大限度地凝聚文化共识。

统战工作关系资源的“关系传播”转化,首先要利用统战工作者与统战工作对象、统战工作对象之间的现实人际关系资源,形成广泛连接的统战工作线下人际关系网。同时,要基于互联网对人的互联,发挥人际关系网的线上传播效用。再者,网络传播离不开“平台网络”“内容网络”“关系网络”三者的互联,“关系传播”因此需融合“平台传播”与“内容传播”。上述过程即是统战关系传播网的构建过程。

2.统战关系传播网的界定。依据前文所述,可以给“统战关系传播网”做一个开放性的界定——统战关系传播网,是基于统战工作线下人际关系资源,依循互联网“互联”规律,以关系融合平台与内容,并连通线上与线下的传播网。它是由线下人际关系、线上信息传播、“平台一关系一内容”三个层面互联融合而成的立体复合的关系传播网。统战关系传播网的作用在于,嵌入、连接网络空间自发而生、自主生长的流动性圈子,让主流文化能够在网络空间甚至现实空间广范围扩散、深层次融入,促进主流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圈内/圈间沟通对话,不断提升主流文化的影响力,并以此缓解异质圈子的分化、分裂,抑制负向内容的圈间共振,进而在文化多元的新媒介环境中,更好凝聚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文化共识。

具体而言,对统战关系传播网的理解,还需从“关系传播”的过程、互联网的“互联”、线上线下的统一、统战工作在全党互联网工作中的优势等方面进一步分析。“关系传播”包含了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关系主导传播、传播影响关系。在web2.0阶段,传播关系不仅是围绕传播所形成的信息传递层面的生产一消费关系,更是围绕传播而构建的社会交往层面的人际互动关系。统战关系传播网一方面依托统战工作线下人际关系推动主流文化在线上以及线上——线下扩散,另一方面借助网络传播重构统战工作者——统战工作对象——统一战线成员的“互联”关系,再以新的关系进一步推动传播。这是“关系一传播一关系一传播……”的循环过程。

线上与线下不是相互分离的两个独立空间,而是实时互动于统一的社会空间。统战关系传播网通过人的互联,以人的现实/虚拟双重性贯通线上与线下,可实现主流文化在整个社会空间的扩散。

全党的互联网工作在直接影响人的思想观念层面,涉及宣传、统战、文化等领域。其中,“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旧宣传工作“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文化工作也需要“大家共同来做”。在“大宣传一大统战一大文化”的格局中,以统战关系传播网凝聚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文化共识乃至政治共识,也是以统战工作的方式方法及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和思想文化建设。这可以凸显统战工作在“大家共同来做”中的优势和特点。

(三)统战关系传播网的理想结构

统战关系传播网涉及线下人际关系、线上信息传播、“平台一关系一内容”三个层面,需要以此探讨其理想结构。

1.线下人际关系层面的理想结构。统战关系传播网首先体现在基于统战工作线下人际关系资源的社会网层面,即由统战工作者和统战工作对象,以及统战工作对象之间的人际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由于统战工作的分层级、分地域、分对象的现实,统战工作线下人际关系分散在不同的统战工作群体中,体现为一个个大小不一、类别各异且相对区隔的社会“小网”。但是,互联网的逻辑“并不是分散,而是网络联结”,这就需要一张整体性人际关系“大网”应对线上的“联结”。

2.线上信息传播层面的理想结构。统战关系传播网的功能主要在于线上信息传播层面,因而它又体现在由传播节点及其连接构成的线上信息传播网层面。通常而言,传播节点按功能可分为核心节点、桥节点和普通节点。核心节点是具有较强内容原创及加工能力的个体,能够广泛吸引注意力。他们在圈中处于传播中心地位,可以影响圈内成员对信息“怎么看”。桥节点是同时存在于若干个圈子中并在不同圈子间积极“搬运”信息的个体。他们起到连接不同群体的桥梁作用,可以助推信息穿越更大的社会距离,传递到更多圈子的人群中,往往能够影响不同圈子成員“看到什么”。核心节点与桥节点之外的个体便是普通节点。上述三种节点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就推进主流文化圈内融入、圈间扩散而言,统战关系传播网中的传播节点由核心节点、桥节点构成,网中不包括普通节点。

由于人的现实/虚拟双重性,统战关系传播网的线下人际关系层面和线上信息传播层面呈现出套叠结构。但需注意,线上与线下在套叠结构的微观层次并非完全对应。任意两个个体之间,可以同时存在相应的线上和线下连接,也可能仅有线上或线下一种连接。线下的局部强弱关系也不必然反映在线上,反之亦然。并且,线下人际关系中的个体只有充分发挥线上传播作用,才能成为传播节点。这就需要在宏观层次尽可能推动线下人际关系网向线上信息传播网的整体性转化。

