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10-21杨新竹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班集体创造性习题

杨新竹

我国对新世纪的中学生提出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的素质要求中,其核心是新时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了当今教育的首要任务。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阵地。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强化创新的途径,养成创新的习惯,是必要而且可行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一直非常关注的问题。

一、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二、积极营造创新环境,引导学生大胆猜想质疑

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疑是思维的启发剂,有疑才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他对学生提出“三个欢迎”和“三个允许”的开放政策:欢迎质疑、争辩和发表意见,允许出错,改正和保留意见。这些民主的教学思想,都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三、一题多变多问,激发创新思维

一题多变多问的训练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1.在例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本中的例题是知识的精华,具有典型和示范性。但由于例題作为新知识的应用,容易使学生仅想到利用本节内容知识或者有些例题给出图形,这样有可能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在习题解答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

练习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一种手段,是沟通知识与创新的桥梁。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提炼新素材,充分发挥练习题的作用,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做到练中求“变”激发创新思维,让学生明白人人都能创新,都可以创新。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材中设置的练习题基本上是与本节的内容相对应的,学生课后完成习题时,往往知识应用,思考方法单一,形成一种定势,即本节知识解决,一道习题用一种方法解决,教师若不加以引导,势必影响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的培养。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就教师而言,在布置习题时,必须经学生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不就题论题,可通过一题多问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从而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鼓励尝试

青少年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什么事都愿意去试一试。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在“试”字上做文章。为学生提供尝试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在尝试中反思、比较、发现、体验,不断纠错扶正,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体验到创造性思维的愉悦。

五、注意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人们的价值观念正经历着从重视人的创造物的价值到重视人自身的价值的转变,而对人的品质评价已趋向于提倡人的创造性、开拓型的性格。因此,我们最终应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上。凡是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个性品质,都是创新需要的,这些个性品质称之为创新个性。创新个性具有相当的完整性和持久性,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和决定性的影响。为了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做到如下几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解除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心理,鼓励独创性与多样性,鼓励幻想,鼓励和有创造力的人接触。真正把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方式方法很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规律,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适时适度地发挥好作为鼓励者、启发者、质疑者、组织者和示范者的主导作用,给学生创设独立实践创新的机会,培养他们敢为人先,不怕失败的创新精神。

猜你喜欢

班集体创造性习题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温暖的班集体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