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一年级学生美术课上交流能力的培养

2018-10-21吴丹丹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发言者同桌习惯

吴丹丹

语言、文字、图像是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思维的外显。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一年级学生对美术充满了好奇心和兴趣。喜欢表达自己的见解,乐意展现自己,但他们的表达往往比较粗略、语言的组织无需、缺乏逻辑性,对与别人的回答往往关注不够,也不会开展组内交流。针对这点,本学期做了一些尝试:

关注交流方法,内化交流习惯

下面是我在一年级美术的课堂实录。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讨论后我们进行全班交流

(这时候,有几个平时发言积极的学生举着手,看着我,就是不和同桌讨论)

师:你为什么不和同桌讨论啊?

生:老师,这个问题我知道的,我现在就可以回答。

师:讨论后你可能会有新的更多的发现,和同桌说说吧!

我们常常站在成人的角度,来告诉学生课堂交流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但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我知道答案”“先让我来回答问题”“已经知道的内容没必要在浪费时间讨论”“我的答案比同桌好”。究其原因,其实是学生没有真正认同老师说的“讨论后你可能会有新的发现”。所以老师们要采取多种方法鼓励学生,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全班交流、同桌讨论的好处,帮助他们更有效的交流。

师:接下来,请同桌一起讨论纸拉花的制作方法。讨论后我们进行全班交流,看那一桌通过讨论得出拉花的方法最多。

(教师走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除了做相应的引导外,重点关注讨论热烈、成果显著的组。)

师:接下来请你们组派代表发言。

生:我们可以这样剪:左边一刀,右边一刀(展示作品);第二种是左边两刀,右边一刀(展示作品)

师:这两种办法剪出来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花纹不一样、拉花的长度也不一样。

师:除了这两种办法,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还有一种,是我同桌从书上找出来的。可以一圈圈向内剪,剪完好像一条蛇(哈哈……)

师:你们组想出了三个办法,真不错!刚才我发现有些同桌剪没怎么讨论,而你们的讨论非常热烈,你觉得讨论对你们回答问题有什么帮助吗?

生:开始我只有两种方法,和她讨论后变成了三种,我觉得讨论很有用。

师:通过讨论交流,你的同桌启发了你,互相进步啦!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剪拉花的方法吗?

生:还可以剪的图案……

这种以全班体验得出来的共识的方式,老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体验交流中互相博弈、融合、促进的好处,并把交流的益处说给其他同学听,最终将交流内化为一种习惯。

关注倾听习惯,提升交流效果

有质量的讨论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发现问题、辨别真伪、概括评价和口头表达能力,二这些能力都需要思维的参与,并发挥的是集体智慧。要保证课堂中师生、生生间交流顺畅,学生应学会正确倾听的方法。

1.以发言者为中心的倾听模式

通常人们聊天的时候,倾听的人总是看着说话的人,这样更容易听清对方表达的意思。为了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倾听的效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按照发问者的位置改变倾听朝向——发言者在哪,就面向哪坐。

在引导一年级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得到重复的答案——尽管要求他们说不同的答案。这样除了挤占有限的课堂时间外,还说明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听同学的回答。其实只要我们看他们的眼睛就知道:那些重负答案的学生要么在开小差,要么就是一直盯着老师——他太想回答这个问题了,怕回答的机会溜掉。所以在交流的时候,学生不仅要朝向发言者坐,我还希望他们用眼睛看着发言者。

2.养成耐心倾听的习惯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耐心在他们的交流讨论过程中是非常缺少的,但这却是非常重要的素养。一个简单的策略就是,老师要多想学生提取关于前面发言者的回答内容的问题。

“听明白了吗?你能说说他的意思吗?”——学生复述前者的话

“你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为什么?”——学生对前面同学答案的评价

“前面连為发言的同学谁的方法好?”——学生比较后进行评价。

希望学生通过体验认识到这样听课的好处,进而内化成一种习惯。这样,他们在课堂上就会少开小差或重复回答,其他学生也会逐渐抓住前面学生答案的关键词,提出反驳或同意的意见,促成生生交流。

关注表达习惯,提高交流能力

1.以大多数学生为对象的述说模式

著名的台湾教授吴望如曾让我关注过孩子的发言细节:回答问题的学生是面向老师还是其他同学,这里面大有学问!朝向老师意为这是向老师回答,朝向同学说明是和同学交流。我在上课时也常法相这种情况:老师离发言者近,孩子说话会小声一些;老师离得远,孩子的声音会响亮一些。所有,有经验的老师会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故意站得远一些,站在能让发言学生面对大部分学生的位置。

2.采用多种方式来表达

教师除了用追尾来帮助学生理清表达的意思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表达。例如在学生单纯口头表达的时候,结合手势、画图、画箭头等方法来进行书面表达。

3.习得恰当的连接语

对于学生逻辑混乱的问题,我们可以引导他们用这样的连接与进行交流:

“我发现……,所以……”

“我认为……,因为……”

我们要向学生渗透一个理念,说话要完整、言之有理。不用简单粗暴的“美”和“丑”去评论任何一幅画、一个人、一件事。长此以往,学生会更关注画面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美”、“丑”。

学生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这就要求老师自己要首先能够有坚持下来的毅力和良好的习惯,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和挑战。2019做好准备和我的孩子们一起成长、进步!

猜你喜欢

发言者同桌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换同桌
好习惯
同桌有病
羡慕我同桌
Keynote Speakers
发言人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
从个体观点入手 达成团队共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