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与应用意义研究

2018-10-21崔美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恢复期应用意义脑梗塞

崔美平

【摘 要】 目的:研究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与应用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62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31)与观察组(n=3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活动能力康复情况(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恢复效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康复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患者临床康复。

【关键词】 脑梗塞;恢复期;康复护理要点;应用意义

文章编号:WHR2018062023

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由于疾病影响,患者智力、肢体活动能力等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临床主要表现出语言表达能力、肢体活动能力等方面不同程度的下降。脑梗塞恢复康复期是长期的过程,康复治疗时,为提高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要配合有效的护理配合,才能保证治疗效果[1]。探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康复护理要点,笔者取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62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实施不同护理措施,结果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62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确诊为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和家属均知情下签署了研究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分组研究,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组,随机将6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先入院31例设作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45~80岁,平均(58.9±6.7)岁;后入院31例为观察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46~80岁,平均(59.2±6.6)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为脑梗塞恢复期,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按时服药,为患者制定饮食护理计划,指导患者加强康复功能训练和规律睡眠,根据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1)语言康复护理要点:护理人员按照患者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等具体情况,为患者摆放书籍、播放音乐或电视等,对患者视觉、触觉和听觉等能力进行适当的刺激。同时,指导患者与患者要主动积极的多沟通,讲解患者以前的事情,以此提高患者主动说话的兴趣,说话方式从简单到难,由简单音节逐步向单独字、词等进行过渡,对患者的每次进步都要充分的肯定,以此提高患者语言康复训练积极性。2)肢体康复护理要点:护理人员注意将患者患肢摆放在功能位,为患者进行被动的运动锻炼,辅助患者完成主动功能锻炼。当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保持稳定以后,指导患者练习床上运动,从小到大逐步增加运动幅度,锻炼从大关节到小关节逐步开展功能锻炼,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对患者患侧的肌肉进行按摩,指导患者主动完成躯干肌的康复训练,按照患者康复的具体情况增加锻炼难度,通过锻炼患者可以主动学会自行翻身和坐起,实现下床直立和行走,最后可以实现独立行走、上楼梯等动作。通过护理人员的指导,患者可以通过自己健侧手的配合完成脱衣、解扣、洗漱等日常动作练习,护理人员还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和锻炼进程,及时为患者调整训练的目标,以此提高患者主动配合锻炼的积极性。3)心理康复护理要点:脑梗塞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语言能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患者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再加上疾病恢复较慢,很容易产生悲观、绝望等不良情绪,甚至拒绝治疗和康复训练,使临床康复受到很大影响。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了解脑梗塞康复十分漫长,而康复对疾病转归具有重要影响,根据患者心理状态与病情恢复情况分析不良情绪产生原因,以此帮助患者制定有针以的心理干预方案,根据患者心理变化情况调整方案,以此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完成康复锻炼[2]。

1.3 观察指标

根据相关标准对两组治疗效果分成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能自行完成大小便、穿衣、洗漱等动作;有效:患者下床行走需要他要搀扶才能完成,但是可以自行穿脱衣物;无效:患者需要卧床休养,不能下床活动。治疗总有效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根据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量表[3]对两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0~100分,以得分高表示患者恢复生活能力强。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以得分低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较轻,以得分高表示神经功能情况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若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两组数据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7%明显比对照组的77.42%高,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nIHSS、Barthel变化情况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活动能力康复情况(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恢复效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脑梗塞是心血管内科疾病,会伤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而且临床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抢救成功后,患者语言表达能力、肢体协调能力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要加强语言、肢体活动及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才能促進患者及早康复。康复训练经过外界刺激可以促进患者残余细胞神经发挥生理代偿功能,避免脑神经发生萎缩,从而完善患者的神经系统。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通过康复护理干预后明显提高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也明显提高。可见,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康复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患者临床康复,值得继续探索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远县.脑梗塞恢复期患者88例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1):307.

[2] 龙梅香,郑嫦燕,傅丽,等.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应用卧式康复操行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2):1648-1651.

[3] 张江梅.对处于恢复期的脑梗塞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4):101-102.

猜你喜欢

恢复期应用意义脑梗塞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安全护理对于全身麻醉患者恢复期的应用效果
咪达唑仑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影响
纤维支气管镜ICU治疗严重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意义探析
乙肝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试论课堂提问艺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
中风(脑梗塞)恢复期的中医辨治及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