此外,对于由技术因素导致区隔的微信等相对封闭的圈子,统战关系传播网较难在线上广范围直接连接。这需要在套叠结构中,通过线下人际关系进行间接连接。

3.平台一关系一内容层面的理想结构。互联网平台是关系和内容的物质载体。统战关系传播网对圈子的嵌入、连接需要通过对平台的嵌入、连接来承载。内容便是在这样的网络中流动。因此,统战关系传播网还体现在平台、关系、内容的“互联”网层面。

统战关系传播网的上述三个层面在结构上并非静态分离,而是交融交织为一体。其中,线下人际关系网层面,关乎统战关系传播网结构的完整性和传播内容的主流性;线上信息传播网层面,事关统战关系传播网对线上圈子的嵌入、连接,影响主流文化的线上扩散效率;“平台一关系一内容”网层面,是“互联网+”的体现,决定统战关系传播网在凝聚文化共识中的最终效用。其中,线下与线上两个层面的套叠结构,使统战关系传播网不仅能互联线上圈子/平台,也可打通线上与线下。

三、统战关系传播网的构建策略

依前文所述,統战关系传播网是线下人际关系网、线上信息传播网、“平台一关系一内容”网的统一体。因此,统战关系传播网的构建,是这三个层面同步构建、互联融合的过程。

(一)构建统战工作线下人际关系整体性“大网”

在巩固发展现有统战工作线下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围绕主流文化传播,创造更多的跨类别、跨地区、跨层级的弱关系连接,把区隔在条块分割的社会空间中的各个统战工作人际关系“小网”连接成一张整体性“大网”,使统战关系传播网以线下人际关系网的整体性而能够在流动的网络空间维持结构上的相对完整。同时,不断在统战工作线下人际关系“大网”中增进文化共识,为统战关系传播网的主流文化传播打牢现实基础。

(二)推动统战工作线下人际关系网向线上信息传播网转化

在构建统战工作线下人际关系“大网”的同时,基于数量和异质性两个因素,从中广泛选取传播节点的后备者,为扩大网的覆盖面和对多样化圈子的连接提供节点资源。综合考虑政治性、主流文化内容生产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三方面因素,在后备者中培育线上传播的核心节点和桥节点。以信息沟通和舆论互动建立各节点间的线上连接。推进统战工作线下人际关系网中的连接向线上延伸,并建立新的线上连接,在“关系一传播一关系一传播……”的循环中,形成稳固的强弱关系纵横交错的信息传播网。并同步推动信息传播网对线上圈子的嵌入和连接。

(三)加快平台一关系一内容互联融合

统战关系传播网的构建离不开统战互联网平台及其内容建设。在加快线下人际关系和线上信息传播两个层面“织网”的同时,要以“微平台”为重点加强统战平台及其内容建设,并通过平台、内容与关系的互联融合构建“平台一关系一内容”层面的“互联”网,以此充分发挥统战关系传播网在凝聚文化共识中的最大效用。

首先,完善平台集群。在继续做好统战官方PC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同时,重点加强统战官方微博和头条号等主流“微平台”建设;加快统战个人“微平台”建设;积极打造一批文化类统战平台。形成以党委统战部官方平台为核心的纵横交错的平台集群集。

其次,增强内容引导力和吸引力。一方面,做到“四个讲清楚”,不断增强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精神力量;并要综合考虑主流文化传播的“时度效”。另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内容生产做到“三贴近”,真正满足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精神文化需求,并注重共性需求与个性需求的统一;要善于“讲故事”,侧重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要符合网络传播特征及平台特性。

最后,推动平台、关系、内容的互联融合。让统战关系传播网中各个传播节点嵌入、连接各类平台/圈子,开展关系互动,传播主流文化内容,实现平台、关系、内容的互联融合。这在微观层次体现为三个同步交织的过程:通过关系为统战平台/圈子引入人流,以内容的吸引力和关系互动,争取统一战线成员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利用关系把主流文化引入其他平台/圈子,通过关系互动加强不同文化间的对话沟通,扩大文化共识;以关系的线上线下连接,实现主流文化线上线下的同频共振。

需强调的是,统战关系传播网实为一张党内外、体制内外和海内外关系互联的传播网。本文基于大陆范围所探讨的统战关系传播网因而存在向大陆范围外的统一战线延伸覆盖的必要性。这需要未来的研究进一步探讨。

编辑:王芳

猜你喜欢

新媒介
浅析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协调发展
透视新媒介环境下的“反转新闻”
融合与创新:探寻中国电视新闻的渐变趋势
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本土色彩与跨界对话
网络病毒式传播及其特点
新媒介生态下的新闻生产研究
微信微刊等新媒介在党建工作中的作用探析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
媒介融合的内涵、典范及意义
论新媒介视角下羌族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